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贵州六盘水:创新工作模式 推进信访改革

2015-07-20 09:54:2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六盘水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要求,将推进诉、访分离改革确定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努力创新机制,探索建立符合法律法规与各项执法司法管理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依托“323”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疑难案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依托“三个平台”

  依法受理群众诉求

  2014年7月,六盘水市成立群众工作中心,设立政法委、法、检、公、司接访平台,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进行接处访。2015年2月,六盘水市委群工委、市委政法委研究制定了《六盘水市直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到市群众工作中心接处访的暂行规定》,每周三,六盘水市市直政法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按时到群众工作中心接处访,现已形成常态化。

  六盘水市政法各部门内部建立综合性受理平台,设立信访接待窗口、申诉服务窗口、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主要负责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控告申诉、诉前调解、查询咨询、诉讼费交纳及司法救助、材料收转、判后释疑、信访接待等工作。通过优化“三个窗口”的建设,扎实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工作逐步升级,同时开展诉讼服务热线工作,着力打造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网、诉讼服务平台“三位一体”诉讼服务新格局。

  六盘水政法各部门积极利用“网上申诉信访平台”,推进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反馈的视频接访,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向上级政法各部门申诉上访,拓宽了信访渠道,形成了“人、信、网、视”的信访新格局。同时,定期对“三个平台”汇总信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研判,对矛盾隐患和信访问题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面梳理,逐一建立台帐,全面纳入动态管理。对排查出的可能进京上访问题、群体性矛盾纠纷隐患,采取“分类化解”、“领导包案化解”、“协调联动化解”等措施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三个平台”建设,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逐年减少,2013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629件;2014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315件,下降49.92%;2015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19件,下降61.59%。截至目前,119件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化解85件,化解率为71.43%,有力推进六盘水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

  规范两个渠道

  大力推进诉访分离

  2013年12月,六盘水市研究制定了《六盘水市政法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试点工作有关诉访分离和案件依法退出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着力加大诉访分离力度,规范“诉”、“访”两个信访渠道,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

  该市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按照诉讼程序可以解决的诉求,作为“诉”;对信访人的诉讼权利已经放弃、丧失或者全部行使完毕,仍通过来信、来访等形式表达意愿,反映与诉讼有关但不能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的问题和事项,或者违反诉讼程序越级反映诉求的,作为“访”。

  该市对“三个平台”汇总的信访事项进一步甄别分类,明确“诉访界限”,分别导入“诉”“访”办理流程。对属于“诉”的事项,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按程序办理,对于在法律程序中的案件积极督促有关办案单位办理;对属于“访”的事项做好释法析理和教育疏导工作,对于法律问题解决到位、司法过错追究到位、解释疏导教育工作到位、实际困难救助到位的案件,信访人仍反复缠访、闹访、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的,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依法处理。

  2015年截至目前,该市未发生涉法涉诉人员进京非访。

  统筹三种方式

  多方促进案结事了

  六盘水市政法各部门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创新化解方式,通过评查纠错、社会和司法救助、社会第三方参与等方式,多渠道化解矛盾,有效促进案结事了。

  评查纠错促化解。从律师、企业法律顾问、商会工作人员及政法各部门内部中抽调业务骨干组成评查组,对可能存在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多次接访释明仍不服、反复赴省进京访的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开展交叉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原案件办理中的瑕疵和错误,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起,六盘水市委政法委组织市、县政法部门对207件久拖未结、久拖难解的案件进行评查,对94件进行补正,9件进行纠错,有力推到了矛盾纠纷的化解。

  社会和司法救助促化解。2012年底,六盘水市成立和谐凉都促进会并建立“和谐凉都资金”。通过国有企业捐赠、政府车牌号拍卖的公共资金注入和非公经济组织及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捐赠,共募集“和谐凉都资金”1725.57万元。政法部门有效利用“和谐凉都资金”,在依法解决群众诉求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合理解决好“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2013年以来,通过“凉都和谐资金”对涉法涉诉信访疑难案件最大矛盾纠纷的信访人进行社会救助,共化解信访疑难案件124件,支出“凉都和谐资金”1141.417万元。此外,认真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制定《六盘水市国家司法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和《六盘水市市级国家司法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司法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进行救助。2014年,对32案51人进行救助,救助金额总计359.87万元;2015年一季度,对22案30人进行救助,救助金额总计167.12万元。通过困难救助,最大限度地彰显司法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了政法工作的亲和力。

  建立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化解机制。以依法、公正、中立为原则,积极探索社会第三方参与涉诉信访工作机制。钟山区建立律师进社区机制、六盘水市中级法院与市工商联合会出台《关于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衔接工作的意见》,建立诉调衔接工作联席会议、信息通报交流、诉前调解衔接、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调解员等制度,将一大批律师、企业法律顾问、商会工作人员中既有法律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纳入调解机制,通过对一个个案件深入细致的评查监督,达到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案规范到案件质量整体提升的目的,由此逐步形成了一种倒逼警示效果,促使政法干警认真细致、公平正义处理每个案件,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张林晞]
相关报道

·福建泉州检察院建联动机制处置不法信访行为
·陕西咸阳中院多措并举化解信访老案
·内蒙古检察机关部署网上信访系统建设
·国家信访局:解决网上信访工作不平衡问题
·孟建柱:推进网上信访 方便群众
·吉林高院引入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

·吉林高院引入第三方化解涉诉信访
·贵州政法委领导赴基层调研信访工作情况
·海南高院:推动涉诉信访向申诉制度理性回归
·山西:大检察官调研群众信访难题
·海南高院与司法厅会商涉诉信访制度改革
·国家信访局:解决网上信访工作不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