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云南河口,中越边境南溪河大桥。
青山垂泪,流水呜咽。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缉私分局全体关警员整齐列队,海关系统、河口县党政机关以及联检部门人员在国门前肃立,等待着战友归来。上午11时,河口海关缉私警察李顺麒的遗体被护送回国。8名身着制服的关警员,抬着棺椁缓缓行进。英雄身上覆盖的党旗,映红了滚滚流淌的河水……
26岁,你是如此年轻,却走得如此匆忙!你怀着一腔热忱,把青春奉献给挚爱的边境缉私事业,把英勇无畏留在了祖国西南边陲,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国门卫士之歌。
用生命捍卫国门尊严
时间回溯至9月26日傍晚。
河口海关缉私分局接到县边防大队坝洒检查站电话,刚查扣的5船走私货物和两名越南籍嫌疑人急需移交海关处理。接报后,李顺麒等8名缉私警察组成缉私队火速赶往位于红河岸边的坝洒边境检查站。
连日暴雨使红河河水猛涨,5艘满载走私货物的船只停靠在岸边,船身没有任何防护栏,吃水很深。由于被扣走私船停靠地点不具备卸货、运输条件,缉私队决定将5艘船逆水行至前方约200米处一个渡口。李顺麒和几名队友一起登上了停靠在最外侧的TP47号船,驶向卸货地点。
暮色渐浓。在河中央的国境线外侧,一艘大吨位空船忽然从越方岸边悄悄驶了过来,危险渐渐临近。
就在TP47号船前进约80米的时候,这艘大船突然向我方猛挤过来。船上的20余名越南籍嫌疑人挥舞着长刀和铁棒虎视眈眈。“不好,有人要抢货,警戒!”缉私队民警应声而动,迅速排列成对峙阵形。TP47号船紧急避让,但没有避开第一次剧烈撞击,对方船头搭上了我方吃水很深的船头。20余名暴徒狂喊着涌向船头,几个领头人挥舞着50厘米长的砍刀疯狂叫嚣,试图强行跳上我方船只。
危急关头,李顺麒抢前一步,大声用越南语严正喊话:“我们是中国海关,不准过来!”同时,缉私队员们用警棍猛力击打对方船头进行警告。暴徒见登船不成,便从船舱里捡起事先准备好的石头和铁棒,疯狂砸向我方缉私警察。危急时刻,李顺麒不顾个人安危,再次冲上前去,用越南语厉声怒喝暴徒。缉私队员们挥舞警棍,用强光电筒直射对方眼睛。气急败坏的暴徒再次加速,又向已经伤痕累累的TP47号船猛冲过来。
“他们又冲过来了,大家小心!”李顺麒话音刚落,便被一石块狠狠砸中了腿部。黑暗中,随着两船相撞发出的巨响,他跌入汹涌奔流的红河中,瞬间被河水吞没,消失在茫茫暮色之中。
猖獗的走私分子贼心不死,又先后两次对我方船只进行冲撞。这时,我边防战士赶来。对方见我方有火力支援,仓皇逃窜越南境内。
“顺麒!顺麒!”队友们焦急地呼唤着李顺麟的名字。河口海关紧急出动50余名关警员进行搜救;河口县公安局、海事处、坝洒边检站、坝洒农场等单位人员闻讯陆续赶到事发现场,一起加入搜救队伍。
次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及昆明海关指挥协调下,地方党政部门、各兄弟单位以及越南老街海关11艘巡逻船、240余名搜救人员加入搜救队伍,大搜救行动展开。9月28日15时许,人们在越南老街省宝胜县境内的一处河滩上发现了李顺麒的遗体。这里距离他落水点50多公里。
用青春扎根边关一线
2010年,李顺麒大学毕业,带着憧憬和梦想来到河口海关缉私分局报到。
去接站的科长徐晶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只见一个高高瘦瘦、有点羞涩的大男孩,一脸阳光地走到我面前”。
李顺麒是四川自贡人,因学习成绩优异,大学二年级被公派到越南河内大学读书。毕业那年,有多家外企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却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边境缉私警察。
河口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反走私斗争的前沿阵地,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有人说,能在这里待下去,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李顺麒是个“拼命三郎”,分局一有案子,他就主动请缨。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李顺麒和同事扣押了一名嫌疑人,顺着山路往回走。一侧是乱石峭壁、一侧是河谷深涧,暴雨中车子打滑,差点冲下山涧。李顺麒脱下外套,匍匐着把衣服铺在车轮下面,光着膀子站在深谷边和战友一点一点把车子移向路边。这时,嫌疑人突然趁乱跳车逃跑,钻进茫茫丛林。李顺麒拔腿就追,在黑夜中连续追踪几公里,将精疲力竭的嫌疑人制伏。把嫌疑人押回时,李顺麒浑身上下全是泥浆,已经成了一个“泥人”。
李顺麒有股钻研业务的“韧劲”。河口地区执法环境复杂,常有为走私分子通风报信的人紧盯着海关,被当地人称为“望水族”。李顺麒经常在红河各个私开渡口乔装侦查,还总进入周围的原始森林深处近距离观察,在潜伏着毒蛇和传播疾病的昆虫的藤蔓中一守就是六七个小时。李顺麒是河口海关的对越联络员和昆明关区的越语翻译,关区有重大的对越外事活动,就抽调他参与会晤和会谈。为做好信息分析工作,他狠下苦功练就了“电话清单分析”和“银行资金流分析”两项独门“绝活”,多次为案件侦破发挥关键作用。
李顺麒很孝顺。在他远在四川自贡的家里,一家三口挤在一间25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父亲下岗多年,母亲退休在家且体弱多病。李顺麒工资不高,但他省吃俭用,坚持每个月给家里寄生活费。4年来,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把路费节省下来寄回家里。
李顺麒的未婚妻深深理解他对这里一草一木的感情,毅然放弃了在昆明优越的工作。两个人在边境小城安了家,准备在国庆节领结婚证。
贫穷的家境没有让李顺麒成为自卑、孤僻的人,反而使他更懂得感恩。“妈妈,你不要太累了,我挣工资了,我来养你……”这是李顺麒最后一次离开家的时候对母亲说的话,谁知竟成了永别。
边境缉私,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在昆明关区,已先后有10名关警员牺牲,长眠于这片温暖而多情的土地。(王文硕 邢耀辉 殷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