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在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法院院长张立勇向大会作了法院工作报告。张立勇说:“2015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
2015工作10项重点
张立勇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省法院总的任务是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具体而言,有10项重点工作:
1.严厉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两抢一盗”、非法集资等犯罪,依法审理贪污贿赂犯罪,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2.扩大行政案件异地管辖范围,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切实解决行政案件立案难、审理难问题。
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行证人、鉴定人出庭宣誓,切实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和律师辩护权。
4.建立“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实现当事人网上立案、网上预约主审法官、网上查询办案进度。
5.坚持经济制裁与刑事追责并重,着力解决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
6.建立典型案例定期发布、以案释法制度,坚持上好开学第一堂法制课,广泛开展送法进校园、法庭进乡村活动。
7.深化新型合议庭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实现谁审理谁裁判、谁办案谁负责。
8.开展消极执行专项治理活动,力推“赖账户”黑名单制度纳入社会征信体系。
9.探索立案制度改革,变审查制为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10.继续抓好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强化专项巡查,推动案件评查经常化、制度化,锻造过硬法官队伍。
数说2014
收结案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受理各类案件813094件,审执结678416件 随着普法宣传,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有事找领导”变成“有事找法院”的现象越来越多,全省法院系统呈现案件数量快速攀升,且纠纷类型日益多元,矛盾化解难度加大的状况。去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13094件,同比上升28.04%;审执结678416件,同比上升13.55%,收结案数均创历史新高。全省法院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惩治贪腐:23名厅级以上干部、164名处级干部被判刑
去年,全省依法严惩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审结案件2508件,判处犯罪分子3599人,其中厅级以上干部23人,处级干部164人。
以受贿罪判处广东原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周镇宏,洛阳市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王忠道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省委原常务副秘书长陈江河、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薛新生、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焕成无期徒刑,判处省粮食局原局长曹濮生有期徒刑19年;以受贿罪一审判处安阳市原市委书记张笑东无期徒刑;以贪污罪、受贿罪等一审判处“房妹”案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有期徒刑25年。依法惩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侵权犯罪,审结案件797件,判处犯罪分子1316人。
帮农民工维权:为24181人追回劳动报酬7.37亿元
连续6年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共为70083人追回欠薪17.34亿元。2014年,省法院进一步加大帮农民工维权力度,为农民工维权开设24小时热线电话、“豫法阳光”微博专栏、“工棚法庭”、“假日法庭”;开展“关爱农民工暖冬行动”,2200余名法官深入建筑工地、厂矿企业,发放《维权宝典》3.6万余本,提供法律咨询1.1万余人次;果断动用刑罚,对41名恶意欠薪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去年是讨薪案件涉及务工人员最多、金额最大的一年,全省法院共为24181人追回劳动报酬7.37亿元。
阳光司法:91094件庭审网络直播,居全国法院之首
构建开放透明阳光司法机制。深化裁判文书上网工作,不上网的逐案审批,防止选择性公开,上网文书累计达102万余份。拓展庭审公开范围,凡重大有影响案件,一律网络视频同步直播,共直播林州“摔婴案”等案件91094件,居全国法院首位,收视量达3170万余人(次)。开通“豫法阳光”微博、微信、微视“三微一体”互动平台,回复办理网民诉求1.1万余条,微博粉丝量达781万,居全国高级法院第一。率先完成最高法提出的人民陪审员数量“倍增计划”,实现了“双倍增”,数量由原来的7108名增至31548名,让更多群众参与司法、监督司法。
破解执行难:曝光1770名“老赖”,追究刑事责任121人
为破解执行难问题,全省法院加大财产查控力度,与15家商业银行联网,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信息61万余条,及时冻结、划拨36.32亿元。完善“黑名单”制度,1770名“老赖”被公开曝光,20595人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1159人被禁止乘坐飞机、高铁,865人被限制出境。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拘留2456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917人,已追究刑事责任121人,执行难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规范减刑假释:117名罪犯被重新收监
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办理。推行立案信息狱内狱外同步公示,审理过程、裁定结果狱内狱外全部公开,人民陪审员参审观摩、现场监督,对涉黑犯罪、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案件全部开庭审理,全年不予减刑427人,不予假释174人。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办理程序,裁前公开听证,保外就医异地鉴定,对2011年以来的案件逐案评查,对117名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重新收监,坚决杜绝有钱人、有权人享有特权。
关爱“三留守”人员:组建273个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
扎实开展保护农村“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专项活动。组建273个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对涉及“三留守”人员案件,坚持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减免诉讼费、执行费,共办结35817件,涉及48125人,金额5.3亿元,倾心保护“三留守”人员合法权益。联合省关工委、省文明办、河南日报、团省委、省妇联、省教育厅和河南电视台,共同发起“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孩子手拉手”活动;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发放15万册《普法宝典》漫画口袋书,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推动全省3.8万个城市家庭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让远离父母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司法的温暖。
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判刑人数同比增长63% 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严厉惩处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审结案件913件,145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刑人数同比增长63%。严厉惩处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犯罪,审结案件169件,判处犯罪分子314人。严厉惩处非法行医犯罪,审结案件145件,判处犯罪分子153人,谎称包治百病、致人死亡的“神医”胡万林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异地管辖受理“民告官”案件:上诉率由53%下降至31%
积极促进依法行政。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2058名单位负责人主动出庭,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实行行政案件异地管辖,以县、市政府为被告的案件,由相邻县、市法院立案审理。去年6月份以来,按异地管辖方式受理“民告官”案件3134件,原告胜诉率由原来的10%上升至31%,上诉率由原来的53%下降至31%,进京赴省访由原来的3.4%下降至1.9%。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均批示肯定,并要求总结推广。
实现网络司法拍卖:成交1303件,总金额16.39亿元
全面实施网络司法拍卖。从去年3月份开始,省法院利用互联网交易平台,依法处置诉讼财产。共上传拍品2840件,涉及汽车、土地、房产、机器设备、小尾寒羊等,已成交1303件,总金额16.39亿元,平均溢价率44.67%。网上交易无需委托拍卖机构、无需租用拍卖场地,实现了零佣金,累计为当事人节省费用8195万元。竞拍过程全部网上公开进行,有效防止了暗箱操作,杜绝了拍卖环节的腐败。
提升案件质效:343名院长、副院长担任主审法官审案3386件
大力推行新型合议庭制度。改变过去平均分案、人人办案模式,把审判权向优秀法官集中,组建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新型审判团队1890个。落实院长亲自办案,343名院长、副院长担任主审法官,审理案件3386件。探索合议庭辩论式合议、合议过程录音录像,确保合议不走过场。目前,新型合议庭共审结案件282582件,案件质效明显提升。
服务经济发展:在180个产业集聚区派出巡回法庭
成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法院,在180个产业集聚区派出巡回法庭,出台29条保障措施,审结涉及产业转移、招商引资、施工用工等案件5377件。三级法院全部设立金融审判庭、合议庭,审结融资担保、民间借贷等案件33568件,金额185.36亿元。坚持调解、和解优先,妥善处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重点项目建设等案件11742件。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审结侵犯“宋河”、“海底捞”、“百岁山”著名商标等知识产权案件3252件。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326件,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河南淮滨法院:自评查“会诊”裁判文书
·河南信阳中院:狱内数字化法庭正式揭牌
·河南三门峡检察院:举行网上法律知识考试
·河南南阳:建设城管文化 打造文化城管
·河南南阳:全面督查迎国检
·河南郑州检察院:通过全员评议推动廉洁履职
·河南郑州检察院:通过全员评议推动廉洁履职
·河南检察机关查案40%以上来自群众举报
·河南检察: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中更出彩
·河南:建设法治社会 实现全民守法
·河南法院去年受理案件813094件判处84693人
·河南高院院长人大会上揭家丑 处理司法腐败1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