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工作中,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局的关键作用是做好导演,谁执法谁普法,执法单位是演员,各单位齐上阵,普法这台大戏就唱好了。”北京市海淀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司法局局局长周玉鑫如此诠释该区普法思路。
海淀在首都各区县“六五”普法中期检查验收中名列前茅,2013年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县)称号,诸多做法值得关注。
“1+10+82+N”机制调动起每个单位
说到海淀,人们都会自然地想到中国硅谷,想到众多顶级高校。说到这个独特区域的普法工作,周玉鑫首先会告诉你一个公式“1+10+82+N”,即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
该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沈丽华解读说,“1”是指建立以区法宣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核心的领导机构,统筹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10”是指确立了区委政法委、区直机关工委、海淀园工委、区国资委、区农委、区社会办、区教委、区公共委、区住建委、区法制办为区法宣“十大牵头单位”。“82”是指将区属53家部委办局和全区29个街镇纳入区法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确保普法工作在行业、基层落地生根。“N”是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普法的社会效应。
“这个机制强在哪,关键是每个单位都动起来了,都在发挥作用。”沈丽华说。
为了让“演员们”各司其职,作为“导演”的区法宣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下发《海淀区“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工作责任制》,以责任制清单的形式明确各成员单位法治宣传工作重点。
责任制清单职责明确,“演员们”干得各有千秋。海淀区政法委统筹政法系统优势资源,积极推进“司法助推核心区建设”活动;区直机关工委利用党建工作平台,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党建工作、机关廉政文化紧密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委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中,围绕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一套班子、一支队伍、一个体系、一种精神——“四个一”普法工程;区社会办、区农委加强对街镇系统普法工作的督导,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区法制办把法治宣传教育列为依法行政考核的重要指标,推进各行政执法单位把普法与执法紧密结合,组织行政执法单位定期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区教委整合资源,打造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相结合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构架;区公共委、国资委、住建委等行业部门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与监管服务相结合,做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区知识产权局“移动互联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系列论坛、区文化委“正版正能量,创新创辉煌”企业版权保护高级人才系列培训、区工商分局“商标大讲堂”等已成为该区颇有影响力的普法特色活动。
“321”模式优化重点对象普法工作
哪些人是普法重点对象?海淀区首先做好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普法工作,而且,他们通过“321”工作模式不断优化重点对象普法工作。
“3”是指把区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公务员学法“三项制度”固化落实;“2”是指在区委党校和区法院分别建立“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教育基地”;“1”是指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建立了领导干部培训合作平台。区委组织部将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纳入处级领导干部整体培训计划,2013年以来,每年在北大法学院培训中心举办两期处级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区法制办每年集中组织行政执法单位领导参加行政案件的旁听至少两次;区人力社保局在区委党校、区行政学院对新入职公务员和新任职公务员进行法治专题培训;区司法局根据阶段性工作要求每年不定期举办主题法治培训班。
“这个模式的建立,增强了领导干部公务员法治培训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易操作性,提高了领导干部普法规范化程度。”沈丽华告诉记者。
“六五”普法以来,全区共举办处级领导干部法治讲座32场,参加6500多人(次),集中轮训5期,参加2400多人(次)。区级理论中心组以“培养法治思维、训练法治方法”等为题学法3次,现场及视频参与学习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达3000余人(次)。
“投资400万元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个投资让全区“点赞”。
记者了解到,这个基地由海淀区司法局牵头策划,教委投资、管理,依托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建立起来的。每周向全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三天。这是海淀区继公共安全馆、香山法律援吧之后,又一个成规模有影响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与校外相比,“校内氛围”同样浓厚。全区201所中小学校、职高、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按1:3比例配备法制校长;
团区委、区司法局、教委组织编写了全市首套“中小学法制校长系列教材”;团区委、区司法局、区教委整合法制校长、青春船长、心理专家等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力量,组建青少年法律服务团队,形成“心理教育为基础培养积极心态,生理教育为辅助树立自护意识,道德教育为抓手塑造良好品格,法治教育为核心强化规则意识”的综合立体式青少年普法模式。
为流动人口量身打造送法活动
流动人口因其“流动性”容易被人忽略。而在海淀,针对流动人口工作繁重和生活单调的状态,为他们量身打造了“十百千万”送法活动。
每年第一季度、第四季度选择十大市场、百家超市、千个企业、万间出租屋,分别由工商、国资、食药、公安、消防等部门牵头,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咨询、放映普法微电影、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
中关村创业大街“创客”郭某,因为咨询次数太多,与专程到大街免费“法律咨询”的一位律师成了朋友。说起这些,这位“创客”兴致勃勃:“我问的问题多了,股东权益、老家的邻居纠纷等,他都能说出道理来,我服了。”
“公司注册资金写了1000万元,实际三股东出资100万元,以后可能有什么法律责任?”
“他说企业亏损,实际我认为企业利润至少1个亿,我当初投了500万元,他现在只给我300万元,当时3个股东他是大股东。我该怎么办?”
上述“点菜式”服务经常让企业老总道出心里的“隐私”。
这个“点菜式”服务,来自于海淀区国资委牵头、每季度组织一次区属企业高管普法大讲堂。大讲堂按照企业需求,经常提前收集问题,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举办讲座。
“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是海淀区普法工作的一个“亮点”。他们将法治宣传纳入社会管理创新机制,以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为平台,在北京市先试先行,建立了80家“商务楼宇普法工作站”,参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与北京市睿搏社会工作事务所合作,开展商务楼宇普法工作。
该项工作得到市法宣办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并作为2013年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市进行推广。2014年,区法宣办与区社工委加强合作,把商务楼宇普法工作正式纳入楼宇社会事务服务的范畴,同时引入普法志愿者加入,充实商务楼宇普法力量,提高商务楼宇普法的专业化水平。(王斌)
·江苏东台法院于暑假前夕集中进校普法
·福建宁德开展“小蔡说法”普法宣传活动
·海南海口举办“六五”普法骨干培训班
·陕西西安检查组验收长安“六五”普法工作
·上海嘉定开展“全民普法”专题调研
·贵州司法厅列出“六五”普法总结验收清单
·贵州司法厅列出“六五”普法总结验收清单
·内蒙古司法厅向基层发放普法宣传影视资料
·江苏涟水:多部门联手打造学生普法宣讲员
·北京怀柔区“参与式”普法模式受欢迎
·福建三明:加强普法工作服务群众零距离
·上海杨浦检察院开展普法教育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