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深入固始县陈淋子镇检查指导平安建设工作
固始县法院深入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固始县公安干警深入基层向群众了解社会治安情况
固始县公安局开展武装巡逻工作
九华山万亩茶园
固始县地处豫皖两省六县接合部,面积2946平方公里,173万人,是河南省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性大,加之历史和地理位置特殊,社情比较复杂,该县维护稳定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
近年来,固始县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深化平安建设,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节节攀升,城乡处处呈现出平安祥和、竞相发展的喜人景象。
“没有安稳的环境作保证,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谈起。”谋而后动,在“大平安”的理念引导下,固始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念出了一本人口大县的“平安经”。
打防管控,撑起守护百姓的“平安伞”
“街上新添的移动警务室,每天警灯直闪,还有民警值班巡逻,大伙晚上散步都踏实多了。”固始番城办事处汪庙社区居民陈中华跟记者说。
自去年年底以来,固始县深入开展了打防管控“百日行动”,县财政一次性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购买10台移动警务室,分布于城区各个主要路口,用于群众报警求助、法律咨询、现场处突、调解纠纷。遇到突发事件,警务室内的执勤民警可以及时参与街面封控围堵,从而在全县形成接处警点线结合、区域覆盖、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的社会防控新格局。2014年,该县共破获刑事案件1052起,同比上升15%;破获“两抢一盗”案件460余起,抓获团伙成员63人;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6个;命案发8破8。
2014年,该县投入近2000万元,在城区建成了17个智能卡口、10套电子警察、823处视频监控点,通过视频监控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6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65人,城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1%。今年,该县还计划再投入8000多万元,力争在2016年底前,建成县、乡、村三级视频监控体系,实现“鼠标巡逻、键盘站岗”的工作目标。
不断加大对流动人口、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和邪教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管控力度,确保特殊人群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了、不失控。2014年,该县登记录入流动人口5325人;接收刑满释放人员447人,信息核查率达97.5%,无一人重新犯罪。
加大投入,织密综治工作的“平安网”
平安是“必需品”,又是“易碎品”。创平安不易,保平安更难,固始县始终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突破口,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让“平安”成为“耐用品”。
全面建立各乡镇(办事处)、各单位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该县综治办年终对辖区乡镇(办事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抓综治工作的实绩进行登记,填写个人实绩档案表存入个人档案,并报组织部门存档,作为领导干部表彰、评优、晋升的依据。自2012年以来,该县先后有15名乡镇(办事处)的党委副书记因平安建设工作成绩突出,被优先推荐为乡镇长人选;两批66人的乡镇(办事处)综治工作中心专职副主任均得到了重用。
该县大力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区办事处为一级网格,各社区为二级网格,再以楼栋为单位划分成若干基础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名网格管理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并将每一位网格管理员手机号码公布于众,社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可直接联系网格管理员予以解决。目前,该县已在17个社区中划分基础网格306个,设立网格管理员306名,帮助群众解决医保、养老保险、邻里纠纷等实际问题402件。
为深化平安创建活动,该县坚持明确一把手是平安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合力抓的工作格局。目前,该县33个乡镇(办事处),已有26个达到平安创建标准、达标率为78.8%;有277个村街(社区)符合双创工作标准、达标率为44.4%,真正用小平安积大平安,用基层平安促全局平安。
为民出“怨”,催开和谐幸福的“平安花”
固始县人口基数大,矛盾纠纷和信访总量始终高位运行,矛盾化解工作压力巨大。对此,固始县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单位责任制,真正用责任落实提高矛盾化解工作质量和水平。
在矛盾的预防上,固始县严格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经风险评估后,凡是群众不满意的决策坚决不出台、群众未通过的事项坚决不推开、群众不同意的项目坚决不开工。三年来,先后对100多起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了风险评估,其中“慈济高中与永和高中两校合并”等18起重大决策终止实施,从源头上预防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同时,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建立了不稳定因素分析研判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不稳定因素分析研判会,排查矛盾、研判形势、分析原因、交办案件。
在矛盾的化解上,该县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了21个专业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立村街(社区)专职调解员队伍,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1-2月份,该县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多起,没有发生一起影响较大的案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此外,该县还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案件,对重大疑难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并加大对解决重大疑难案件的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设立了解决疑难案件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解决“骨头案”、“钉子案”。三年多来,固始已拿出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疑难案件200多起,一大批矛盾纠纷得以妥善解决。
针对涉法涉诉问题,固始县建立了政法联合接访窗口,每天由政法委一名领导带班,公检法司四部门各派一名班子成员参加接访。此外,政法委书记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召集公检法司“四长”亲自开展接访,听取群众诉求,当场解决群众问题。2015年3月10日,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走进了政法联合接访窗口,老太太边哭边说,她叫宋厚秀,家住南大桥乡,3月6日其儿子时磊、儿媳顾恒、孙子时畅运以及女儿时双一家4口人,在南大桥乡被一辆中巴撞伤,经交警认定司机负全责。接访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场安排县交警大队对案件先进行一次调解,调解不成后,由县司法局指派一名专职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走法律诉讼途径。同时,要求法院适当减免诉讼费用。看到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老太太激动地握着接访干警的手说:“太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活青天啊!”两年来,政法联合接访窗口处理类似问题100多起。
服务大局,奏响经济发展的“平安曲”
平安建设的重要作用就是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固始县政法综治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全面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政法委先后出台《关于全县政法机关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县政法机关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用27条“硬措施”为经济发展护航。2014年,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谷兴亚亲自挂帅县产业集聚区和谐路建设工程,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发展难题,保障园区发展。
县政法各部门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结合自身职能,集中整治影响工程项目建设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治安问题,严厉查处政法干警以权谋私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等法律宣传活动,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2014年,固始县怡和集团因合同拟定不规范,造成法律漏洞,由此引发经济纠纷,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近30万元。事后,县司法局主动联系律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指导企业依法解决困扰生产经营的各种涉法涉诉问题,帮助化解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企业拟定合同时,由律师为其“把脉问诊”,避免合同不规范引发经济“大风险”,真正建立事前防范的企业法律防范体系,不断提高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意识和能力。2014年以来,该县政法各部门先后深入县产业集聚区13次,召开工作推进会6次,打击处理阻挠项目施工人员14人,提供法律服务30多人次,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陈颜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