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建设

江苏如皋公安:图侦为疑难案件打开突破口

2015-05-04 08:54:3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不和犯罪分子正面交锋,他们整日守在电脑屏幕前,在监控视频中寻找蛛丝马迹、挖取有价值的线索,为多起疑难案件打开了突破口,成为破案的一支重要力量。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图侦中队自2014年7月成立以来,通过涉案图像直接或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194名,破案208起,刑事发案同比下降9.4%,街面抢夺案件全部破获。

  足不出户“揪”出嫌疑人

  走进图侦中队,民警们桌上的显示器格外显眼。每人桌上都放置了2台高清显示器,6名民警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各自的屏幕。

  “使用双屏一方面可以实行左右屏对比查找,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四屏同时观看,提高效率。”图侦中队中队长丁华从事刑侦工作已经18年了。2014年7月,江苏省如皋市公安局正式成立图侦中队,他因熟悉网上信息研判,成为一名图侦民警。丁华边说边移动鼠标,点击菜单选择视频分段显示,屏幕上的画面由一幅立刻转换成不同时段的4幅画面。

  在科技装备的“武装”下,图侦中队将更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5年3月,如皋某电器大卖场门前发生一起盗窃电动车案件。接到报案后,办案民警调取了周边案发前后时间段的全部视频。“像这种早上发现失窃的案件,以前我们需要从前一天的视频监控开始看,一直到嫌疑人出现,消耗的时间比较长。”丁华说,有了视频智能检索处理系统,就可以划定被盗车辆或嫌疑人进出现场的某个区域,不管是灯光、动物、嫌疑人,只要画面发生任何动态改变,都会自动弹出,节省了大量时间。

  经系统自动筛选,民警很快发现嫌疑人是22时进入电器卖场门前的停车场,盗取电动车后离开。随后,民警锁定嫌疑人,调取沿途监控,最终成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相当于看了600部大片

  “动态视频是由一张张连续的图片构成,每幅图片就是一帧,每秒钟包含25帧。”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图像专业的“80后”民警邱建锋告诉记者,好多人不太了解图侦工作,觉得像看电影一样。其实视频侦查工作异常枯燥,每起案件,他和同事都会观看大量的视频。回放,分析,再回放,再分析……

  2015年2月4日晚8时许,市常青镇发生一起持刀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蒙面尾随受害人吴女士入室,持刀威胁吴女士和孩子,劫走2万余元现金。案情重大,图侦中队全体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小区监控拍下了嫌疑人逃跑的画面,但是由于夜间光线不佳、嫌疑人又是蒙面作案,基本特征并不明显。

  民警大胆推断,嫌疑人如此熟悉受害人情况,肯定之前踩过点。民警调取了案发周边近期所有监控,一帧一帧仔细寻找。邱建锋和其他3名民警连续7天每天看10多个小时监控视频,相当于看了600部高清大片。终于在案发前三天的监控中,画面定格在一嫌疑男子身上。根据这条线索,民警大致勾勒出了嫌疑人踩点时的路线图。同时在嫌疑人离开时出现的画面中发现了嫌疑人驾驶的汽车。最终侦查员循线追击,在黑龙江省密山市将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归案。

  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视频侦查离不开基础的技防建设,更需要资源共享,走大数据路线,才能扩大作用。”如皋市公安局局长成明介绍,近年来,市财政共投入8000余万元,建立了以“一个平台、两圈闭合、多层覆盖”为主体的技防网。“平台”即视频监控实战应用平台,每天上传交通、治安、社会面监控图像130余万张,实现了资源整合利用。

  “如果涉案视频图像中的嫌疑人比对成功,案件就可以快速进行串并。”丁华说,除了侦查工作之外,图侦中队民警还组织人员对每起涉案图像资料进行整理上传。现在,全市所有案件的视频图像都可以在视频监控实战应用平台查询、共享。只要民警设定一个模板,图像智能分析系统就可以自动寻找,快速匹配出符合特征的相同对象,从而串并案件。

  目前,图侦已成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支撑技术。如皋警方还在各派出所配备了2到4名专职视频侦查民警,建立了覆盖全局的基层图侦员队伍。(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李孝文)

[责任编辑:曹威]
相关报道

·江苏如皋交警用身体托举受伤司机
·江苏如皋检察院:检察建议维护监管场所稳定
·江苏如皋公安局:信息化管理涉案财物
·江苏如皋市法院:多措并举深入整治“六难三案”
·江苏如皋检院:设置警务岗保障接访场所安全
·江苏如皋边防检查站多种方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江苏如皋边防检查站多种方式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驻江苏如皋台胞享受优惠法律服务
·江苏如皋:警示教育成党校培训“规定动作”
·江苏如皋:“五色”法律告知卡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江苏如皋检察院:3名黑心商贩被批捕
·江苏如皋边检“春季送法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