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四川宜宾:政法工作取得大突破

2015-02-04 10:25:39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14年,四川省宜宾市政法机关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着力解决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等突出问题,成效显著。

  数据与事实

  2014年,宜宾政法机关深入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17825起,破案5857起;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939人、起诉4070人,批捕、起诉数均居全省第二位;审判机关审结严重暴力犯罪案件508件;司法行政系统调解民间纠纷29752件,办理法律援助2801件、各类公证23655件、各类法律事务2605件。

  2014年,宜宾政法机关出台了便民措施482条。组织开展了“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宜宾”“公正为民廉洁执法”等集中宣传活动;举办了政法系统“阳光法治·政法风采”知识竞赛、“法治宜宾·政法风采”文艺演出、“司法为民开放日”和“宪法宣传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彭传忠先进事迹全市巡回宣讲报告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如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记“集体一等功”的南溪区检察院、被省司法厅记二等功的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师张芙蓉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零距离”服务的网格化管理

  优化网格布局。按照“方便群众、易于管理”原则,宜宾强化资源整合,划分网格4568个,配备专兼职网格管理和网格员4383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在社区(村)大力推行“一站式集中受理,专业式精准办理,贴心式特殊处理”服务方式。

  健全信息平台。突出统筹规划、集约建设、共建共享,整合各类业务信息系统向统一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对接或迁移,优化面向居民群众和辖区单位服务流程。全市10个县(区)建成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197个乡镇(街道)和3370个社区(村)建成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站,四级联动体系初步建成,采集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综治工作、单位场所、事件处置等各类信息471.7万余条。

  拓展管理功能。研究制定将吸毒人员和重点青少年纳入网格服务管理办法,融合社区服务网站、短信平台、服务热线、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各类信息服务设施,把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建成公共服务阵地、矛盾调处阵地、法治文化阵地,建成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独具特色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新模式

  去年,宜宾积极探索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新机制新模式,该项综合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社区矫正工作。宜宾率先成立了经编委批准的“社区矫正执法支队”和区县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全市投放1122部“司法E通”,有效解决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和不服管“三大难题”。目前,宜宾正在筹建的社区矫正“联动指挥中心”将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有机对接,实现对8县3区、街道(乡镇)及网格点对点、可视互动“联动指挥”。市政府还将刑满释放和社区服刑群体中的困难人员纳入“特别困难补助”对象,从政策设计和救济渠道上给予保障。

  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大力推广“四三二一”工作法,即做到“四个知道”,知道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落实“三个及时”,对刑释人员及时家访了解家庭情况、及时谈话开展思想疏导、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注重“两个延伸”,抓好向下延伸和向后延伸,做到帮教到位;营造“一种氛围”,全力为刑释人员回归社会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氛围,去年以来帮教人员1000余人次,实现安置率97.4%、帮教率98.5%,重新犯罪率在1%以下。

  禁毒工作。重点围绕社区戒毒康复,宜宾建立完善了乡镇(街道)工作机构,在吸毒人员50人以上的乡镇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达100%。大力推进吸毒人员就业帮扶工作,仅市级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就帮助解决强戒人员就业人250人,全市纳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吸毒人员412人。去年全市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出所未满三年管控率居全省第二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居全省第二位,吸毒人员就业安置率居全省第一位。

  艾滋病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宜宾推进以乡(镇)、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综合关怀工作,全面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导,县级定点治疗医院为支撑,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为补充的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去年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的艾滋病患者49名,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26人给予城乡医疗救助,对6名感染儿童按照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基本生活费。

  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防治工作。

  规范精神病人随访管理治疗,对全市重性精神病患者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将信息录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管理系统”,对贫困患者1270人免费赠药,赠送药品金额13.9万元,应急救助入院195人次。

  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工作。去年,宜宾市建立起了“全国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阵地网络,组建了协会、站点、队伍三级服务体系;建立青年志愿者协会11个、标准化志愿服务站22个、“青少年服务中心”32个、留守学生之家252所、各类关爱阵地176所,初步构建起社会化维权体系,建立了19个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110个“青少年维权岗”、50个“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记者 李丹)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四川南充政法委: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川巴中政法委深入挂联村开展慰问活动
·四川巴中司法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四川南充政法委调研仪陇政法工作
·四川南充政法委:打击违法犯罪 确保社会和谐
·四川检察院:着力推进检察改革

·四川检察院:着力推进检察改革
·四川巴中检察院:盘点去年亮点部署今年工作
·四川锦江监狱向刑释人员送关爱
·四川彭州公安局开展“平安暖冬行”慰问活动
·四川彭州公安局开展防盗防骗防扒宣传活动
·四川南充政法委到南部公安局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