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年’活动为牵引,在规范机制、完善制度、扩面增量、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推动第三方评估上加以规范,在服务全局推进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应评尽评’、‘全覆盖’上谋求新进展,在‘源头治理’上展现新举措,推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为实现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日前,在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年”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维稳办主任刘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诠释了“规范年”活动的工作要点。
记者:目前,“稳评”已在全省各地普遍地推广开来,并成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突破口和各级政府防控风险与维稳的重要抓手。您能简要介绍一下去年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的总体情况吗?
刘宏:去年,全省共对2021项重大决策(项目)实施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叫停10个,暂缓实施55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四个必须”、“三个不出台”、“一个不发生”的工作总目标,采取有力举措,大力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省维稳办在先后印发《活动方案》、《具体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辽宁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考评实施细则》;会同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了《辽宁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编辑下发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资料汇编》等资料,依托辽宁省社会稳定研究会开展了专题论坛和调研征文活动。
记者:去年,在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中,各地又是如何推进的?
刘宏:全省各地积极推动了18个稳评示范县(市)区建设,以点带面,树立标杆,整体推进,确保“应评尽评”、“全覆盖”的落实。沈阳市出台了《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大连市成立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民意咨询委员会,建立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利益相关方代表等组成的民意咨询代表库,鞍山市、营口市组建了专门机构增加了编制。抚顺市建立部门间会商机制并就评估范围、评估程序、归档备案等稳评工作制定了规范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着眼“应评尽评”和“全覆盖”要求,积极推进工作创新,沈阳市组织专家学者对以数字化技术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研讨,为稳评工作实践提供智力支撑。锦州市建立了稳评工作联合督查工作机制,把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督查督办范围。铁岭市通过摸底排查,核实已经评估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在全部应评事项中的比例,努力消除稳评空白点,强化薄弱点。葫芦岛市研究建立了第三方评估机构管理办法,在全市确定了8个稳评中介机构,并实行年审制。朝阳市专门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示范区成功经验,推动全地区稳评工作健康发展。这些经验做法,为推进年活动的深入开展增添了活力和后劲。
记者:今年,全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年”活动是去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年”活动的延续和发展,那么,“规范年”的具体安排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刘宏:“规范年”活动要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积极适应新常态,继续扭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个治本抓手,在规范机制、完善制度、扩面增量、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推动第三方评估上加以规范,全面启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范年”活动,在依法治理、源头治理上展现新能量。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要以法治思维抓稳评,二是要推动稳评工作常态化,三是要积极寻求新突破,四是推进稳评工作规范化建设。
记者:“规范年”活动提到了要以法治思维抓稳评和推动稳评工作常态化,具体做法是什么?
刘宏:要站在依法治省的高度,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维稳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重要标志,作为政府决策法定程序和合法性审查的重要内容,推动依法行政,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把深化改革与推动发展,同化解矛盾与解决问题“两手抓”,清醒认识存在的薄弱环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强化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推进工作体系的建立,科学规范评估程序,确保评估质效。今年,省级层面要研究出台办法,按照普通评估程序、简单评估程序、特殊评估程序、反馈评估程序、动态评估程序的要求,统一操作程序。探索以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稳评工作新路径,逐步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息平台,加强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和使用管理。要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扩大群众知情、表达、监督渠道。
记者:“规范年”活动提出要在“应评尽评”、“全覆盖”上谋求新进展,那么,要如何实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呢?
刘宏: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应评尽评”和“全覆盖”要求,不能简单地把“应评尽评”理解为评估范围的扩大,将稳评工作由关注重大项目建设,向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活动延伸。要调整稳评工作重心重点,要在继续加大对重大项目和重大决策实施的稳评工作力度的同时,加大对基层稳评工作的推进指导力度,努力在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真正实现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全覆盖。要抓好稳评“双示范”创建工作,各地要在去年基础上,原则上不少于两个示范区,同时还要组织开展示范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稳评工作深入开展。
记者:“规范年”活动如何引入第三方机构,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有序开展?
刘宏:实施“两步走”规划,积极探索推动由发改委选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的第三方稳评,逐步向政策类、决策类项目延伸。各级维稳部门要会同发改委、工商等部门,对第三方稳评机构实行审查备案制,实施规范管理。要明晰决策部门与群众和第三方机构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稳评工作客观公正。要研究制定第三方评估机构管理办法,推动稳评工作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有效保障第三方稳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肃酒泉:"六化"方案实现稳评工作"大转变"
·陕西商洛:坚持五个注重 深化稳评工作
·陕西咸阳市委维稳办赴长武县稳评工作“送医把脉、开方下药”
·河北政法委:切实按法治化要求接访办访
·辽宁:以法治化增强综治工作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河北石家庄:努力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
·河北石家庄:努力提高政法工作法治化水平
·湖北:把握提高法治化和公信力两个主基调
·最高检:规范司法行为 提升办案法治化水平
·山西:坚持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青海:大力提高监狱工作法治化水平
·四川乐山政法委提升工作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