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亿到6毛钱 一键开启诉讼服务E时代
广东法院全面推行诉讼文书电子送达
如果传票收不到,耽误开庭,法官着急,当事人也上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1月4日举行的新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从2015年起,广东法院率先在全国推行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方式,不管当事人身在何处,只要打开手机或轻点鼠标就能立刻收到法院的诉讼文书。
据广东高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林小娴介绍,司法实践中,文书送达是开启诉讼程序的“水龙头”,既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又是连接不同诉讼程序的纽带,是审判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送达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当事人权利能否及时得到保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法官办案效率。
“因当前人口流动频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在社会诚信度不高的情况下,法院诉讼文书 ‘送达难’问题十分突出。当事人提供地址不详、一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地址和联系方式,受送达人家属和基层组织不配合等现象比比皆是。”林小娴说。
广东是改革开放领跑者,也是全国案件大省,自2010年起连年收案超百万,2014年超过120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10%案件因无法送达导致案件审理周期延长或难以结案;发回重审案件约有10%是送达问题导致的;送达工作占用法官助理及书记员80%的精力。
以一起双方当事人都居住在广州市的民事案件为例:若通过传统方式送达,立卷后须形成传票等诉讼材料,由书记员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相关资料由收转中心转交当事人签收送达回证,至少需要3天;司法专邮EMS特快专递至少需要7天;法院派人上门送达,统一排期后需要3至5天。传统送达方式费时、费力,费钱, 仅以EMS特快专递计算,2011年至2014年广东三级法院所需费用就接近一个亿。
为破解“送达难”,方便群众诉讼,广东法院与网易公司合作开发了全省统一的电子送达系统,无偿为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提供专用邮箱。创建邮箱后即刻送达,当事人足不出户,马上接收。邮件可附多份文书,包括受理通知、答辩状,起诉书副本、开庭传票及各种证据材料,一次搞定,每封只需6毛钱。该邮箱在广东三级法院所有案件及所有程序均可持续使用,就象是当事人和代理人的诉讼文书“电子档案柜”。
据悉,试运行一个月以来,广东全省法院已有4261宗案件的5541名当事人确认使用电子送达,成功为1047宗案件发送邮件1327次。
广东高院常务副院长凌祁漫表示,法院不仅要完成好审判任务,还要在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上下功夫。电子送达是广东法院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司法便民、利民的具体措施,也是大数据时代加强诉讼服务的积极探索。凌祁漫透露说,“下一步,广东还将尝试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阅卷、法官在线审查,视频接访等多项服务措施,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满足群众司法需求。”(记者 章宁旦 通讯员 范贞)
·广东警方集中清查收缴非法枪支弹药
·广东广州:对危害环境背后的职务犯罪零容忍
·广东检察院依靠“大数据”捕捉案件线索
·广东检察院举办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
·广东珠海横琴法院:让审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负责
·广东佛山:探索全覆盖常态化的“直联制”
·广东佛山:探索全覆盖常态化的“直联制”
·广东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举行跨区域反恐演习
·广东广州公安局:“通缉令扑克牌”效果显著
·广东:切实提高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广东警方两个月打掉有组织跨境犯罪团伙42个
·广东珠海中院探索危机企业拯救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