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高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扩大审判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积极探索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加强诉讼服务,如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广东高院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我省各级法院的信息化水平,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
构建“网上执行局”
记者从广东高院了解到,广东省目前已建成了全省三级联网、信息全面共享、网络查控一体、案件精细管理的执行指挥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网上执行局”,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全省法院执行局联为一体,执行工作的全部内容都在网上流转运行,极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广东高院执行管理系统包含了远程指挥监控、执行查控、执行失信惩戒、执行要情和执行案件精细化管理五个子系统,功能十分强大。
通过查控系统可以快速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银行存款、车辆、户籍、婚姻、社保和征信信息等多类信息,并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省商业银行的存款进行冻结。通过执行失信惩戒系统,将全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广东省政务信息共享平台等,可以限制被执行人贷款和行政审批。
建设数字法庭
据了解,广东高院全部法庭都已实现了数字化,珠三角地区部分法院也实现较高的法庭数字化率,全省法院已建成数字法庭超过700个,全省法院正在积极向“每庭必录”的目标迈进。
数字法庭除了实时进行录音、录像及存储外,还实现了庭审直播、庭审点播的功能,最高院可以随时对全省法院庭审情况进行监督抽查,院领导或者庭领导也可以通过办公电脑很方便地查看庭审现场情况。
最近,广东高院正在进一步加大数字法庭的建设力度,制定了数字法庭建设实施方案,目标是通过三年时间的建设,逐步推进全省各级法院数字法庭建设及应用,到2016年实现全省法院的案件做到“每庭必录”。今年广东高院要建成全省数字法庭视频管理监控平台,实现全省数字法庭设备的管理。
另外,还计划今年下半年为惠州、肇庆、江门三个地区的法院统筹建设88个数字法庭,并在中院建立本地区的数字法庭视频存储平台;2015年至2016年将先后为其他地市建设316个数字法庭,并在中院建设视频存储。
从实体法院迈向“手机法院”
2014年11月16日,广东高院在全国法院率先上线首个司法服务类百度直达号,该直达号将广东法院网的强大案件查询信息化功能浓缩于一个手机屏幕上。
以往要向法院查询案件进展、涉案信息或者进行有关咨询时一般都需要登门上法院、来电来函,现在都可以用手机代替。
据悉,广东法院网已基本完成对全省三级法院案件数据采集工作,直达号将真正实现全省案件数据移动“口袋”式查询。
2015年1月30日,“广东法院网”在苹果手机APP商店正式上线,成为全国法院首个“苹果法院”。至此,广东法院网实现了网络终端全覆盖。
3月3日,广州市中级法院正式上线审务通(APP)和广州法院微信服务号。凭一部手机,就可以在广州两级法院实现网上立案、电子文书送达、接受开庭和宣判信息通知、观看庭审直播、查阅裁判文书和电子档案等一系列诉讼事项,快捷查询审务信息或办理相应审务事项。
建立远程视频平台系统
早在几年前,广东省就完成了全省三级法院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技术标准在全国属于先进水平。在全省法院,视频会议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会议模式,原则上均采取视频形式召开全省性会议;同时广泛开展远程视频培训、远程提审、远程庭审等多项应用,视频系统利用率很高,带来了显著的效益。
据广东高院立案一庭副庭长侯向磊介绍,广东高院还利用政法网络实现了与最高院远程接访平台的联通,通过专用视频设备实现远程接访功能。全省156个法院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便民利民作用,促进涉诉信访工作的良性发展,使当事人不需长途跋涉前往北京,即可与最高院的法官面对面沟通,提交信访诉求。
黄某和妻子曾某系广东信宜市金垌镇上贵村委会的村民,因巨额工程款被拖欠长年到省、市两级党委及政府上访。2014年9月24日,黄某夫妇得知最高法院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平台,便向信宜市法院提出申请。11月17日,接访过程中,黄某夫妇向最高法院法官详细陈述了案件事实和相关诉求,称广东三级法院驳回自己的起诉,是偏袒行政机关的行为。最高法院法官耐心地向黄某夫妇了解具体的案件情况,认真听取二人的疑问和不满,并对其进行法律释明,引导其正确理解法律、法规条文的原意。该法官表示待收到材料详细了解案情,合议后再给出处理结果。
黄某夫妇对这次接访非常满意。黄某说,自己能通过视频和最高院法官进行“面对面”交流,有苦有处诉,有理可以说,既不用长途奔波,也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推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
自2015年起,广东法院在全国率先推行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方式,试运行一个月便已有4261宗案件的5541名当事人确认使用电子送达,成功为1047宗案件发送邮件1327次。
广东省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林小娴表示,因当前人口流动频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在社会诚信度不高的情况下,法院诉讼文书“送达难”问题十分突出。以往每年约有10%案件因无法送达导致案件审理周期延长或难以结案;发回重审案件约有10%是送达问题导致的;送达工作占用法官助理及书记员80%的精力。传统送达方式费时、费力还费钱,仅以EMS特快专递计算,2011年至2014年广东三级法院所需费用就接近一个亿。
为方便群众诉讼,广东法院与网易公司合作开发了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系统,无偿为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提供专用邮箱。该邮箱在广东三级法院所有案件及所有程序均可持续使用,就像是当事人和代理人的诉讼文书“电子档案柜”。
广东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凌祁漫表示,法院不仅要完成好审判任务,还要在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上下功夫,电子送达是广东法院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司法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也是大数据时代加强诉讼服务的积极探索。
试点
茂名中院的“借力”及自主建设
一提到信息化建设,大家就觉得这是一个无底洞,怎么投入都不嫌多。但作为全国司法公开试点法院,广东省茂名中院6年来仅用了3万余元,就建成了包括司法公开三大平台、诉讼信息公开平台、官方网站、内部网群、法院综合业务系统、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多个电子化平台。
“借助外力,搭顺风车,让我们的信息化工作省了大笔资金,更节省了宝贵时间。”茂名中院院长林建辉说。2009年初,茂名市委市政府大力建设政务网站,该院主动参与。最后,网站建成了,但从开发、维护到配置服务器一分都没花,还省去了通常需要花半年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立项、招标采购的时间。同年10月,广东高院推广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茂名中院又积极争取,如愿拿到了首批建设支持资金。2011年,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该院还率先在全省开通了法院系统诉讼信息公开平台。
“三大公开平台方面,我们实现了一码查询,从一审到二审,再到执行,当事人只需记住一审的案件信息,全程都能查询,减少了当事人的负担。”茂名中院司法公开办公室主任吴东明说。
计划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
广东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范畴很广,就广东省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而言,已基本完成了框架的建设,此后将陆续完善细节。
近期,广东省还将启动3个政法网二期工程项目的建设,分别是远程提讯系统、异地存储备份系统和司法业务协同管理系统。
此外,还将逐步完善已有的审判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等,并进一步完成远程提讯系统、科技法庭、电子签章等系统建设。以及继续推进看守所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广东法院信息集中控制中心、律师诉讼服务平台、12368服务平台等建设。
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逐步建成一个上通最高院,下通基层法院、法庭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平台,实现全国法院各单位内部网络的互联互通,逐步建成与最高院业务部门互联的法院信息综合网,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法院内部信息网络。
·广东深圳公安开展春季大练兵
·邹碧华先进事迹京外第二场报告会在广东举行
·广东高院:结合广东法院情况 推进司法改革
·广东检方四年立案侦查涉农职务犯罪案5337人
·广东法院开展“我为警徽添光彩”主题活动
·广东:三年查处国企贪贿人员1075名
·广东:三年查处国企贪贿人员1075名
·广东深圳中院将面向社会选法官 实行任期制
·广东江门摧毁一个在养鸡场内造逾1吨毒品的犯罪团伙
·广东禁毒委10个督导组赴各地督导检查工作
·广东深圳将面向社会选法官 实行任期制
·广东湛江警方追击20公里飞车抓捕劫车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