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麻将声干扰四邻休息怎么办?跳广场舞噪声扰民如何管?建筑工地机器轰鸣咋治理?随着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有关“噪音扰民”的110警情与日俱增。
如何妥善处置此类警情成为公安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公安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出“噪音扰民”的处置对策,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噪音扰民”警情主要种类
打麻将“噪音扰民”。民警接到此类报警赶赴现场处理时,打麻将扰民者见到民警便会停止娱乐,批评教育后噪音消除。可是城区麻将馆星罗棋布,加之居民家庭打麻将占比大,耗费大量警力资源制止却收效甚微。
广场舞“噪音扰民”。形形色色的广场舞一般都在夜晚举行,导致附近居民无法正常休息。对于此类警情,民警只能以劝导的方式告诫广场舞组织者降低音乐声,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筑工地“噪音扰民”。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些施工单位夜间施工,机器轰鸣,影响居民休息。对于这类警情,民警到现场制止工地就停工,但不日依然如故,造成重复报警。
商业宣传“噪音扰民”。此类噪音有一定的时效性,报警时可能噪音很大,可民警与商家协调后噪音当时减弱,但民警离开后又恢复常态,容易引发报警人不满。
娱乐场所“噪音扰民”。由于这些场所夜晚经营,且大多分布在市区,有些场所隔音效果差或音量过大,严重影响附近居民正常休息生活。一般民警到现场制止即可收效。
处置“噪音扰民”警情面临的难题
——对“噪音扰民”管理的职责范围不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9条规定,建筑施工噪音扰民由环保部门管理;第43条规定,文化娱乐场所噪音扰民由文化部门、工商部门管理。而公安机关常常接到此类报警,对有些“噪音扰民”的情形公安机关没有处罚依据。但噪音污染防治的其他部门在非上班时间无人工作,加之群众习惯采用“报警”方式解决,自然形成公安机关对“噪音扰民”管理“大包大揽”局面。
——对“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认定困难。目前基层公安机关没有专业的检测器材,取证困难。
——对“噪音扰民”的处罚依据少,操作难度大。对于“噪音扰民”警情,公安机关通常采用制止或干预的方式,对屡教不改的最高给予警告,很难按规定给予罚款处理。主要原因:噪音违法多存在于夜晚,无法联系环保部门当场测试;生活噪音扰民不具有持续性,测试时,可能噪音已不存在或减小,无法认定;测定噪音的检测费、人工费、交通费等环境噪音检测费用昂贵。如果没有噪音检测依据而进行处罚,一旦引起行政诉讼,必将败诉。
——对“噪音扰民”警情公安机关单打独斗,处置手段乏力。对常见的“噪音扰民”,仅凭公安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难以奏效,甚至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对于娱乐场所、麻将馆扰民等情况,公安机关依据的现行法律中没有停业整顿、取缔等执法权,要达到“治标治本”效果,需要由政府部门牵头,各行政主管机关共同治理。
适用“噪音扰民”警情处置的法律依据
对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噪音扰民”警情的处置
公安机关管辖的“噪音扰民”警情,一般分为调解结案和处罚结案两种方式。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治安案件,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因此,民警在调查取证、查清事实后可对双方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协议书,交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可以调解结案;对双方当事人未达成调解协议或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处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噪音扰民”警情的处置
对于路边喝酒猜拳、文化娱乐、城市建设等产生的噪音,公安机关积极规劝制造噪音行为人和单位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或消除噪声;对于规劝后仍不执行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产生噪声的性质及时告知城管、工商、文化、环保等相关部门,由主管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整治整顿;及时向报警人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取得报警人的谅解,避免重复报警、越级上访和投诉等。
对目前没有明确规定的“噪音扰民”警情的处置
由政府牵头,建立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由于公安机关不是处理“噪音扰民”问题的专门部门,不能单独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必须由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在各部门权限有效配置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噪音扰民”问题。环保部门是解决噪音污染的主管部门,对于群众报警,公安机关应首先联系环保部门,同时加强与文化、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对症下药。
工地施工机器噪音过大扰民——
【处置对策】接到报警后,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或提示群众到工地找负责人提意见,也可以建议群众向城管、环保等部门反映,提供投诉电话号码。如群众坚持要民警到场,或群众正与施工人员发生冲突,应立即派民警前去处理,并报值班领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0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必须公告附近居民。违反规定的,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处罚。
娱乐场所音响声音过大扰民——
【处置对策】接到报警后,告诉群众应向城管、环保部门反映,由其调查处理。如群众坚持要民警到场,或双方发生冲突,应派民警前去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3条第2款规定,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第59条规定,违反本法第43条第2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商业宣传活动噪音过大扰民——
【处置对策】接到报警后,应及时劝导业主自觉减少噪音污染文明经商,劝导无效的,应依法查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4条第1款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揽顾客。第60条规定,违反本法第44条第1款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邻里音响或装修声音过大扰民——
【处置对策】接到报警后,问明具体情况,引导群众从长远的邻里关系角度考虑自行协商解决,如已发生纠纷,应将情况记清后通知民警前去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46条、第47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限制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郭 林)
·陕西铜川:召开法律工作者教育活动动员会
·陕西铜川中院专题分析研判司法不规范问题
·陕西铜川司法局开展包抓社区帮扶工作
·陕西铜川司法局多措并举抓工作落实
·陕西铜川中院:落实责任 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
·陕西铜川中院部署“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陕西铜川中院部署“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活动
·陕西铜川:开展“大巡防”工作 推进平安建设
·陕西铜川公安局部署双节两会安保维稳工作
·陕西铜川政法委部署新年度政法工作
·陕西铜川:落实四项制度 确保大走访实效
·陕西铜川中院:开展纪检监察专项检查 深化司法廉洁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