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确定2015年普法工作以“法在身边·法治北疆”为主题,以“法律六进”为载体,以实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坚持4个结合工作原则,健全5个工作机制,实施“6个3”普法工程,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全面推进法治内蒙古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努力开创普法工作新局面。
1个主题即“法在身边·法治北疆”。
4个结合就是要把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通过4个结合的工作原则,筑牢法治宣传教育基础,把中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5个机制分别是健全普法宣传社会联动机制,建立“谁执法谁普法”的主体责任机制,建立普法工作考评机制,建立依法治理创建达标机制,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宣传机制,着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
自治区司法厅厅长周黎明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普法工作“要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实施“6个3”普法工程正是落实总书记要求而进行的工作创新。即一是编印3种法律知识读本《农牧民学法问答》、《中小学生学法问答》、《公务员学法问答》,针对不同受众,采用案例分析、漫画插图与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努力让农牧民、中小学生和公务员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从读本上找到答案;二是建成30个规范的法治文化宣传广场,并全部达到“7个1”标准,即配备1个LED宣传屏、1套音响设备、1个法治文化长廊、1个长期固定的法律咨询台、1个具有法治文化广场特点的标志、一些法治文化元素和1套管理使用制度;三是在图书馆建设30个法治图书阅览站,供群众免费借阅;四是选取人员相对密集、集中的场所建立300条法治文化长廊(街),每月一个主题,对宪法、合同法、婚姻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进行诠释;五是建立3000个普法学法大讲堂;六是招募组织30000名普法宣传志愿者。
周黎明表示,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六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验收之年。全区普法工作将紧紧围绕“法在身边·法治北疆”这一主题,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贴近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按程序表达诉求、维护权益;通过扎实有力的工作措施,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把改革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靠法治来凝聚改革共识、分担改革风险、推动改革深化、巩固改革成果。(史万森 李耀)
·内蒙古高院推进司法改革 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内蒙古检察院:征求律师意见规范公诉工作
·内蒙古检察机关组织干警参加蒙古语翻译培训
·内蒙古戒毒工作学会成立
·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邹碧华事迹巡回报告会
·内蒙古呼铁两级法院4月1日起扩大受案范围
·内蒙古呼铁两级法院4月1日起扩大受案范围
·内蒙古检察恳请律师挑刺
·内蒙古司法厅全面实施“五项工程”
·内蒙古司法行政戒毒推七化
·内蒙古:职务犯罪侦查技能实战演练纪实
·内蒙古公安厅领导调研基层派出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