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驻所——是福建省厦门市警务机制的一种创新,在派驻半年至一年后,将被派往其他的治安难点区域。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和交通的便利,厦门岛外已逐渐由过去以常住务农人口为主的农村向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中村”转变。警力不足、治安压力大的现状,给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翔安区马巷镇有外来人口17万,每日警情达90余起,排在全市前5名,而马巷派出所仅有民警40名。马巷作为治安复杂区域的一个典型代表,又以郑坂社区为最乱,盗车、入室盗窃案高发。
如何破解这一治安难题?厦门市公安局经过调研,决定创新警务模式成立移动派驻所。派驻所,听起来像“派出所”,而且除了不负责户籍管理,派出所的人口管理、巡逻防范、打击破案等6大职责全部蕴含在内。但是派驻所是挂靠厦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根据全市110警情变化调整警力部署,驻勤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1年。
从计划成立、抽调民警到组建、派驻,厦门市公安局一共只用了7天。移动派驻所正式成立后,首站便是郑坂社区。厦门市公安局通过充分调研和论证,从各分局抽调的5名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一线民警和4名新警成为首批派驻人员。
捣毁了18个赌博窝点,取缔了10家“黑网吧”、1个非法储存液化气场所、5家非法酒店式公寓,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53名……截至目前,派驻所已在开展秩序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村民当考官随机抽考题,警察当学生应答如流
“郑坂村村南231号1至2,房东是谁?”“房东姓郑,开一家服装店,他有一幢5层楼出租房,目前有17间房出租……”“回答正确!”3月25日,厦门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林锐深入翔安区郑坂社区,参加派驻所警民恳谈会,会上上演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不同的是,“学生”是民警,而出考题的“老师”是居民。
“郑坂村山顶头56号码03”,第一个被抽考的是民警朱木发,25岁,他和“考官”——一名村民,面对面站立,“考官”从旁边的档案卷里,随机抽出一份资料,报出门牌号。
朱木发分管郑坂社区的57个出租户,档案卷里装的就是他们的资料。一旁坐着厦门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林锐。民警能回答得上来吗?郑坂社区居委会里,林局长和几十个村民代表瞪大了眼睛。
接过麦克风,朱木发开始作答:“这户出租房的户主叫陈宽某,出租房有5层楼,管理员是他的儿子,出租房有门禁卡,有防盗网,有监控,他儿子以前是做石材加工生意的。”
说完基本情况,朱木发接着往下说:“出租房的一楼出租给两家快递公司,一开始没有配备灭火器,后来……”
“面试”结束,手持资料的村民“考官”表示很满意:“完全正确!”
紧接着,另外3名民警分别接受抽考,徐柯、陈良斌和朱境洋全部通过,他们分管着107户、147户和174户出租房。在多次抽查中,民警无一答错。在场领导都感叹:民警的社区工作很扎实!
“你们比我了解得还清楚。”一名70多岁的村民点评,感叹说:“能够流利回答出每一户的资料,是民警用脚走出来的。”
可能是走得比较勤,渐渐就熟记在心里了。一位民警谦虚地表示。
据悉,由于社区条件所限,民警们入户访查几乎都选择了徒步,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只要平常没有行动安排,大家就往社区跑。民警们通过详细采集流动人口、出租房等基础信息并建立档案,在和房东及管理员见面的时候,指导督促出租房的管理和技防、防盗窗安装以及暂住人员登记办证等工作。截至3月22日,共办证7365人,环比上升36.19%。
在和群众接触中,构建了和谐的警民关系。“现在,很多群众看到我们来走访,都会主动打招呼,还热情邀请我们到家里泡茶、吃饭。”派驻所所长王勇高兴地说。
警务科技助力“试验田”
在村民们眼中,派驻所“警察是肯干活会干活的,办公座椅是简单便携利于迅速工作的,装备是最新式精良的”。
记者看到,派驻所的办公桌椅或可拆卸或可折叠,均十分轻薄。民警们使用的警务装备放在一个个类似旅行箱的拉杆箱里,推拉也很轻松。据王勇介绍,派驻所采用的是模块装备,符合了移动、智能、快速、高效的定位。
派驻所除了在管理模式上体现了创新,同时也是科技建设的“试验田”。例如,厦门市公安局为移动派驻所配备了最新的移动警务通,具有采集、查询、比对等功能,在该设备上一刷二代身份证,群众的个人信息全部自动传入市局人口管理后台系统。派驻所运行1个多月,登记率就提高了近20%;另一个设备便携式信息采集识别仪,则是一款可以在车载、野外、案件现场等复杂环境下进行人员身份核查与现场信息甄别的新型警用设备。
为了解郑坂社区的地理分布,厦门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利用无人机对辖区进行航拍,生成全新、准确的电子地图,店面、学校、楼栋等全部标注得清清楚楚。电子地图同步录入人口信息,民警可以实时掌握人口流动情况、易发案部位管控情况等社区治安动态。
此外,移动派驻所的出警车还配备了新型车载平板移动终端,将公安信息查询平台前移,便于民警现场开展警务工作,并通过在该终端上加载电子地图和视频对讲软件,实现了指挥中心对该出警车的精确化、可视化指挥调度。出警人员通过该终端,也可清晰地看到事发地点的准确方位以及与事发地点的大概距离,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效率。
针对郑坂社区技防基础薄弱的情况,移动派驻所积极争取翔安区政府、翔安分局等部门的支持,目前已在社区内安装了64个监控探头,基本覆盖了社区主要出入口和重点部位,而这个数量今后还将增加,监控画面同步纳入全市监控系统,在打击破案、震慑犯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村民握着民警的手挽留
“你们来了后,村里打架、赌博的明显少了!”在恳谈会现场,85岁的郑老伯说,他晚上经常看到派驻所民警在巡逻,是他们震慑了那些不法分子。
“听说你们是移动派驻所,不要走,在这边你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帮忙。”郑老伯当场挽留。眼看治安环境好了,村民十分开心。
民警小朱说,他们刚到村子时,每次去村民家拜访,村民都很紧张,担心是不是周边有人做坏事了,“民警要熟悉上百户村民,有些村民白天外出打工,晚上才回家,我们只好晚上去村民家门口等,路面很黑,不小心踩到水坑,也只能湿着鞋去拜访。现在可不同了,我们出去巡逻,村民看到我们都会热情打招呼,邀请我们去喝茶”。
会上,村民对派驻所的工作表示肯定,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派驻所能留在郑坂社区更久些。但是,派驻所总要流动,郑坂社区未来怎么办?“派驻所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林锐说。
目前,郑坂社区护村队队员已从原来的4人增加到10人,队员工资和奖励标准得到提高。在运作上,由1名民警专门负责群防队伍的日常工作,安排群防队伍分时段在社区骑警用电动车巡逻,与协警队伍无缝衔接,实现社区全天候巡防。(杜昌营)
·福建漳州警方有序推进“四项建设”
·福建龙海检察院贯彻“两个规定”防司法干预
·福建龙岩公安局首次开展“送奖上门”活动
·福建晋江公安局打造“多位一体”指挥中心
·福建漳平检察院:出台多项举措防止干扰办案
·福建泉州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民事执行监督工作
·福建泉州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民事执行监督工作
·福建政法委书记到福州调研政法综治工作
·福建泉州:推出"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平台
·福建漳浦法院推出便民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福建三明着力提升消防监督队伍建设水平
·福建莆田:防控网格化 群防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