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福建省公安厅了解到,福建省数十家企业因雇佣“黑洋工”受到查处,面临高额罚款,人事主管或将承担刑事责任。据悉,2014年,福建公安机关查获并依法处理外籍“黑工”700余人。2015年1月至4月,福建公安机关加大查处“黑洋工”力度,查获人数已达300余人。
2015年春节过后,福建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紧张问题严重,加之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铤而走险,非法雇佣毗邻国家人员。“黑洋工”因文化水平有限,大多从事无技术含量的低端工作。
“黑中介”招募“黑洋工”从中牟利
“黑中介”在这条跨国非法务工利益链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有些是原本从事劳务派遣、代招工人的中介公司或“工头”,有些则是长期在华非法务工的外国人转变的“蛇头”。据悉,“黑中介”除收取“黑洋工”一定数额的介绍费外,还在“黑洋工”每月工资内抽取20%至30%作为管理费。
2014年底,福建省南平市公安机关在一家肉鸡加工厂内查获近90名“黑洋工”。“黑洋工”通过“黑中介”的招募、引带,从我国边境翻山越岭非法入境,再乘坐大巴直奔福建省非法务工。
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发现该批人员都是通过同一个“黑中介”介绍入厂。经过深入调查,办案民警分别在福建、广东等地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一人为外籍“蛇头”。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被我国公安机关逮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些“黑中介”最高可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黑洋工”工作环境差、报酬低
2015年初,莆田市公安机关在一电子厂内查获7名“黑洋工”。经调查,为了防止被公安机关查处,这些“黑洋工”一直藏匿在工厂内,基本与外界隔绝。
由于缺乏工作技能,他们只能选择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招收本地工人难的企业。有的“黑洋工”甚至要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散发着有毒气体的封闭车间内每日工作10小时以上,但也仅能获得每月不足2000元的工资。同时,由于没有合法的就业身份,他们不能够参加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一旦发生工伤、疾病就可能得不到及时救治。
目前,这批“黑洋工”已被公安机关遣送回国。
■相关链接
“黑洋工”的潜在危害
●企业生产存在安全隐患。“黑洋工”在企业内普遍采取封闭式管理,一旦发生火灾、楼房倒塌、传染病等安全生产事故,将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破坏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企业被查处后需缴纳最高10万元的行政罚款,还需承担遣送费用。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因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被采取强制措施,直接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
●带来治安隐患。目前,“黑洋工”已引发了社会治安问题。一些“黑洋工”之间发生争执斗殴进而致人死亡,有的则因无法找到工作而从事抢劫、绑架等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记者 郑明 通讯员 高松江)
·福建检察机关:为百姓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福州公安开展经侦支队长微博访谈活动
·福建莆田消防开展团徽在闪亮志愿行动
·福建漳州法院当场登记立165案
·福建公安组织经济犯罪“微访谈”
·福建石狮法院:“维权套餐”兑现司法公正
·福建石狮法院:“维权套餐”兑现司法公正
·福建厦门两级法院5月1日起推行立案登记制
·福建龙海检察院建分解问责机制深化检务公开
·福建莆田司法局开展人民调解专项活动
·福建龙岩召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点评会
·福建龙岩中院举办树立司法公信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