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郑州公安着力打造特色亮点纪实
多警种协调联动
素质强警提升警务技能
出入境心连心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空中巡逻,打造立体化防范体系
提升公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治安和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标准。过去一年来,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这个核心目标,河南省郑州市警方坚持强化主业、打防并举,忠诚履职、克难攻坚,确保了河南省郑州市政治社会治安大局的秩序平稳。
数字是枯燥的,也是生动的,因为它是公安工作成效的权威见证:过去一年,郑州市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震慑态势,共移送起诉各类犯罪嫌疑人11349名,立案侦办涉黑案件10起,打掉涉黑团伙36个,立案侦办经济案件469起,侦办涉毒案件133起,现行命案侦破率达98.6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市委督导组综合评价中获得满分“100分”的优异成绩,全局56个基层单位、376名民警立功受奖。随着治安、刑事发案数持续下降,郑州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安新常态下,如何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提高群众满意度?2015年,郑州市公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全省第一、全国一流、永不落后”的工作目标。通过顶层设计,项目运作,倾力打造“合成作战”、“信息化建设”、“素质强警”等6个特色品牌,持续提升郑州公安的依法履职能力,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要实现‘全省第一、全国一流、永不落后’的目标,必须把抓落实放在突出位置,在落实上下功夫、求突破、见真章!”省公安厅副厅长、郑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沈庆怀说,“抓落实”是当前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首要主体。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蓝图,落实不到位都是空谈,如何抓好落实,推动工作?郑州警方明确了“五项措施”抓落实:一是领导带头,责任分解。各级公安机关班子成员、一把手都要对号入座,谁的任务谁领走、谁的责任谁承担,没有按期保质完成任务的要说明原因,主观不努力、工作没起色的要调整岗位;二是每项任务每件工作都要实行项目化运作,责权明确、一目了然;三是把督察结果作为评定工作落实进度的重要依据;四是坚持问题导向,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要及时上报,绝不允许问题积累,影响整体进度;五是坚持“实在、实践、实干、实效”的基本标准,将干部选拔任用同工作推进、任务完成相结合,将工作推进效果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参考,比落实、比贡献、看能力、见水平。
构建合成作战体系提升公众安全感
出动警力万余名、打防并举、合成作战,统筹“严厉打击”、“严密防控”两个战场,强力挤压犯罪空间,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的发案势头……2015年4月1日至6月30日,省会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平安郑州”第一次行动(即“平安一号”行动),全警动员、全员参战,重点打击暴恐、命案等严重暴力犯罪,精准打击现行多发性侵财犯罪,强化对人、物、场所的管理,严密治安防控、构建合成作战体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隐患,确保省会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全警一体化联动,筑牢全城“铜墙铁壁”,这是郑州警方聚焦打防主业,提升公众安全感的生动写照。郑州警方提出,围绕“三个第一”理念(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大力推进“四项建设”(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
以民意为导向,从老百姓反映最突出的犯罪打起、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治起、反映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持打防并举、坚持合成作战、坚持科技导侦、坚持群防群治,把打防犯罪维护平安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以打开路、以防为先、打防并举、打防结合”理念,郑州警方充实路面特警、武警、交巡警等警力,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这种动中备勤、联勤联动的武装巡逻模式,切实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破案率,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街面上治安现在好多了,很少听到有人被抢了!”在五龙口南路游园锻炼身体的白大爷感慨地说。“以前下了夜班都要家里人来接,现在看到这么多巡逻队员和闪烁的警灯时,心里感到很踏实。”经常上夜班的女工孙女士这样说。
两抢一盗、电信诈骗、黄赌毒……针对群众关注的侵财类案件、多发性犯罪,郑州警方始终坚持“破大案也要破小案,破小案也是为民办大事”理念,创新打击刑事犯罪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基础信息、专业手段、警务保障向基层实战倾斜、向打防犯罪聚焦,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
2015年,郑州警方将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发案特点,组织开展“平安系列”战役,出重拳,下重手,始终把打击矛头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类犯罪,全面提升打击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重点围绕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金融诈骗等新型犯罪,紧盯群众身边发生的民生“小案”,坚持大案小案齐抓共管,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打击,最大限度挽回老百姓的经济损失。
日前,警方在二七商圈的一家珠宝专柜处模拟了一起抢劫警情,并通过机动巡逻保安的电台迅速向商场内各种巡逻力量发出增援指令。不到两分钟,4组11名安保人员带着防暴叉、盾牌、灭火器等装备迅速赶到模拟现场,反应之快速得到现场群众的赞许。
倾力打造郑州公安六大特色品牌
省会警方表示:2015年,郑州公安机关将紧紧围绕“四项建设”、维稳处突、严打犯罪、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通过顶层设计、项目运作、改革带动、重点突破,打造郑州公安“合成作战”、“信息化建设”、“素质强警”、“执法规范化”、“一格(村)一警”和“绩效考评”等“六大特色品牌”。
打造合成作战的特色品牌。建立扁平化合成作战体系,打破壁垒,多警种协调联动,实现信息大合成、技术大合成、手段大合成、战力大合成,做到“信息共联、资源共享、手段共用”,形成全警一体化联动工作格局,实现执法办案效果的最大化。
2015年春运、全国“两会”期间,合成作战显威力。郑州特警、武警、市内各分局76支武装巡逻队全副武装、荷枪实弹,围绕“一港”、“两铁”、“三个重要部位”、“六大商圈”、“12个长途客运汽车站”和“15个大型广场游园”等39个重点部位,采取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武装巡逻震慑,收效明显。
打造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品牌。坚持“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要破案成功率、要执法公信力”的理念,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应用,加快建设郑州警务云计算中心,实现全网资源统一管理。同时,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使用、分别投资、分头建设,力争做到全覆盖、大通联、高效用,实现侦查破案、街面巡防、社会管理的可视化运作。
打造素质强警的特色品牌。将2015年作为“素质强警年”,深入开展政治业务培训、技能练兵、比武竞赛等警务实战化和执法规范化培训,实现广大民警理想信念、基础知识、警务技能、基本体能、实战能力的普遍提高,进一步提升郑州公安队伍的整体能力和素质。2015年3月31日下午,两名市民因车辆剐蹭产生争执,随后一方叫来20多人“助阵”,引发大规模群体械斗,造成事发路段交通严重拥堵。郑州警方长兴路分局武装巡逻队闻警后,快速反应,火速赶到现场,一方面对械斗人员采取战术隔离,一方面果断鸣枪示警,迅速控制了局势,并将7名主要涉案人员带回分局依法处置。通过实战有效检验了一线民警的快速反应、应急处突及战术查缉水平。
打造“一格(村)一警”的特色品牌。郑州警方因地制宜、因情制宜、科学调配警力,最大限度将警力下沉基层一线,选派2000多名民警,分包网格和行政村,每周抽出固定时间,进社区、进楼院,到群众家门口开展服务,有效破解了基层治安管理难题。
数九寒冬,新密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教导员张银峰深入自己分包的苟堂镇范堂沟村等多个自然村走访慰问,走进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家庭、残疾人员等特困对象家中,开展“一对一”帮扶工作。范堂沟村村民张坤鹏告诉记者:“包村民警每周至少来一次,村里常有警察巡逻,坏分子轻易不敢露头了,俺们日子也过得心安多了。”作为网格分包民警,张银峰认为,“一格(村)一警”模式把公安工作延伸到了每一个偏远角落、每一个群众家中、每一个工作对象身边,实现了“民需警应”的被动型警务向“警应民需”的主动型警务转变,真正成了巩固基层政权的“根基工程”、服务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提升警务效能的“创安工程”。
打造执法规范化的特色品牌。郑州警方坚持试点先行,强化执法办案中心建设;统一标准,强化执法行为规范建设;落实责任,强化执法责任体系建设;全面监督,强化执法办案体系建设。
打造绩效考评的特色品牌。为确保2015年重点工作、特色亮点都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郑州警方建立了有鲜明特色的绩效考评体系,围绕各项任务、工作,制定奖惩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将干部选拔任用同工作推进、任务完成相结合,树立“实在、实践、实干、实效”的正确用人导向,通过工作业绩选拔一批德才兼备,“愿干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
创新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4月20日,家住高新区瑞达路的周女士,步行到家门口附近的出入境分理处办理护照。从采集个人信息、拍照到窗口办理,仅10多分钟就办完了。“太方便了,之前家里人办个护照都要跑老远的路到东区,路上堵车不说,到了一等就是大半天,有时去几趟还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好了,咱西郊的市民也能在家门口办护照了。”
办证能力不足、受理网点布局不均衡,群众长途奔波排队等候……出入境管理诸多问题长期存在。如何解决?郑州警方抓住这一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民生问题,果断采取措施,大力推动改革,把服务向基层延伸、向老百姓身边延伸,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新增了8个出入境管理分理处,简化办理程序,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理出入境业务。
出入境管理经历了从“办证难”到全市“最靓”服务窗口的蝶变,折射出郑州警方牢固树立民意导向,坚持“群众第一”的理念。群众所思所盼就是公安工作的重点,群众满意度就是公安工作的风向标。2015年,郑州警方承诺,将进一步深化推进户籍、交通、车驾管等公安行政管理业务改革,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提高窗口服务质量。
——治安部门将修订完善户籍窗口规范化建设的操作规范,主动公开业务内容、办理依据、办理流程、办理时限、服务标准和监督方式,重点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黑户”、户口丢失等疑难问题;
——交警部门将继续深化事故快速处理工作,优化市区快速理赔中心布局,力争符合条件的轻微财损事故快速处理率达90%以上,同时推进停车泊位建设,整合动静态资源,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
——车驾管部门将探索建立“吉利号”公开拍卖机制办法,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牛党”问题;
——行政审批办公室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警方要求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弹性工作制”等工作制度,大力推行“预约服务”、“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做到便民利民。2015年,多达10项审批职能将进驻行政审批办公室“一站式”办理,方便广大群众办事,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现在去公安机关办理一些业务,能感觉到明显有变化,民警的态度、作风都好转了,服务群众的意识也增强了……”中原区棉纺路电业新村社区居民秦玉红说。
多措并举筑牢社会安全阀
“您好,请出示您的居民身份证。请把行李物品放上安监设备进行检查……”在酒店和汽车站、火车站,相关工作人员不停地提示和引导客人。
安全无小事。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郑州警方始终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理念,紧紧围绕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散装汽油等重点物品,旅店、网购、寄递、物流等重点行业,地铁、公交、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全面落实防范管控措施,消除治安隐患和管理盲区。
郑州市伊河路小学一名学生家长欣慰地说:“放学时校门口有了固定警力值守,不仅交通秩序更加通畅有序,校园秩序也更加安全规范了,让我们这些家长感到很安心。”
让老百姓感到安全,就是群众对公安工作最大的满意和褒奖。在安全管理方面,警方要求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出事、谁担责”的原则,加强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消防安全管理方面,2015年,警方将集中挂牌整治一批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同时为居民临时安置点、回迁村、城中村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提升防范自救能力;道路安全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5年郑州警方将创新交通管理工作模式,重点研究解决停车场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非机动车管理、“黑出租黑摩的”治理、行人交通违法治理、标识标牌规范设置等问题。
“我们在深化开展各种专项治理和便民服务活动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执纪监督,整治特权思想、衙门习气、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并整治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对于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问题,将动真碰硬,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推动全体民警严格依法依规文明执法,不断提升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沈庆怀说。(徐建勋 何可)
·河南“猎狐2015”七天抓两名境外逃犯
·河南鹤壁检察院: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反腐力度
·河南信阳公安建立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河南“猎狐2015”专项行动取得新突破
·河南安阳中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河南鹤壁中院培训学习新《行政诉讼法》
·河南鹤壁中院培训学习新《行政诉讼法》
·河南郑州:开展"三合一"试点工作 效果显著
·河南商市司法局检查睢阳区社区矫正工作
·河南法院召开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布会
·河南灵宝法院:三举措全力护航审判中心工作
·河南灵宝:推出三项司法措施 推进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