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成都知产案
著作权纠纷最多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前,向媒体和社会公开发布上一年度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件,已成为四川省成都中院近年来的例行制度。
4月22日,成都市中院召开以“司法智慧助力创新”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成都中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杨玉泉在会上发布2014年度成都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
记者获悉,2014年,成都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首次突破3000件,在全省持续高居榜首,其类型已基本覆盖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涉及的相关领域,其中著作权纠纷1877件,占比最高。
呈现三大特点成都知产案居全省榜首
据介绍,从去年审理的涉知识产权案来看,成都地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呈现出三大特点,即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全省占比进一步提升、保护领域进一步拓宽。
2014年,成都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数首次突破3000件,较2011年受理的1264件增加了1740件,增长近1.4倍;较2012年受理的2319件、2013年受理的2239件,分别增加了685件和765件,增幅分别达29.54%、34.17%。“首位城市战略的实施,对成都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影响更加明显。”杨玉泉表示,2014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收案数在全省法院持续高居榜首,占比达78.17%,比2013年全省占比73%又提高了5.17个百分点。对此,成都中院民三庭庭长钟晞鲲表示,这说明本地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有待提高。“企业学会维权,也是城市发展的良性驱动力。”他说。
而在去年,成都法院首次受理了两起反垄断纠纷民事案件,这标志着成都法院知产案件类型已基本覆盖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涉及的相关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进一步拓宽。“近年来知识产权案件的数目增多,不仅体现的是群众知识产权意识大幅提升,也是区域经济活跃所致。今后,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知产案件的数目还会越来越多。”钟晞鲲表示。
繁简分流审理审理平均用时缩短两成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4年成都两级法院审结的2484件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只有4件被二审改判或发回,占比仅为0.16%。“这说明成都法院始终注重审判管理,严把审判质量关”。杨玉泉表示。
同时,成都法院坚持区分情况、当调则调的原则,集中调解了一大批诸如“欧芭”、“小天鹅”等品牌知名度高、社会覆盖面广的类案。2014年共计调解撤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960件,调撤率达68.8%。
记者还了解到,成都中院启动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对类案以首案精审、统一标准为原则,对其余案件快审快结,有效缩短案件审理时间,提高审判效率。与2013年相比,2014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案件审理平均用时从101天缩短到86天,缩短了近两成。
“三审合一”试点新收知产案件1797件
2014年,成都中院全面启动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及时调整和强化了审判组织和人员配置,将具有刑事、行政审判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知识产权审判队伍中。开展调研,培养“五型”法官。
同时,成都中院发挥“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基地”的优势,针对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工作,整合两级法院知识产权调研力量,组成联合课题组、调研小组,形成了22份调研成果。成都中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基层法院推进改革试点和审判业务的指导,明确了“三合一”审判机制下的内部协调衔接问题,保障了裁判尺度的统一,确保“三合一”审判工作稳妥有序进行。
记者了解到,自“三合一”审判工作开展以来,成都两级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共计1797件,其中审结1558件,审结案件中包括“知民”案件1542件、“知刑”案件15件、“知行”案件1件。
将开展主题活动解决制约知产保护突出问题
记者还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院将正式启动“司法智慧助力创新”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着力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突出问题。
下一步,该院将在官方微信开设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栏,提供涉及知识产权最新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并以法官视角解读法律适用问题。并通过审判发挥规则指引作用,帮助市场主体建立保护知识产权预防机制等举措,为成都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刘净伶 刘冰玉)
·四川高院建立商事审判年度典型案例评选制度
·四川公安厅开展清理仿制式警服专项行动
·四川检察院:以案件信息公开倒逼规范司法
·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又添新成员
·四川4名政法干警因违法违纪问题被处罚
·四川检察院以案件信息公开倒逼规范司法
·四川检察院以案件信息公开倒逼规范司法
·四川成都中院通报2014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四川成都:刑事案件电子卷宗将同步移送机制
·四川锦江监狱:严管职务犯罪人员减刑假释
·四川开展仿制式警服清理整顿专项行动
·四川高院首次发布商事审判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