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公安部:通报“猎狐2014”专项行动战果

公安部通报“猎狐2014”专项行动战果

  1月8日,公安部召开“猎狐2014”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2014年全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的主要战果和有关情况。

  2014年7月,旨在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猎狐2014”专项行动正式启动,这被视为中国政府密集反腐动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行动期间,各级公安机关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680名,是2013年全年抓获总数的4.5倍;向90余个国家和地区执法机关发出协查请求,派出70余个境外缉捕组,抓获的在逃人员涉及69个国家和地区。 [详细]

 

  实现三个重要突破

  一是抓获境外在逃人员数量空前。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抓获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680名,是2013年全年抓获总数的4.5倍。其中,缉捕归案290名、投案自首390名;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208名;潜逃境外10年以上的117名。二是涉及国家和地区的范围空前。专项行动共向90余个国家和地区执法机关发出协查请求,派出70余个境外缉捕组,抓获的在逃人员涉及69个国家和地区。三是境外缉捕追赃基础工作更加坚实。行动中,公安机关有效整合各种警务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全面梳理境外在逃人员信息,密切追踪在逃人员活动轨迹,严格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为今后的境外缉捕追赃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细]

  “猎狐2014”行动四大关键词

  第一个是“大气候”:在国内,中央高度重视境外缉捕追赃工作,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境外追逃、追赃工作,在国际上,也有了一个更好的执法合作环境和条件;第二个是“大政策”:公安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敦促在逃境外经济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在我国法律的总体框架下,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进行法律宣传,专项行动中有390名经济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第三个是“大投入”:半年时间里,全国公安机关多警种多部门参与投入,出国办案人员达到2000多人次;第四个是“大积累”:“猎狐2014”不是一个孤立的半年的工作,它是有前期大量的基础工作和办案准备,包括过去历史中的各种经验积累。 [详细]

“两个背景”推出猎狐

“猎狐2014”行动有两个大的背景:即依法治国与反腐倡廉。如果在逃人员不归案,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法律的尊严就会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就会给依法治国带来损害。依法治国体现在我们各项具体工作中,境外缉捕追赃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从国际上看,开展国际执法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犯罪,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及执法部门的一种共识,各种多边、双边国际执法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各国都愿意在缉捕在逃嫌疑人这样的具体措施上实践和推进执法合作,这也为更好地开展境外缉捕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详细]

  “猎狐2014”之“刁狐”评点

  【最能藏:浙江叶某】

  680人中潜逃时间最长的是浙江叶某,潜逃22年,可谓“最能藏”。

  2014年12月10日,浙江公安机关通缉的涉嫌贪污罪潜逃意大利22年的经济犯罪嫌疑人叶某被缉捕回国。

  【最能躲:福建魏某】

  2014年11月25日,福建公安机关通缉的涉嫌集资诈骗3000万元潜逃境外的经济犯罪嫌疑人魏某从瓦努阿图被缉捕回国。

  为缉捕该犯,工作组辗转澳大利亚、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日本、瓦努阿图四国,是“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缉捕嫌疑人辗转国家最多的案件。魏某可谓“最能躲”。 [详细]

  “猎狐”难在哪?

  办案民警介绍,除执法需要当地警方配合外,境外追逃与国内办案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办案人员不仅要面对文化风俗、办案理念等诸多挑战,还得克服语言沟通、时间紧迫、程序复杂等重重困难,如此才能顺利将狡猾的“狐狸”押回国。在海外执行抓捕、劝返、押解任务时,各类突发因素往往不期而至,也会给“猎狐”行动带来诸多挑战。

  为啥要“猎狐”?

  跨国腐败是一种全球化病毒,不仅导致巨大财产损失,也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人民切身利益。猎狐专项行动发出鲜明信号,贪腐人员无论逃到何方,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专家指出,一批“卷款跑路”的经济犯罪嫌疑人被押回国,无形中也在对企图靠诈骗、吸储等非法手段“暴富”外逃的老板敲响警钟。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海外追逃有助于完善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增强公众对市场秩序的信心和敬畏感。

  未来怎么办?

  “猎狐2014”专项行动收官,绝不意味着海外追逃追赃就此收场。孟庆丰表示,此次行动中,公安机关全面梳理境外逃犯信息,密切追踪逃犯活动轨迹,严格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为今后的境外缉捕追赃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追逃”更需“防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警务执法学院副教授张惠德表示,我国已经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护照管理,尽可能降低拥有多个身份、多个护照官员的外逃成功率。下一步,需要将这些生物信息识别等科技信息手段加快普及,尽快堵住出入境管理中的漏洞。 [详细]

 

  公安部:只要有一人在逃 缉捕工作就一刻不停

  1月8日,公安部召开“猎狐2014”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孟庆丰强调,虽然“猎狐2014”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部署已经结束,但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工作“永远在路上”。只要还有一名在逃人员尚未归案,缉捕工作就一刻不会停止。公安机关敦促仍在逃境外的经济犯罪人员,早日迷途知返,尽快归国自首。 [详细]

  “猎狐” 我们永远在路上

  盘点刚刚过去的2014年,“猎狐2014”无疑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人一档、一案一策,整体战、合成战,超常措施、超常力度……所有这些,不仅吹响了中国境外追逃的集结号,也形成了对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全面围剿之势。

  做好境外追逃工作是民心所系、职责所在、大势所趋。“虽然‘猎狐2014’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部署已经结束,但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工作‘永远在路上’。只要有一名在逃人员尚未归案,我们的缉捕工作就一刻不会停止。”我们相信,各级公安机关只要进一步完善境外追逃长效机制,推进境外追逃追赃工作专业化、常态化,就一定能实现新的更大突破,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详细]

猎狐,一刻不停永远在路上

  2014年,猎狐行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强烈反响,并取得辉煌战果。司法机关在整个专项行动中精心准备、周密部署,高效运作,极大地震慑了海外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充分显示了中国司法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和决心。“猎狐”正在从一次集中打击的专项行动向常态化、制度化迈进。司法工作要赢得党心民心,必须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猎狐行动的成功正是对上述要求的最好诠释与证明。 [详细]

长安策划:策划/朱诗瑶(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