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以法治化增强综治工作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2015-03-04 11:04:4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辽宁长安网 

  近日,辽宁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国长青在全省综治办主任会议上总结了2014年辽宁省综治工作,并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综治和平安建设任务。

  2015年全省综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四个全面”的要求,主动适应形势新变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牢牢把握政法工作“稳中求新”的总基调、“法治”的总取向、“适应、改革、建设”的总方针,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改革创新,着力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基层平安建设上下工夫,加强综治基础工作和综治队伍自身建设,为实现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回顾】

  过去的一年,辽宁省综治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履行综治职责,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过去的一年,辽宁省综治工作紧紧围绕解决影响平安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过去的一年,辽宁省综治工作紧紧围绕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人民安居乐业。

  2014年,辽宁省综治工作赢得百姓点赞。

  点赞:平安

  省综治委把推进平安建设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推动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通过逐级签订责任状,加强考评,强化“一把手”责任;强化护路护线和校园周边治安;加强精神病人救治救助,完善以人防、物防、技防为重点的治安防控体系,大连市制定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铁岭市加强技防实战应用,盘锦市强化重点地区防控;“两新组织”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到新阶段,营口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大连市的“两新组织”参与平安建设,都积累了好的经验;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沈阳市沈河区实施“全社会调解工作模式”、鞍山市立山区建立立体化诉调对接网络、本溪市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这些工作确保了全省社会治安平稳可控。

  点赞:满意度

  省综治委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平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了“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建立县级综合服务平台134个,实现100%覆盖,乡级平台1721个、村级平台1.5万个,覆盖率达98%以上,为群众反映和表达诉求提供了便利;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朝阳、辽阳、鞍山、锦州、葫芦岛等地做了很好的实践探索;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大连、本溪等市制定了《平安志愿者服务条例》;开展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乡镇、平安社区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推动鞍山市先行试点综治信息化;开展了“平安辽宁建设宣传月”活动,推动社会参与平安建设,葫芦岛市荣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奖”,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形势】

  当前,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准确把握形势的新特点,应对新挑战,是做好今后综治工作、推进平安建设的基本前提。

  新挑战之依法推进平安建设

  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要求综治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平安与法治、综合治理与法治保障之间的关系,把依法办事作为综合治理的基本要求,保证综治工作在法治范围内实施,作决策、发文件、定规则、搞监督,要经得住法律的推敲、党法的检验,以法治化增强综治工作的稳定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新挑战之创新推进平安建设

  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是平安建设的根本出路。这要求综治工作尽快把社会组织协同、基层自治、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依靠市场化、社会化方式探索推进,早些破题。要激发各方面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引导同类其他社会组织和非公企业参与平安建设。现在,社会对综合治理了解仍然不多,平安观念没有深入人心,要加强综治工作与社会的沟通,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拓宽群众参与、媒体监督的渠道,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社会人人共享”的共治共享的新局面。新挑战之更高水平地推进平安建设

  辽宁省抢抓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发展振兴的机遇,需要一个更高水平的安全稳定环境。建设平安辽宁,省委要求很高,既要有秩序,又要保持活力,既要维护社会稳定,还要维护好群众权益,既要解决浮现在面上的矛盾纠纷,更要深挖解决深层次问题。这要求对社会的人、财、物要管住,但不能管死;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选择上要兼顾维稳和维权的关系;推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不能停留在数据统计、一般性分析总结上,要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务求根本,着眼于远端的源头治理、末端的长效建设,在建立和完善制度、政策上取得成效。

  【部署】

  平安建设是一项执政工程、民生工程、系统工程。综治工作要树牢大局观念、系统思维、宗旨意识,既要紧紧把握影响当前社会平安的重点任务,以时时平安促久久平安,又要着眼长远和基础,积小安为大安、以一域平安促全省平安,在整体上、更高起点上推进建设平安辽宁。

  那对于2015年全省综治工作,各级综治组织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抓哪些重点工作?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国长青的讲话中“三大问题”说得明确,简要概括就是平安建设、专项治理和建设、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

  问题1:平安辽宁建设怎样有序推进?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强化基层平安建设,是全年综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综治组织既要解决问题,更要着力长效建设,形成机制。

  立体化防控体系

  加快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网。要积极发挥综治优势,推进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和重点人员治安防控网,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治安防控网,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信息网络防控网等“七张网”建设。要以综治信息化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科技化,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扩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应用。

  要加强组织协调,会同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开展对社会治安形势的整体研判、动态监测,并提出督办建议。要推进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对打防管控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牵头组织、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堵塞防范漏洞。

  基层平安建设

  平安不平安,基层是关键;基层不安,全局难安。要积极推动平安建设资源和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打牢平安建设的基础。

  强化基层综合服务管理机制。省综治委决定,把2015年确定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推进年”。在巩固去年“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规范化建设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综合服务平台和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定位、功能,把综治和平安建设的“一揽子”任务纳入网格,努力把综合服务平台建成平安建设的“前沿阵地”、把网格建成网络民意的“过滤器”。要试点示范,适时召开“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推进年”现场会。

  问题2:三大专项治理和专项建设应该怎样强化?

  推进平安建设,必须发挥好综合治理的作用和优势,把一系列基础性工作抓牢靠、抓稳当。这些工作事关群众安全感和稳定感,要结合当地实际,及早部署、督导检查、推动落实。抓好这些工作,是完成好平安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需要年年有为,专项突破,长期用力,久久为功。

  三大治理

  强化公共安全专项治理:按照中央综治办的安排部署,组织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加强公共交通安保工作专项治理。各地要和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强化社会矛盾专项治理:要特别关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矛盾纠纷,重点排查房地产、金融、劳资关系、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领域,强化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就业劳资等矛盾,组织研究停车难、物业管理、医患关系等突出矛盾问题,推动建立专业化防范化解机制。要创新群众参与协商化解机制,破解“三调联动”的障碍性问题,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要有新进展,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要有突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公益律师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矛盾调处机制要尽快建立起来。

  强化特殊人群专项治理: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善政策、推动立法、加强保障,对流动人口、精神病人、闲散青少年和流浪儿童、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六类群体,做到数量多少心中有数,各级综治部门要督促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推动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与主管部门有效衔接、步调一致,集中用劲,合力推动求实效。

  三大建设

  强化精神家园专项建设:要以构建百姓“精神家园”为核心,以共盼、共建、共享为主题,深化平安文化建设,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既要安身,更要安心。要认真总结平安文化建设经验,切实巩固平安文化建设成果,推动百姓的“精神家园”建设。

  强化综治“三化”专项建设:要推动综治工作法治化,启动修改《辽宁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的论证工作,经论证可行,争取纳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要推动综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力争在年内建立起省、市、县、乡、村、网格六级综治信息系统,实现与中央对接运行。要推动综治工作规范化,修订完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规范,各专项和重点工作要有制度、有程序、有指标。

  强化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专项建设:发挥社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发挥好社会组织对其成员行为引导、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加重诚信、讲道德、循法治、守契约,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问题3: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究竟如何强化?

  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是平安建设的领导体制。这个领导体制的核心优势是党的领导,也是综治工作的优势。发挥好这个体制优势,关键在抓住党政两个“一把手”。

  各级综治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调研谋划和督导检查;要抓住成员单位,按照“条块结合”、“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真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进一步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实施专项治理,是综治工作常态化的工作方式。要进一步明确每个专项组的职责任务、工作规范和保障机制,保证年初有计划、全年有落实、年底有考评,保证发挥其应有作用。

  注重发挥好社区组织的协调作用、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社区组织明确责任、依法自治,逐步建立以城乡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坚持专群结合,推进平安志愿者、义工、社区工作者、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提高动员组织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要结合年度重点工作,选树典型,推广经验,今年要总结推广沈阳市沈河区经验,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问卷调查活动。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领导交办和工作中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今年要开展物业管理、停车难、医患关系等社会矛盾纠纷治理专题调研。要用好外脑,研究建立辽宁省创新社会治理研究会。

  综治队伍是一支覆盖全域、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直面矛盾的政法队伍。不断提高综治队伍的政治、作风、业务能力和水平,是适应新常态、推进平安辽宁建设的根本保证。(李晓依)

[责任编辑:张斌]
相关报道

·图解:孟建柱谈平安中国
·陕西:深入推进五化 深化平安陕西建设
·上海松江:公安保驾护航市民平安过节
·四川攀枝花:以依法治市  推进平安建设
·陕西咸阳:以法治思维推进平安建设
·山西太原铁路公安处网上警务督察保平安

·山西太原铁路公安处网上警务督察保平安
·全国公安微博联动 讲述新春佳节平安故事
·四川今年春节期间全省社会大局平稳 16万警力保节日平安
·河北司法行政工作:系列关涉民生实事助平安
·河南信阳政法委:六个着力营造平安公正环境
·上海浦东:“网格化进小区”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