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文化天地

圈套

2015-07-09 11:11: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重庆长安网 

  佛珠村的姜贵今年已年逾8旬,老伴小他10岁。正当他张罗着准备给老伴办一个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70寿宴的前一个礼拜,老伴却撒手人寰、离他而去。

  姜大爷有5个儿子,但是,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各自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各自都在打着“缩脚牌”。把老人当成一个累赘,把赡养老人的义务看着是一种负担。所以,尽管老人年迈体弱、衣食无着,儿子儿媳们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老伴去世后,姜大爷的生活更加凄苦。

  这一切,早已被他的老表鲍不平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鲍不平读过旧学,写得一手好字、善于察言观色且能说会道,在佛珠村有“小诸葛”之美称。对这几个忤逆不孝的东西,他早就动过念头要收拾他们一下,好让他们长长记性。

  第二天吃罢早饭,他便找到与姜大耍得好的哥们透露消息:说姜贵解放前在城里帮过大户人家,主人家见他干事利索,很喜欢他,于是将一对玉兔赠送给了他,据保守估计,目前的市价大概不会低于10万元。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鲍不平如法炮制,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法把姜贵拥有宝物的消息传递给了姜二、姜三、姜四及姜五。

  随后,几个儿子脱胎换骨、争先恐后变着花样给姜大爷送吃的、送喝的……

  姜大爷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乐享天年的幸福生活。

  当姜大爷去世后,儿子们将他那个向来不示人的、玲珑剔透的桃木箱子找来,巴望着从中找到“价值连城”的宝物。

  经过一番折腾,可除了一大叠药单子药发票和一个硬皮信封外,却一无所有。

  打开信封,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孙子姜一军脱口念道:

  儿子、儿媳们: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当家人,不但没把你们教育成知书识礼的孝顺后人,而且也未给你们留下一个铜板,这是我一生的最大悲哀。你们的表叔说我有宝物,那是没有影的事儿,他是在用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帮我。还请你们多多见谅!希望你们时时牢记“百善孝为先”这个古训,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再走你们的老路,免得世人笑话。

  听完信中内容,姜大爷的儿子、儿媳霎时像霜打过一般。

[责任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