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两级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法,着力化解“执行难”为目标的系统执行网络正逐渐成形,执行联动、执行惩戒、执行协作等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执行救助力度不断加大,执行查控机制建设日益完善,执行威慑效应不断增强。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绍兴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67903件,执结64866件,实际执行率、违法制裁率等指标居全省前列,先后有2个基层法院被授予“全省综合治理执行难先进法院”称号。
越城区:专项执行树司法公信
2013年以来,为加大执行工作力度,营造良好执行氛围,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先后开展了“越剑Ⅰ-Ⅳ”、“利剑Ⅰ-Ⅳ”系列专项执行活动8次。通过专项行动,共执结金融债权、劳动争议、房屋腾退、涉特殊主体等重点案件1600余件。2014年10月,该院执行款发放平均天数3.38天,违法制裁率6.75%,均居于全省前列,及时实现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惩治了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提升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每逢春节发“红包”
春节,总让人想起一家人和和美美团聚在一起的画面,但是每年春节却会有很多的农民工因拿不到工资而没法返乡过年。为此,越城区人民法院抓住春节这个特殊节点,每年节前组织开展涉农民工工资专项执行行动,给农民工们送上特殊的“红包”,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可和赞赏。2013年以来,共执结该类劳动争议案件1001件。
2014年的春节前,越城区法院执行工作人员组织了集中发放工资执行款活动,让313名职工高高兴兴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
“薇儿乐”月子会所自2013年1月份开业后,短短7个月就突然关门,其法定代表人朱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拘,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职工工资长期拖欠不发。为此,公司职工自2013年10月份开始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绍兴市仲裁委及越城区法院分别作出了支付职工工资的裁定和判决。
由于这些职工有一半以上是外来务工者,越城区法院工作人员克服年关将近、无财产线索、办案人手紧张的困难,保证借钱发放了执行款。
法网让失信人寸步难行
2013年以来,越城区法院在绍兴电视台、绍兴晚报、绍兴公交电视、绍兴E网等媒体上发布执行公告857次,发布限制高消费令48人次,对不履行义务的1216名被执行人纳入全国法院执行失信系统名单,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织造了让失信人寸步难行的法网。
由于上了失信黑名单,不能贷款、不能坐动车、不能乘飞机、不能出境、不能进行买房买车等交易行为,严重限制了失信被执行人的生活,饱尝失信带来的不便,已有50余名藏匿已久的“老赖”主动“现身”,到法院找承办法官解决债务问题。
2014年10月,越城区法院更是与公安机关建立了执行查控协作机制,将重点执行案件纳入公安布控系统,更好地帮助法院查控被执行人及其财产。该院也出台了执行备勤制度,分八个小组每天进行轮流执勤。自建立该机制以来,已成功控制被执行人8人、汽车2辆,让“躲猫猫”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
张某拖欠借款40余万元拒不归还。2014年10月11日晚12点,张某要入住绍兴某宾馆,前脚刚入住,民警后脚就赶了过来。这让张某措手不及。民警将张某带至派出所后,通知法院案件承办人。因张某仍拒不履行债务,法院依法对其司法拘留15日。
花大力气啃“骨头案”
涉及房屋腾退案件的执行是执行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去年以来,越城区法院一方面通过强制执行手段,执结一批长久积存的“骨头案”、“钉子案”,同时注重协调,尽力用和解手段化解纠纷。
原华清池浴室(绍兴市区延安路526号)所涉地块被列为绍兴市越城区重点拆违项目。该处承租人黄某某租期到期后一直不肯搬离,且对立情绪激烈,态度强硬,声称如不按其要求赔偿,将采取自残、引爆煤气罐等极端方式。
为妥善平稳化解该案,越城区法院副院长同执行局长等同赴申请执行人单位、被执行人住所做思想工作20余次,并多次约谈黄某某,听取他的意见,详细介绍相关法律和政策,阐明利害关系,劝说其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执行法官也根据情况,调整工作思路,一方面向黄某某发出强制执行公告,责令其在指定期限内自觉搬离,同时启动联动执行机制,制定腾、拆合并执行预案;另一方面,积极与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塔山派出所、塔山村委等单位负责人协调,尽力做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工作。
后经法院协调,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在越城区委政法委、塔山街道等单位的支持下,给予黄某某一定补偿。黄某某表示满意并主动搬离。7000平方米违章建筑也于搬离当日拆除。
诸暨:“有猫腻的租赁合同”
“近3000平方米的厂房租金每年只要1万多元。”面对被执行人小王提供的租赁合同,诸暨市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提出质疑,并告知其该租赁合同是在厂房抵押给银行以后签订,又没有得到银行方面同意,是无效的,要对其厂房强制执行。
执行人员说,这样做无非是做最后的挣扎,干扰、阻碍法院的执行。
面对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该院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对那些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以及实施恶意转移财产、伪造、隐瞒、毁灭重要证据、妨碍法院查明财产状况等行为的被执行人,一经查实,坚决予以制裁。2012年来,累计司法拘留1358人次。对具有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行为、涉嫌犯罪的被执行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累计移送公安机关侦查14件14人,已判处4人有期徒刑,极大地震慑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
诸暨市法院推进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与有关职能部门信息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到信息共享,使失信被执行人在融资、置产、出境、高消费等方面都受到严格限制。2014年,有3899名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信息平台向全社会公布,挤压被执行人的逃避空间。
该院利用已经建立的查找被执行人存款、车辆、房产等财产信息平台,较好地解决被执行人财产查找难问题,2014年1月至10月,已查询被执行人存款等财产信息2.9万余人次。
2014年5月,该院利用法院门户网站、诸暨日报、微信等平台,集中公布被执行人信息930条、失信被执行人60名,促使250名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据了解,该院在传统媒体平台曝光的基础上,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定期进行公告曝光,进一步压缩“老赖”生存空间,促使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曝光“老赖”1642名。
柯桥区:对老赖就要“零容忍”
欠着200多万元到期未还,还玩起了“地遁”,老赖谢某以为这样就可以逍遥法外了。但他没想到的是,日前,他名下一辆科鲁兹轿车已经进入柯桥区人民法院法官的布控范围。
2013年5月16日,谢某向温某借款200万元,约定次日归还。之后温某多次催讨,谢某却以各种理由拖欠不还,一直拖到2013年12月份。情急之下,温某一纸诉状将谢某起诉至法院。
2013年12月30日,柯桥区法院对该案进行审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谢某归还借款200万元本金及利息。然而,协议签订后,谢某仍拒不履行。
自2014年1月15日起,法院多次敦促谢某履行还款义务,谢某同意履行部分款项,并与温某签订和解协议,还当场支付6万元欠款。
可之后谢某的电话再也无法打通。无奈,温某只能再次求助法院。柯桥区法院的执行法官随即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请公安协助对谢某的车辆进行布控。
7月28日晚11时左右,已准备躺下休息的执行法官章亚伟接到民警电话,称发现谢某车辆。他马上联系同事,三位执行法官火速赶到现场。经查实,该车确为谢某所有。执行法官随即将车辆扣押。章亚伟告诉记者,如果谢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该车将被依法评估拍卖。
“我们对老赖的态度一直坚持‘零容忍’,始终坚持穷尽执行措施、创新执行方式。”章亚伟说,“除了对老赖的可供执行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外,法院还将部分老赖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一旦列入黑名单,不仅将限制老赖的高消费行为,而且会对今后的融资甚至子女就学等产生影响。”
目前,该院还在柯桥区有线电视首页开设“送法到家”服务平台,将“老赖”进行365天无间断曝光。同时,法院还开通了“12368”司法服务热线,欢迎社会公众提供线索。此外,法院审判大厅的电子大屏幕上无间断对老赖进行曝光,让老赖们不敢赖,也不能赖。
·河南三门峡法院:创新思路破解执行难题 提升司法为民公信力
·周强: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 解决执行难问题
·浙江台州法院:破解执行难屡出新招
·【问政】重拳治“老赖” 破解“执行难”
·江苏扬中检察院:携手公安破解执行难案件
·四川绵阳中院:深度公开化解执行难题
·四川绵阳中院:深度公开化解执行难题
·河南信阳:破解执行难 微信上曝光老赖
·青海:全省法院“五招”整治执行难
·广东深圳中院发布解决“执行难”实施标准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黑龙江大庆红岗法院: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