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改革的时代,改革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本身就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客观需要,也是检验教育部门执行力的现实要求。
今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小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上海市教委在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积极探索、主动创新,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由于中小学的基础性地位和中小学生的特殊性,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对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得意义更加重大和深远。与相对来说共识度较高的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相比,推进中小学依法治校无论在理念、制度、措施还是组织结构、人员,都是非常困难的一件工作。
上海市虹口区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工作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科学精神,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先行,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撑,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二是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虹口区以章程建设为突破口,自2000年开始,创造性地提出并有步骤地推进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体系、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三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强调制度实效性。制度的功能在于服务中心任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虹口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有让章程、制度体系和规划“沉睡”,而是提出一校一评价,进而推进一校一特色的学校发展战略,使章程、制度体系和规划“活起来”。四是坚持政府宏观指导和学校自主实践相结合。上海市教委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综合改革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创制性地方立法,为依法治校提供重要法治依据;虹口区教育主管部门和督导机构一直积极参与,并引导学校建设、完善富有特色的制度体系,是各学校“五个一”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上海市虹口区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经验告诉我们,依法治校的核心目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激发学校管理者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和文化的育人环境。
上海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上海教育治理水平是我国教育的形象。我们迫切期望上海在以下方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一是在落实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地位和扩大办学权利方面做出更大胆探索。二是在建立健全章程实施机制方面做出有力探索。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尊重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学校建立章程监督机制,保证章程真正发挥作用。三是在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方面迈出大步。把四中全会关于“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规定落到实处。四是在健全教师依法执教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五是在完善学校法治标准研究和实施方面有新突破。袁贵仁部长要求,今年,教育部将出台依法治校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把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内容,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如何建立与国际教育发达国家学校法治水平相一致的标准,需要我们提上日程,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