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队伍建设

7个荣膺公安执法示范单位称号基层监所巡礼

2015-05-07 10:38:10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在公安监管岗位上谱写最美诗篇

7个荣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的基层监所巡礼

  辽宁省丹东市看守所:

  坚持监所创新 破解执法难题

  丹东市看守所以构建和谐监所为主线,始终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质量和民警执法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丹东市看守所通过严格执法、严格管理,狠抓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要求的有效落实。他们积极改革勤务模式,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模式,将被监管人员的一举一动纳入控制视线,提高了监所的动态管控能力;严格落实监室一切事务由民警安排,铲除了滋生“牢头狱霸”的温床,遏制了“牢头狱霸”问题的发生;与医院建立合作机制,开辟被监管人员就医绿色通道,提升了监所医疗保障能力;完善了处置突发性事件的工作预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预案演练,加强与驻所武警中队的协作,提高了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

  丹东市看守所在着力强化规范执法意识的同时,积极寻求规范执法的工作抓手:一是积极实施了对监所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将监所管理的方方面面纳入信息化管理。二是突出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通过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检查、家属座谈、拨打亲情电话、“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动,将人性化管理融入监管执法。三是坚持监所创新,破解执法难题,推出了对服刑罪犯的“积分制考核”工作模式和科学评估体系,彰显了监管执法的公平与公正。

  该所主动完善透明执法机制和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对执法活动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坚持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执法”。针对执法活动易发问题的关键节点,规范监督程序,建立健全公示等执法制度;在监室安装“检察信箱”,建立被监管人员投诉调查处理机制和约见检察官制度;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所视察,聘请12名特邀监督员负责日常巡查工作,在接待大厅安装了服务评价系统,建立所长接待日制度等。这些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看守所:

  完善制度体系 细化工作目标

  蒙山县看守所创新监所规范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机制,取得了连续38年监所安全无事故的骄人成绩,连续5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看守所。

  该所牢固树立“以制度管人”的理念,建立完善监管工作和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共6大类,并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原则,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岗位职责。每年年初所长与民警签订责任状,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量化考核,促使每一位民警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他们建立所领导带班责任制,实行所领导和专职管教民警包监区和主管、协管民警直接管理在押人员机制。监管民警加强对在押人员的谈话教育,狠抓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教育,坚决杜绝“牢头狱霸”现象;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召开监情分析会和联席会,与驻所武警中队共同制订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组织演练,构筑坚强堡垒。他们建立完善在押人员投诉调查处理机制,在收押人员入所时,明确告知其不想找管教民警谈话时,可以找所领导和检察官反映问题。同时,定期收集和处理在押人员的举报投诉,对在押人员的投诉、控告、举报逐一登记,按规定及时转递或调查,并向在押人员反馈传递情况或者调查结果。他们还建立了特邀监督员日常巡查机制,聘请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的特邀监督员3名,定期或不定期到所进行实地检查监督。

  他们建设了集在押人员动态信息采集、研判、决策、指挥、处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监管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实战应用,实现监管手段信息化。每班民警均能全面、准确、及时录入各类监管信息,每名出所人员的档案都按规定归档,做到了各项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执法基础台账、法律文书及案卷实现规范管理。

  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

  打造文明监所 用爱让心归航

  南通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以打造平安和谐监所为目标,以推动公安监管法治文明建设为主线,倾力打造公安监管人权保障、规范执法、教育感化和安全管理的窗口,进一步彰显了公安监所的法治文明。

  在管理教育学员过程中,该所将人性化执法贯穿其中,提出了“爱·让心归航”的工作口号,用真情去感动学员,最大限度提升了教育矫治成效。该所精心布置学员的生活区,宽敞明亮的宿舍里,有学员喜爱的书籍期刊和自己栽种的花草盆景;走廊过道上,名言警句和人生格言体现了管教民警的良苦用心;学员图书馆、心理体验室、多功能厅让学员得到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餐厅、学员超市、卫生室为学员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管教民警耐心细致的谈话,学员之间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让每名新入所的学员消除对立、焦虑、悔恨、自责等情绪,找到家的感觉。在管理学员过程中,该所民警从点滴着手用爱创造感动。如联合监所医生开展冬季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邀请文艺界艺术家来所开展形式各异的文艺表演,在重大节日组织亲情连线、视频会见,开展除夕包饺子、清明节扫墓、端午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活动,让学员们感受到“家”的味道。针对女性学员爱美的特点,该所为学员宿舍配备了镜子和梳子,聘请优秀理发师为学员理出漂亮的发型。他们用一次次小的爱心行动,唤醒了收教学员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

  他们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严格执行请假离所、所外就医等各种审批程序,在接待室设立了警务公开栏,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工作流程、收费标准等内容公布于众。他们聘请16名警风行风监督员,经常性邀请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所视察,监督所内的执法和管理工作。该所还坚持每月两次邀请学员家属走进监区,全方位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和劳动教育情况。

  山东省莘县看守所:

  抓信息化引擎 促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莘县看守所围绕监所安全、法治、文明这一中心,积极创新看守所管理工作新机制,扎实开展民警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和安全规范执法专项活动,全面提升了规范执法水平、安全防控水平、教育感化水平和权益保障水平。

  莘县看守所在利用传统方式抓好监所管理的同时,牢固树立“信息化是引擎”的理念,着力加强监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一是高起点谋划,实现了监管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成功升级改造了具有安全防范、管理教育、信息采集、医疗卫生、巡视管理、行为分析、联动报警、风险评估、权益保障等9大功能的智慧管理信息系统,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监所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二是高站位思考,强化民警信息化应用意识。结合技防系统的功能特点,开展全警技能测试、比赛,并将源头信息采集、科技应用技能、应用成效纳入对民警的考核,使全体民警树立了“上班必开机、开机必上网、上网必录入、流程网上走”的理念。同时,完善了《岗位民警工作流程》《岗位民警一日工作规范》《岗位民警岗位工作目标》《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制度》等工作规范,提高了规范执法的整体水平。三是高标准实施,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以缓解一线监管民警身心压力、降低职业风险、方便日常监所管理和执法、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和规范执法为立足点,深化信息技术建设应用,努力做到全面提升监管信息化应用水平。看守所各项工作全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对在押人员的基本信息、教育管理、提审会见、羁押表现、违规记录、风险评估、巡诊医疗、财物管理等动态信息,全部实行网上流转发布,形成了“动态预警、全岗联动,人机结合、监督指导”全天候、无缝隙的立体动态管理模式,解放了警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

  山西省看守所:

  强化心理疏导 构建安全屏障

  山西省看守所狠抓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确保了监所和队伍“两个安全”。特别是2014年以来,该所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硬件升级改造、软件深化提升和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

  2014年,山西省看守所在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编撰两本《执法规范化操作手册》,将各个工作环节、各步骤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进一步精细化、规范化,更加有利于民警操作。该所设置了民警备勤区和工作区,将谈话室、心理咨询室、收押检查室、物品储藏室、信息采集室等统一集中在业务区内,使各项监管业务办理更加集中,业务流程更加顺畅,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重新加固改造看守所大门,加高围墙,办公楼内和监区增加技防措施,并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套人像采集和识别系统,更好地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提升了全所的安全系数和反恐维稳能力。

  山西省看守所紧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认真分析羁押对象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性化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他们为在押人员购置了健康理疗仪,定期对患有疾病的在押人员进行理疗;完善心理咨询室,增加了情绪宣泄假人、心理疏导沙盘和按摩椅,更好地提升了对在押人员心理情况的把握,保障了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进而确保办案过程的顺利开展;为在押人员图书室购置各类图书、报纸杂志累计近万册,丰富了在押人员的精神生活;加强节日期间监所人性化安全管理,为过生日的在押人员准备生日蛋糕,每年农历除夕晚上,所领导和值班民警均到各监室分发水果、糖块等拜年。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很好地缓解了在押人员的心理压力,稳定了在押人员的情绪,确保了监所的安全稳定,保证了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天津市拘留所:

  以人为本 规范管理

  面对日益增加的监管压力,天津市拘留所以人为本,规范管理,不断深化管理教育新模式。一是对被拘留人重点开展解拘谈话活动,适时开展走访办案单位、回访解拘出所人员的活动,征求他们对拘留所工作的意见建议;二是落实好群众来访制度,共发放法律知识读物百余本,受理群众咨询千余人次;三是以保障被拘留人员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让被拘留人员在离所时填写“离所笔录”,及时了解管理教育情况和拘室人员情况,提高监所安全系数;四是积极探索人性化执法新举措,组织被拘留人员开展文体活动,增加活动时间,节日时为被拘留人员发放应时食品,使日常管理富有人情味。五是组织“群众在我心中”主题爱民实践活动,为女性被拘留人员组织以“美丽女性、绿色健康”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天津市妇联、西青区防疫站工作人员到所讲解女性健康知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天津市拘留所按照一级拘留所硬件设施建设标准,积极筹措资金,对拘留所进行了全面改建,彻底改善了被拘留人员居住环境。他们还特别重视被拘留人员心理矫治工作,配有2名心理咨询师,建成的心理咨询室采取量表分析、心理疏导及积极干预等手段,协助解决被拘留人员的心理问题。

  近两年来,该所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与法院和基层办案单位召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座谈会,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教育感化、心理干预、矛盾化解作用,成功化解社会矛盾60余起,解决债务纠纷资金累积达500余万元。该所的工作获得很多基层办案单位赞誉,红桥区人民法院还致函市公安局为天津市拘留所请功,高度赞扬市拘留所仅用3天时间就协助法院圆满解决了一起长达7年之久的疑难执行案件。

  青海省格尔木市看守所:

  创新机制 严密制度

  近年来,格尔木市看守所紧紧围绕“监所安全”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活动,不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执法规范、素质过硬的监管执法队伍。

  格尔木市看守所结合实际,对收押、换押、提审、出所就医、办理各类网上审报等监所执法环节建章立制,在全力完善执法档案、执法基础台账和综合台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值班巡视等47项规章制度。看守所还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人员素质培训为基础,狠抓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在押人员行为规范两个关键点,全面创新监管机制,规范细化执法环节。目前,看守所民警计算机配备率达到100%,民警均能熟练运用信息系统,保质保量地采集录入信息数据,录入率达到了100%,日常的监管工作实现信息化。

  针对办案单位在提讯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看守所制订了《看守所提讯、提解、会见制度》,严密制度,严格执行,两年内办理提审、提解手续约7000人次,未发生一起执法不规范问题。在严格提讯制度的同时,为方便办案人员审理案件制作笔录,看守所在提审室和律师会见室配备了15台电脑和打印机,统一安装笔录软件。为更好地接待服务在押人员亲属和办案人员,该所还在办公大厅配备电子触摸屏,用于警务公开。

  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该所坚持以人为本,从多方面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申请经费对新入所人员进行体检,每年对关押半年以上的在押人员再开展集中体检一次。同时,看守所与市人民医院、解放军第22医院和市石油医院签订医疗合作救助协议,及时开通在押人员出所就医和紧急救助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张斌]
相关报道

·公安监管工作由单一管理走向综合治理
·青海公安监管部门2014年深挖犯罪线索399条
·北京公安监管部门启动场所安全管理检查
·北京公安监管系统: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教育活动
·全国公安监管部门艾滋病防治培训班举办
·四川:四措并举强化公安监管工作

·四川:四措并举强化公安监管工作
·四川省公安厅:勇争全国一流公安监管工作
·北京公安监管打造“法制文明示范窗口”
·湖北:着力打造湖北公安监管“升级版”
·北京:公安监管场所开辟缉毒治爆“第二战场
·[视频]上海:公安监管场所打造“阳光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