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建设

山东莱芜:为“四项建设”搭建载体

2015-06-09 09:55: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枪械组装训练,提升民警素质

  开展“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打造守纪律、讲规矩、重责任、勇担当的公安队伍;推进“法治公安推进年”活动,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部署“实战能力提升年”活动,积极构建实战、实用、实效警务——公安部部署“四项建设”工作以来,莱芜市公安局抢抓机遇,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紧紧抓住事关公安工作发展的重点、难点、要点环节与问题,在今年先后部署开展了“条例规矩落实年”、“法治公安推进年”、“实战能力提升年”3项活动。这些活动为“四项建设”在莱芜基层公安机关搭建了有效载体,找准了落脚点,塑造了队伍形象,倡导了公平正义,力求实战实用,实现了公安工作的新跨越。

  以规矩定方圆,落实条例,打造阳光廉洁警队

  人人明规矩,时时绷紧弦儿,塑造守纪律、讲规矩的公安队伍

  【镜头回放】

  “不学可不行,学得怎么样都在网上晒着呢。”莱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教科的许敬涛正埋头写着学习体会。4月份以来,山东公安机关开展的“对生命安全负责、向交通事故宣战”活动,占据了许敬涛的工作时间,致使他的“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学习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结果,他的学习体会被随机抽查到了,还被晾晒到了网上。为此,他利用工作之余,赶紧研读学习书目,力争赶上学习进度。

  为巩固、拓展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今年以来,莱芜市公安局组织开展“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组织全体民警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各项纪律规定的重要内涵,树牢规矩和纪律意识。

  “开展‘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全局民警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真正把各项纪律规矩落到实处,全力打造令行禁止、风清气正警队,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不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公信力和战斗力。”莱芜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王茂祯说。

  为将活动落到实处,使广大民警将条例规矩记在心中、印在脑中,今年以来,莱芜公安机关各单位、每一位民警对照条例规矩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在开展“条例规矩落实年”过程中,莱芜市公安局启动了“清风扬帆”活动,列出条例规矩清单,坚持问题导向,把发现、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基本要求,认真抓好条例规矩学习,使广大民警做到“学规矩、知规矩、懂规矩,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坚决不能做”。同时,扎实推进“阳光防腐”活动,健全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机制,将警务活动、执法行为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倒逼各项纪律规定、条例规矩的落实。

  “作为一名派出所所长,你对‘条例规矩落实’有什么样的看法?”莱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莱城分局局长吕耐锋在马庄派出所的座谈会上,向所长张振华提问。莱芜市公安局通过召开“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意见征求座谈会,进一步沟通思想,起到相互提醒、增进了解和团结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以身作则,为广大民警作出表率,形成了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的良好氛围。

  知规矩、守规矩,方能正风促廉。莱芜市公安局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确定每年4月为“廉政教育月”,推动纪律条令学习常态化,深入排查岗位执法和廉政风险,加强条例规矩和岗位廉政教育。一是创新推行党委廉政责任和涉警负面问题整改两个清单。初步形成了一套明责、履责、担责、追责的抓廉政、抓队伍的完整责任链条。尤其是涉警负面问题整改清单,每月汇集信访接访、警务督察、执法监督、民生服务平台及在“四个一”走访等26个监督渠道发现的有关公安业务工作及队伍作风建设的负面问题,全面准确地分析、研判、查找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一对一明确责任,落实整改,通报结果,挂钩奖惩,从源头上预防问题发生,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安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两大责任”落地生根。二是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阳光执法”,紧紧抓住人、财、物、权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权力管理、党内监督、考核“六项制度”,让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压缩权力违规行使空间,最大限度杜绝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的发生。科学搭建了群众监督和专门监督的结合点,以群众监督倒逼作风转变,开辟了一条“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新途径。

  莱芜市公安局实行“周警鉴、月分析、季警示、年总结”制度,已下发周警鉴98期,月分析10期,播放《警示教育片》5期,开展专题讲座2次。“通过观看系列警示片,真正将条例规矩刻到民警心里,达到‘人人观看讨论,人人受到教育、人人有所触动’的效果。”市公安局纪委书记徐羲玲介绍说,“同时,我们建立了队伍建设无执法过错、无违法违纪、无安全事故‘三无’承诺挂牌警示和民警廉政格言警示制度,做好办案区、服务区、生活区‘三区’廉政警营建设,在全局形成廉政教育的新常态。”

  现在,莱芜市公安局全局上下把开展“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与做好当前公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大条例规矩落实执行力度,统筹推进廉政教育、法治建设、正风监督和执纪问责工作,既把广大党员民警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公安工作的强大动力,又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优异成绩检验“条例规矩落实年”活动的实际成效,取得了“双促进”、“双丰收”。

  以规范促公正,推进法治公安,打造规范警队

  力除执法隐患,让公安执法在法治轨道上规范、高效运行

  【镜头回放】

  “没想到辛辛苦苦搜集到的证据在庭审阶段被以非法证据形式排除了。今后一定要注意执法过程中证据搜集、固定的重要性,做到精细、规范、合法。”开发区分局法治大队副大队长胡晓慧在参加完法院审判旁听后深有感触地说。让民警走进法院,旁听审判,在莱芜公安内部已经成为常态。

  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莱芜市公安局将2015年确定为“法治公安推进年”,要求全局把严格依法办事、依权办事作为做好各项公安工作的第一准则,坚持以法治理念为引导,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法治公安推进年,推进什么,如何推进,怎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莱芜市公安局党委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坚持改革驱动、法治驱动,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努力实现“法治工作体系化、执法管理信息化、执法工作精细化、执法监督日常化、执法队伍专业化”的“五化”目标,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

  ——全面落实刑事案件“三统一”制度。案件审核是执法监督中最直接最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公安机关内部对执法办案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程序,是防患于未然、纠错于未成的有力措施。莱芜市公安局明确所有案件全部由法制部门审核把关,实现了案件的统一审核、统一提捕、统一移诉。《山东省公安机关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出台后,莱芜市公安局对《刑事案件“三统一”办理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全面推行刑事案件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工作机制。

  ——完善执法监督委员会制度。“我认为此案犯罪嫌疑人不构成诈骗罪,但取保候审却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应该提交检察院批捕……”近日,莱芜市公安局召开执法监督委员会全体会议,对刑警支队提交的一起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案进行集体研究,法制支队民警尚昊第一个发言。随后,委员会全体成员相继提出意见和看法。最终执法监督委员会形成结论,及时纠正了个别办案人员的错误思路。莱芜市公安局在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成立执法监督委员会,在派出所成立执法监督小组。执法监督委员会会议上,对经过法制员、办案单位领导、法制室民警、法制室领导和局领导“五级审核”把关后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案件,所有委员按职务、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发表意见,最终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

  目前,莱芜市公安局及下属4个分局已全部建立执法监督委员会,基层所队普遍成立执法监督小组82个。执法监督委员会制度实行以来,已组织专题会议139次,研究疑难复杂案件98起,出台执法规范性文件9份。执法监督委员会制度让办案单位和民警得以“解脱”,已然成为一线民警最坚实的“靠山”。“实践证明,执法监督委员会配以信息化手段,改变了以纪委、督察部门事后监督为主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关口前置、源头预防,让执法办案的瑕疵难以遁形。”莱芜市公安局政委王维平说。

  ——建立“一案一审一评”制度。“对于这起跨省电信诈骗案,我认为在后期取证阶段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莱芜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毕于东,在万某等人系列电信诈骗案分析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进入审评的案件,案件主办部门和法制部门高度重视,由法制部门负责,围绕现场勘查、证据收集、事实认定、案件定性、法律适用、执法程序、量罚适当、落实执法责任制、法律文书制作、案件录入质量等方面,对每一起案件进行评审。“通过‘一案一审一评’工作,加强案件点评,以案析理,剖析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执法违法和办案缺陷,分析造成问题案件的原因,提出解决和改进的方案和措施,加强针对性指导,促进执法突出问题的整改,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法制支队支队长张期峰说。

  ——探索实行执法办案积分制。来自莱城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的刘钊在2014年年终考核中荣立三等功,三中队上下对其心服口服。因为在去年的执法办案工作中,刘钊的案件积分位列三中队甚至是刑侦大队前茅。莱芜市公安局为健全执法质量考评体系推出执法办案积分制,他们出台了《莱芜市公安局打防责任制实施办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定级定责,对破获的刑事案件进行考核公示,按照办案民警在执法破案中的作用进行分值划分,通过积分方式实现对办案单位和民警执法工作数量和质量的一体化评价。同时,强化了结果运用,将办案积分与单位、个人执法评优评先、物质奖励挂钩,树立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执法导向。今年一季度,全市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3.4%,发案数同比下降10.3%,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11.7%。

  以实训促实效,提升实战能力,打造过硬警队

  推进警务实战化训练,构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

  【镜头回放】

  “好多人可能认为我们这些老民警不中用了,参加今天的野外拉练训练,我们就是要和年轻人比一比、赛一赛。”来自监管支队的申立业今年已经55岁,是40余名市局机关各处室、支队主要负责同志里年纪最大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正迈步行进在莱芜市公安局组织的局机关实战拉练队伍中。

  “我们的‘实战能力提升年’活动不仅针对一线民警,更强调要训练领导干部,以提升其决策指挥、应对复杂局势的能力。”王茂祯在拉练后的活动总结会上说。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针对部分单位、民警存在实战意识薄弱,实战技能不强等问题,莱芜市公安局部署开展“实战能力提升年”活动,把提升实战能力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加以推进。坚持战斗力标准,着眼“打得赢”目标,建立完善体现实战特点、符合实战要求、具有莱芜特色的现代警务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实战能力。

  实战标准是什么,实战能力现状怎么样,实战能力建设怎么办?为聚焦实战标准,树牢与实战标准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莱芜市公安局在全局开展了实战标准大讨论活动,提高全警实战意识,落实实战标准,保持战斗精神。全局通过开展“实战标准大讨论”活动,提高了全警的实战意识、敌情意识、警情意识,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了处置战术研究,强化了实战演练,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常态实战是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最大特点。警务实战化是检验公安机关战斗力的核心标准,是“四项建设”的主线。莱芜市公安局开展“战训合一,轮训轮值”,每期从各单位抽调40名民警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脱产培训,全程军事化管理。“坚持边训练、边实战,让轮训学员担当维稳处突‘后备军’、‘预备队’的角色,有力服务一线实战工作”。莱芜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刘西茂介绍说。“轮训轮值、战训合一”集中训练,完善了“教、学、练、研、战”训练模式,克服了战训脱节的问题,盘活了基层警力,缓解了一线工训矛盾,提升了基层公安机关的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能打仗、打胜仗;会办案、办好案;善执法、执好法。”这是王茂祯对民警实战提升提出的“十八字”要求。莱芜市公安局下发《“实战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围绕推进“四项建设”,从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抓起,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增强实战知识储备、法律知识储备,通过加强实战培训、实战演练,不断提升民警的实战素养和实战水平。紧紧抓住涉及全局的关键动作,坚持问题导向和创新原则,分解量化实战目标任务,制成图表实施挂图作战,按节点一环扣一环地工程化推进,切实解决问题短板。实现所有警务资源的有机整合和集约利用,打造合成警务,形成工作合力,从而提升综合实战能力。

  指挥决策实战化是实战能力建设的龙头工程,莱芜市公安局进一步建立完善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指挥处置能力,实时把握社会治安形势和警情动态,指导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精确布警。构建现代实战体系,着力解决信息研判、指挥调度和行动部署各环节间衔接不畅、效率不高的问题。推进勤务合成,实施“多警联动、高效集约”的合成勤务模式。

  莱芜市钢城区银座商场申报员工信息时,钢城分局利用系统信息比对出商场刚聘用的谢某为涉嫌寻衅滋事的上网在逃人员,民警迅速从商场宿舍内将其抓获。这是莱芜市公安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提升实战效能的一个典型案例。莱芜市公安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着眼实战实用,加强应用研发,兼顾条与块、业务与综合等各方面关系,以“大数据”和“警务云”理论为指导自主研发了“打防管控、执法办案、基层基础、网上公安、绩效考核”“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基本覆盖了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机关运行的各个方面,实现了由“技术引领”向“业务引领”、“实战引领”转变,确保信息化在警务实战中发挥最大效益。(记者 李嘉庆 通讯员 崔言卫 曹建强)

[责任编辑:王野]
相关报道

·江苏公安厅抓考核竞赛推进“四项建设”
·山西晋中交警:提高综合素质 推进四项建设
·甘肃公安推进“四项建设”纵深发展
·湖南张家界公安推进“四项建设”常态化
·安徽公安强化培训推进“四项建设”
·新疆公安厅召开“四项建设”推进会

·新疆公安厅召开“四项建设”推进会
·辽宁锦州公安召开“四项建设”任务部署会
·公安部交管局部署全面推进四项建设
·福建漳州警方有序推进“四项建设”
·山西公安对“四项建设”再动员再部署
·浙江公安在经济发展大局中谋划“四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