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有风险,胜诉后执行不能的风险更加突出。“执行难”已经是社会性问题。执行难是指由于执行人员内在因素、执行环境的外在干预、以及被执行人的执行能力、法律素质等因素造成。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执行难局面难以扭转。近年来,杨陵区人民法院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敢于向“老赖”亮剑,敢于创新,在农科城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执行组合拳,赢得了党委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加大执行力度,注重涉民生案件执行
扎实开展了“消极执行、拖延执行专项治理活动”、“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活动、集中清理涉民生案件及涉金融债权案件执行等活动,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预期效果。截止6月30日,杨陵区人民法院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措施146案次,司法拘留3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6人,公告悬赏执行8案次。执结涉民生案件32件,平均执行期限不足12天。取得良好质效。加大同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成员单位的协作,动态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态。坚持每季度举行一次执行案款集中兑付大会,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债权人的信息传播,弘扬社会正气,对欠债不还的“老赖”予以威慑和谴责。一系列强制手段的运用,为执行质效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基层法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等涉民生案件较多,虽然标的不大,但是关系到权利人的身心生活,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权利人对法律保护实现债权的渴望。对此类案件的执行,多管齐下,灵活运用,着重于从情感入手,解开被执行人心结,促使其自觉履行义务。
紧贴基层实际,借群众力量巧执行
人难寻、财产难找一直是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难题。加之网络查控尚未全覆盖,许多案件的执行,一开始犹如大海捞针,费时费力。该院在全区87个行政村(社区)设立执行联络员,利用执行联络员查找被执行人及财产线索,扩大查找利害关系人财产范围。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力量,让“老赖”真正无处藏身。运用“温馨提示执行法”、“亲朋好友劝说法”等方法,执结了一大批案件,而且多为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如在执行申请执行人为建设银行杨陵区支行的一批金融借款案件中,法官针对债务人均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认为债务人均系农家贫苦出身,而且受到了高等教育,他们最基本的道德良知依然存在,可能是疏忽或者是客观原因导致债务未及时清偿,向其近亲属及所在村委会发出执行建议函,督促其尽快履行。上述15件助学贷款案件全部实际执结证明,温馨提示的执行工作方法不但及时全额实现了债权人的权益,更是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
多措并举,提升执行结案率
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近年来,杨陵区人民法院始终把“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作为执行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坚持走以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实现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阳光司法为重要保障。狠抓“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查处、从严监督”,不断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贾建鹏)
·陕西杨陵法院多措举强化未成年人犯罪案审理
·陕西杨陵区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全覆盖
·陕西法院:推动人民陪审工作良性发展
·陕西法院宣传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
·陕西法院将实施新行政诉讼法立案登记制改革
·陕西法院启动“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陕西法院启动“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陕西法院2014年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成效显著
·陕西法院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陕西法院12368诉讼热线 取得效果显著
·陕西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