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安部聘为特邀监督员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建言献策
助力公安改革 积极履职尽责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公安系统的代表委员圆满地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他们,两会上还有一些忙碌的身影,虽然不是来自公安系统,也在积极地为公安工作发展建言献策。
这些忙碌的身影,来自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聘于公安部,成为特邀监督员,对公安工作开展监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担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的代表、委员积极履职,共提出涉及公安机关的建议、提案17件,其中建议4件、提案13件,聚焦深化公安改革等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
建议提案贴近热点直指要害,引起广泛关注
据统计,今年全国两会上,共有15名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提出17件涉及公安机关的建议、提案,内容涉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多个方面,如打拐工作、消防志愿队伍建设、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看守所建设、城乡交通管理、车辆管理、骚扰电话治理、留守儿童管理、民警维权、协辅警管理等。
近年来,公安协辅警队伍的管理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富通集团董事长、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王建沂在接受人民公安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就针对加强协辅警队伍管理拿出一个提案。
王建沂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他在提案中提到协辅警队伍人数多、名称不统一、待遇低、流失率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从国家立法层面、财政资金保障、队伍建设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李大进建议,通过修改警员编制、待遇及其他保障性规定保障公安机关的物质需求,通过立法手段、培训评价机制、加强管理等规范辅警队伍。
加强民警维权,是特邀监督员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龙电律师事务所主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李亚兰建议,公安部应尽快建立维护民警执法权益专门委员会及维权律师储备库,聘请一批专业律师为民警伸张正义,更好地维护民警的执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主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施杰呼吁,将设立“袭警罪”提上日程表。“和普通公务员相比,警察执法时面临的风险更大,增设‘袭警罪’条款,让民警在履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施杰说。
纵观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们提出的建议、提案,内容全面,贴近社会热点,直指工作要害,不仅能发现问题,更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连续担任三届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的李世杰“关于加强骚扰电话信息管理”的提案甫一提出,即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网上热门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锦绣集团董事局主席、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管飞经过一年的调研,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志愿消防队伍的提案》,重点推广“丽江经验”,着力解决近年来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有34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这份提案;
著名歌唱家殷秀梅、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民革山东省副主席孔维克、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平、辽宁曙光汽车集团总裁李海阳等特邀监督员把目光聚焦于道路交通车辆管理问题;
重庆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济光、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民革湖南省副主席朱建军、民盟中央委员周梁等特邀监督员则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交通建设、打拐、城市小广告等议题。
公安部及时回复、落实解决,代表委员为公安部“点赞”
由于提案“醉驾入刑”最终成为现实,律师施杰算得上一个“明星”委员,每年上两会都会成为各路媒体竞相采访的对象。施杰连续两届担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今年他又带来了“改革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改善看守所硬件条件”等提案。
施杰对公安部回复提案的态度及效率感到满意。他在接受人民公安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自己的提案都得到了公安部的积极回应,“公安部对我的提案均给予了及时回复,针对我提出的取消7座以下私家车年检的建议,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去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了机动车6年内免检、异地检车等改革举措;关于单眼驾驶的提案,公安部也回复称,将在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标准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单眼视障群体驾驶许可。”
在实践中,公安部虚心采纳意见、认真进行回复、高效解决问题,代表、委员们对这样的态度和举措十分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在《紫光阁》杂志2015年第3期发表文章《为公安部办理政协提案“点赞”》。文章中写到,雷后兴于2013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取消私家车强制年检制度建议”的提案,同年7月公安部就正式答复,并出台文件解决了问题。
雷后兴在文章中写到:“公安部针对提案中指出的问题,找准了症结,回应委员代表广大群众对改革现行车检制度的呼声。提案办理认真、态度诚恳、落实行动迅速,我要为他们点个‘赞’!”
让代表委员更了解公安工作,搭起警民沟通桥梁
公安部通过全国两会和特邀监督员制度,不仅实现了代表、委员们积极为公安机关建言献策的效果,更搭建起了一座“警民交流的桥梁”,使特邀监督员们更加了解公安工作,进一步宣传公安工作。
2014年11月24日至30日,为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创新丰富公安机关向群众报告工作内容方式,公安部纪委监察局、宣传局组织部分第四届公安部特邀监督员,深入浙江、江苏两省基层公安机关,就创新警务机制、密切警民关系等情况开展集中调研。
一周时间下来,公安部特邀监督员走访10余个基层所队,开展多次座谈交流,通过零距离、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听取了地方公安机关汇报介绍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公安工作的理解认识。同时,针对公安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他们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有责任力所能及地为公安机关宣传呼吁,帮助你们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新任公安部特邀监督员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王辉说。
施杰常年从事刑事辩护工作,通过与公安机关的接触,他深深感到公安工作的确不易:“涉及面太广,任务也重。尤其在社会变革时期,肩负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推进法治建设的重任。”
据了解,自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制度创建以来,公安部纪委监察局会同有关业务局共组织特邀监督员开展了85次专题视察调研活动。特邀监督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503项,走访慰问基层民警1500余次。(记者 林 笛)
■相关链接
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制度
特邀监督员们也充分利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新闻文化单位领导、资深记者等条件,通过发表文章、媒体访谈和在全国两会上发言、提交建议、提案等方式,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充分反映实际困难,大声疾呼解决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为公安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帮助。
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制度创建于1998年,是公安部党委总结借鉴一些地方实践经验决定建立的,目的在于加强外部监督、密切警民关系。特邀监督员每届任期5年,第一届于1998年聘请,不到70名,第二、三届均为100余名。现为第四届,共113名。
据统计,前三届特邀监督员共向公安部提出意见、建议,转递群众投诉、咨询等材料4000余份,帮助公安机关查处和纠正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督促指导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