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一次闲谈中受到感召,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参加了一次义工活动,去廊坊爱心家园看望那里的孤儿。
爱心家园的三十几个孩子,从八岁到十五六岁不等,他们因为家庭的各种变故而失去了父母和亲人,爱心家园为他们提供一个生活的地方,但因为只有一位老师负责他们的生活,所以只能收留能够自理的孩子。
去的路上我很忐忑不安,不知道该怎么与这些孩子交流。在我看来,失去父母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小小年纪遭遇这么大的变故,他们心里肯定特别脆弱,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不触动到他们受伤的心灵。他们会不会对我很冷淡?会不会拒绝我的关心?我应该和他们聊些什么?我心里一点都没底。
孩子们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大部分义工已经去过好多次,而且好多人已经和孩子结了“一帮一”的对子,他们经常写信和通电话,所以现场一点没有拘谨的气氛,反倒是我作为一个新人,有点不知道如何融入他们。
后来我被安排陪一个结对家长没能来的女孩子,她告诉我,她十四岁,已经上初二了。小姑娘很开朗,和我聊她的学习、生活,给我介绍她的小伙伴,说的时候她一直看着我的眼睛,一直在微笑,我很快放松下来。
在我们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流里,她给我的,还不仅仅是快乐。
在我们聊天时,有些义工在分发我们给孩子们带去的礼物,有吃的,还有生活用品。当发给她酸奶时,她先是递给了我,我心里一下被温暖了。后来,她陪我去洗手间,在我洗完手后,她从兜里掏出了卫生纸递给我,说:“阿姨,外面天冷,把手擦干净再出去吧,别把手冻了。”我擦干手,她主动握起我的手往外走。她的举止和表情十分自然。我被她拉着手走,仿佛被带到了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心里充满了感动。
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们在午饭之前就离开了,短暂的接触,使我完全改变了从前的预想。他们不能选择父母和家庭,但他们照样可以阳光,可以幸福。在困难和不幸面前他们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勇敢的面对生活,他们不拒绝我们的关心和帮助,同时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感动。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义工这么喜欢来这里,因为这些孩子给予我们的比我们付出的更多,他们教会了我们大人怎样去面对生活里,遇到困难时不要去埋怨生活,而是应该努力从生活中去体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