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中山市司法局紧紧围绕中山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抓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通过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健全大调解格局、畅通和规范群众权益保障渠道等措施,为深入推进法治中山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该局已完成5项具体工作,完成率达100%。
一是开展2014年“建设法治中山,共筑平安家园”法制宣传系列活动。重点围绕征地拆迁、劳动就业、医患关系、信访等领域,积极开展专项宣传教育。如利用春节及法律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多次深入市汽车总站、华润万家广场等地举办大型异地务工人员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宣传等活动,努力扩大法治宣传受众面。全年举办法制电影下乡活动100场、文艺下乡活动24场。
二是推进律师进村居工作,每个村居配备1至2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58个律师所与全市24个镇(区)277个村居签订《律师进村居法律服务协议》,实现了律师进村居全覆盖。截至去年10月底,进村居律师共为社(村)居起草修改村规民约38条,提供法律咨询2686人次,提供法律意见768次,举办法制讲座133场次,调解纠纷305件,审查合同591份,提供法律援助案件74宗。
三是在南朗、沙溪、坦洲镇设立公证便民服务点。该市已有石岐、菊城、桂山、火炬4家公证处,随着南朗、沙溪、坦洲镇公证便民服务点正式挂牌成立投入运行,我市公证业务布局将更加完善,市民群众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公证处办理公证。
四是升级“12348”法律服务热线,力争开通24小时服务。2014年3月推出网上预约办理公证服务、7月启用法律援助点援查询终端。此外,将“12348”热线升级为集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功能为一体的24小时法律服务平台,大幅提升群众法律服务体验。“打造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入选我市第三批社会创新项目。
五是在各镇区设立法律服务大厅。全市24个镇区均设立法律服务大厅,10个镇区设立律师事务所,各项法律服务全面进驻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无论是镇区还是村组的居民,均可以普通交通工具为出行方式,半小时内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广东公安厅督导组检查广州反恐防范工作情况
·广东清远政法委:做好政法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
·广东英德检察院:三举措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广东东莞检察院:创新制度监督取证合法性
·广东中山检察院深挖监管漏洞 督促履行职责
·广东:政府机关中出现“老赖”必须严惩
·广东:政府机关中出现“老赖”必须严惩
·广东珠海公安局推出女警策划受网络热捧
·广东广州召开政法工作会议
·广东检察院:先行先试对警方刑事执法监督
·广东公安厅:以"五个到位"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广东检察院:保持重点领域职务犯罪查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