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安局经侦部门紧紧围绕为“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这一中心任务,创新发展理念,强化协作意识,提升打击能力,为维护重庆经济金融安全、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内陆开放高地作出积极贡献,被重庆市领导誉为“重庆经济保驾护航的尖刀队”。2015年重庆市还出台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主体权益、设立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建立经济犯罪报告及预警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等8项举措,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创新理念,四项机制破解打防经济犯罪难题
根据经济发展和当地经济犯罪形势建立每月研判、动态预警、专题调研、联席会商机制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主动把经侦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根据经济发展和当地经济犯罪形势,建立了每月研判、动态预警、专题调研、联席会商四大机制,有效解决了“打什么、怎么打、如何防”的问题。
一是建立每月研判机制。每月月末对全市经济犯罪形势进行研判分析,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经济犯罪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金融、财税、商贸等领域经济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犯罪新手法、新趋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打击治理。
二是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对重庆市经济犯罪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报预警。2014年,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发现外来人员在重庆市通过开办投资公司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案件急速上升,及时将情况通报工商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势头。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发现保险业务存在信用卡套现风险,及时通报金融部门。金融部门对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进行专项整改。
三是建立专题调研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重庆公安经侦部门每年组织3至5次专题调研,提出打防对策,组织专项打击。2014年,警方发现三峡库区出现侵害惠农惠民政策的职务犯罪后,经侦部门及时进行整治,社会反响良好;经侦部门对重庆市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形势研判分析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此类犯罪治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开展全市性专项整治,取得显著效果。
四是建立联席会商机制。经侦部门与法院、检察院、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以及专家学者之间建立不同层面的联席会商机制,加强联席单位在疑难问题会诊、线索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办案协作、应急联动、技术鉴定、法律保障、涉案物品处置等方面的会商协作,编织打击犯罪联动网,形成工作合力,提升打击效能。以银行卡安全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为“银安委”)为平台,与金融部门建立协作联动制度及资金查控机制;与重庆海关缉私部门签订了执法协作备忘录;联合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制发了《打击卷烟走私犯罪工作机制》;主动加强与工商、食药监、质检、烟草专卖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借助联席会商机制的平台,互通情报信息,认真磋商打击治理措施。
提升能力,“专常结合”严打各类经济犯罪
开展打击传销、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消除金融安全隐患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以专项打击为龙头,充分发挥打击职能,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2014年以来,全市开展了打击传销、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综合整治金融乱象,消除金融安全隐患,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破案数、挽损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6.7倍和11.2倍,战果创历史新高。
2015年以来,重庆公安经侦部门成功破获8起涉案金额过亿的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挽损12亿余元;开展打击制售发票违法犯罪的“秋风行动”,一举摧毁盘踞多年的一个外来人员制售假发票犯罪团伙,有效维护了税收征管秩序。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开展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集中行动,联合四川警方破获杨某等人运输128万元特大假币案,斩断了一条长期从四川到重庆的贩卖假币通道。
在专项打击的同时,保持常态打击不放松。2014年以来,重庆市侦破经济犯罪案件4785起,挽回经济损失20多亿元,办理大要案件179起。重庆公安经侦部门关注民生,对涉假犯罪实施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打击,相继破获了公安部督办的雷某等人生产、销售“毒狗丸”系列案件,缴获氰化钠1000千克、“毒狗丸”1万余粒、毒狗肉3000千克,有效消除了社会隐患。经侦民警辗转北京、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经过10个月细致缜密的侦查,成功打掉一个集诈骗、洗钱犯罪为一体,利用空壳公司诈骗受害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的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涉案金额3亿余元。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积极推进反腐败斗争,联合检法机关开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缉捕工作。2014年以来,重庆市共抓获各类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300余名,其中当年网上在逃人员抓捕率达64.5%,境外在逃人员缉捕率达50%。
2015年,重庆市还积极开展打防经济犯罪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市场“五进”宣传活动,有效提升群众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主动服务,真心诚意关心企业发展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开展警企共建,着力打造服务型队伍
重庆公安经侦部门严格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规范案件的受理立案和侦查措施,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健全完善常态化的案件登记管理制度,以制度化信息化手段确保“及时受理,有案必立,立案必查”;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坚决杜绝插手经济纠纷违规办案,严禁动用刑事手段违法插手经济纠纷;完善查封、扣押、冻结分级审批制度,对于发生一般违法行为的企业,不轻易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确有必要采取的,严格遵守法定条件,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坚决防止因执法不当而影响企业经营和地方经济发展。
重庆经侦部门还以开展警企共建为依托,着力打造服务型队伍,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坚持把“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主动融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中。他们先后与金科地产、重庆东银控股、新华信托等90多家企业签订了《警企共建备忘录》,及时受理企业举报、投诉,积极提供法律法规、预警防范的咨询服务,组织经侦民警进企业宣传法制、排查隐患、化解矛盾。
2015年以来,针对在渝央企、市级和区县重点企业,重庆经侦部门开展“三送三问”活动(送工作服务指南、送法律法规知识、送安全防范常识,问不稳定因素苗头、问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问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听取呼声,了解需求,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促进公平竞争,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重庆经侦部门还以开展警企共建为依托,着力打造服务型队伍,提升公安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水平,坚持把“打击、服务、参谋”三大职能主动融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企业发展中。他们先后与金科地产、重庆东银控股、新华信托等90多家企业签订了《警企共建备忘录》,及时受理企业举报、投诉,积极提供法律法规、预警防范的咨询服务,组织经侦民警进企业宣传法制、排查隐患、化解矛盾。
2015年以来,针对在渝央企、市级和区县重点企业,重庆经侦部门开展“三送三问”活动(送工作服务指南、送法律法规知识、送安全防范常识,问不稳定因素苗头、问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问题、问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听取呼声,了解需求,依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促进公平竞争,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以法治之光引领长沙发展
·依法管理航道 护航水运发展
·山西司法厅推进公证工作改革发展
·山东禁毒委全面遏制毒品发展蔓延势头
·新疆高院制定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最高法: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工作发展
·最高法:创新工作思路 推动工作发展
·四川公安系统研究制定警航发展规划
·甘肃公安推进“四项建设”纵深发展
·陕西法院:推动人民陪审工作良性发展
·山东出台意见保障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湖南公安推进刑侦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