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后,云南省保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赵德光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贵州调研讲话、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保山市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再次深入隆阳区丙麻乡丙麻社区挂钩整顿点和老南村扶贫点,驻村蹲点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中,赵德光先后召开乡党委、社区(村)“三委”、党员、群众代表各层次恳谈会,实地查看了丙麻乡中心集镇建设、社区(村)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场所、田间烤烟生长等情况,走访了部分典型贫困户,全面了解2个联系点的精确情况、致贫原因,把好“贫脉”。随后,召开市区两级党委政法委、乡党委、驻村指导员、社区(村)负责人参加的任务部署会,统一思想行动,研究帮扶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并开出六剂“处方”,逐项挂出战斗图、列出时间表、指定责任人,确保“年底见成效”。
一是上下合力,抓好顶层设计服务。市委政法委、乡党委、驻村干部、丙麻社区、老南村等要齐心协力,构建联合格局,共建联动机制。指定丙麻乡新农村指导员队长、市维稳办专职副主任王志东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将扶贫工作责任进一步细化到村到户到人,确保上下协调精准,层层抓落实;乡党委要在隆阳区委的有力指导下,就整乡、整村扶贫攻坚搞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要和乡“十三五”期间拟建设的中心集镇大市场工程有机结合,围绕丙麻特色做文章,因地制宜发挥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把精准扶贫与“法治村(社区)”创建有机结合,帮扶乡综治维稳专项资金5万元,帮扶乡派出所装备器材专项资金2.5万元。
二是激发动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政法委机关、丙麻乡、社区(村)等各级干部要把“立下军令状,拿出硬措施”落到实处,动真情、真扶贫、扶真贫;要通过会议动员、进村入户、广播宣传等方式加大对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以及省、市扶贫攻坚的精神学习,教育广大群众要紧紧抓住新一轮扶贫机会,早日脱贫奔小康;7月初,组织社区(村)领头人、小组长、党员代表等80人左右到昆明呈贡、石林、红河弥勒等扶贫典型、美丽乡村去参观见学,增长见识、转变观念,使脱贫致富、建设美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对涉及个人的扶贫项目,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引导激发群众甩开膀子苦干实干。
三是加强党建,修建规范活动场所。丙麻社区党总支要针对“党组织服务意识差;班子主要领导之间缺乏沟通,团结不够;落实政策主动性不强”问题,抓班子强队伍,突出“强化党员意识、真心服务群众;加强沟通协调、真诚相互补台;舍得吃亏付出、真正带头干事”。要选准配强村支部书记,发挥好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要选准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动村里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积极性。针对丙麻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损坏严重、老南村无场所情况,尽快绘制出规划图,采取“四个一点”(即:机关补助一点、部门扶持一点、乡村配套一点、社会捐资一点)方法,筹措资金80万元左右,建成2个场所布置规范、运行机制健全,作用发挥充分的活动场所,增强社区(村)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号召力。
四是借力用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针对基础设施瓶颈,拟争取尽快将丙麻乡至昌宁县大田坝镇的县级道路以“通畅工程”立项修建。该路全长24.5km,链接乡政府与回龙、太和、阿贡田、小寨、老南五村5206人,2008年扩宽修复,已硬化11.67km,现有5.02km弹石路面、7.81km土石路面,难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需要资金650万左右。乡党委要统筹借力,硬化好村至县道的连线,加快带动沿线群众脱贫。
五是定点投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老南村长期缺水,现只有一条1996年架设的从瓦渡乡三坪村大山脚组进村的8.7km水管,因水管过细和部分损坏,急需更换。为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拟协调资金18万元,新建一口3立方的沉沙池,扩建12立方的自来水前池,并为老南村五组单独新增加一口12立方储水池,配套其他设施。针对群众生产用水问题,要对部分损坏渠道进行维修改造,并协调部分“爱心水窖”项目,满足群众节水灌溉需求。
六是发展产业,增加村民集体收入。专项扶持老南乡新建黄牛养殖厂1个,存栏黄牛10头左右,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丙麻乡要加大“丙麻牛肉”的品牌营销和宣传,进一步统筹做大做强牛肉产业;依据群众意愿,为有能力舍饲养殖的农户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为年老留守农民不离乡不离业增加收入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张丙海)
·广西检察院专题预防促惠民扶贫政策落实
·江西赣州公安推进落实精准扶贫举措
·辽宁本溪中院开展"五四青年节"扶贫帮困活动
·陕西商洛政法委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重庆政法委:加大对口扶贫力度 加强民生关怀
·四川凉山司法局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四川凉山司法局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陕西公安厅部署厅机关社会扶贫工作
·四川宜宾司法局扎实开展走基层扶贫活动
·云南怒江州公安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河南信阳中院深入扶贫联系点慰问困难群众
·贵州司法厅召开驻村党建扶贫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