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杨光:让控申窗口更加明亮

2015-01-12 09:27:2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检察日报 

  控申工作主要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是展示检察机关形象的窗口。在这里工作难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也没有一波三折的离奇经历。但湖北省红安县检察院控申科科长杨光,却15年如一日,用他的细心和柔情,让这扇窗口更加明亮。

  从1999年开始从事控申工作,担任科长职务已有9年时间。他说,做好群众工作无小事,他热爱这份工作。

  “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众才会真心信任你。”面对来访群众,杨光习惯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用细心、耐心、真心,走进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结。

  申诉人老吴,2003年因该院抗诉,原无罪判决被改判为有期徒刑一年。出狱的当年,老吴走上了上访申诉之路。杨光在复查此案时发现,程序与实体并无不当之处。对于复查结果,老吴显然不能接受。于是,他从一个月来该院一次发展到一个星期来几次,而且每次对接待人员都比较抵触,情绪也比较激动。重复接待和反复解释都无济于事,杨光意识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是解决缠访缠诉的最终办法。

  在长期的真诚接待过程中,杨光逐渐了解到老吴不断上访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对判决不服,只是因为该院提出抗诉,导致他坐了一年的牢,心中怨气无法排解。找准了核心矛盾,杨光在后期的接待中,不再是一味地讲解法律政策,不再紧抠条条框框,而是带领老吴参观该院办案工作区,观摩办案工作流程,讲解司法工作制度。当了解到老吴家庭比较困难,在部队服役还受过伤时,杨光又主动帮他申请了低保和伤残军人补贴。耐心的沟通,细心的接待,真心的帮助,让老吴心中的怨气逐渐化解。2013年底,老吴终于认可了调查结果,息诉罢访,10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微笑,是控申干警必备‘技能’。”杨光说,他以前不太会笑,所以练习“微笑”练了很长时间。

  该县一位近80岁的退休教师黄某,在其11年上访期间,在该院留下了100余条上访记录。这100余条上访记录的背后,是杨光用笑脸面对白眼甚至谩骂的坚持。如今,黄某早已息诉罢访,而他曾在该县信访工作人员面前评价道:“我去过那么多上访机关,没有一个单位做到检察院那样,每次都笑脸迎送,耐心解释,让我心里服气!”

  一张灿烂的笑脸,或许让来访者倍感亲切,而一杯热茶,一声温情的问候,或许就会让来访者打开心结。哪怕来访者的诉求不属于该院管辖,杨光也总是用温馨、通俗的语言向来访者解释相关规定,带着责任和耐心向他们指明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有付出就有回报,15年来,杨光先后被湖北省黄冈市检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湖北省检察院评为“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该院控申科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高恩权)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