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河南省三门峡市中院以审判工作“微改革”为抓手,响亮地提出“执行措施到位、执行方式到位、执行结案方式到位”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对包含执行理念、职权配置、运作机制、管理制度等执行体制和思维方式进行重新构建,加快推动执行工作机制改革,运用法治的思维和办法破解执行难,提升了法院的司法公信与权威。
截至目前,三门峡两级法院共收执行案件5492件,总标的6.86亿元,同比增长21%,结案5397件,结案率为98.27%;执行到位标的3.2亿元,实际标的到位率为53.92%,同比提高18%。“不唯量,只唯实。实际执行率是我们抠着案卷一件一件算出来的。”该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贾巧梅自信地说。
探索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执行三到位、执行节点控制”成热词
“一张小小的执行案件工作节点管理流程图,让我们当事人对法院的执行工作一目了然。”如今,来法院申请执行的当事人,在三门峡法院都可以拿到一张执行案件流程图。这只是法院创新执行举措赢取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实实在在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的一个亮点。
作为“执行措施到位、执行方式到位、执行结案方式到位等执行三到位”目标的配套措施,三门峡法院制定详细的《执行工作流程图表》向当事人随案发放,将执行程序各重要环节节点向当事人清晰告知,强化外部监督。严格案件期限管理,发挥期限预警作用,加强立案、分案、文书签批及送达、措施采取、结案归档等重点环节的时间控制,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执行局运用执行节点管理实施执行质效考核管理,同时通过执行案件流程图的节点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坚持对案情复杂、难度较大的执行案件及执行异议案件实行公开听证,不断增强执行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在执行案件中,对涉及案外人异议、被执行主体的变更或追加、重大财产处置以及涉及当事人或者案外人的债权分配等重要执行事项坚持通过执行听证的方式进行公开。听证时,由当事人双方互相质证,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通过公开听证,组织各方举证、质证和相互辩论,最终查明问题、缓解矛盾,促进案件执行,推进执行工作公开化、规范化。
拓展执行公开深度和广度
案件当事人执行进展一目了然
三门峡法院注重程序公开,在电脑流程管理系统上加入执行日志项目,并印制格式化的执行工作日志附卷,要求每个工作室将具体案件每天采取的措施、进展情况、执行笔录等内容完整录入工作日志并即时入卷。同时,利用现有条件通过手机短信等形式将日志内容即时发送给申请执行人,使申请执行人即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提高执行工作透明度。
今年以来,三门峡法院积极推动执行公开,不断拓展执行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在建立执行日志和执行信息反馈短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执行微信、微博工作平台,及时发布执行工作信息,公开执行工作流程,通过多种渠道向当事人及时反馈案件进展情况,让当事人真正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对执行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倒逼全体执行干警形成积极执行、主动执行、快速执行、规范执行的良好作风。
2009年,被告赵某承包的公司在渑池县洪阳赵窑开采矿石。同年11月25日,杨某和其家人在山上拉石头时被放炮的飞石砸伤,赵某将杨某送往新安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鉴定,杨某的伤残等级为三级。经渑池县法院一审、三门峡市中院二审后,判决该公司赔偿杨某145865元,并承担一审、二审案件受理费9600元,但被告迟迟未予履行。2014年8月28日,渑池县法院邀请渑池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人共同见证执行。被执行人迫于社会各方的压力,先行筹措资金27600元,渑池县法院当即将执行款交付申请人杨某手中。
三门峡法院坚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见证具体案件的执行过程,切实落实执行公开,强化内外监督。今年以来,两级法院共邀请社会各界见证执行案件160件,制作电视专题片6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积极邀请河南电视台《正在执行》栏目,先后到渑池、灵宝、湖滨区3个基层法院驻点蹲守,对多起久执未结、疑难复杂的案件进行跟踪拍摄,全程见证执行,既有效促进了案件的执行,又大力提升了法院执行工作的良好形象。
今年3月24日和6月20日,三门峡市中院先后两次邀请当地律师代表和部分案件的当事人到法院进行座谈。座谈会开门见山,辣味十足,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开诚布公地讨论执行工作中案件难办、效率不高、行为不规范、措施不强硬等困扰法院的诸多问题,共同探讨程序公开、创新举措、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等能够推动法院执行工作不断发展的问题。
今年4月,中央巡视组交办三门峡市中院一起执行案件,并将该案列为重点案件督办。面对这起案件,三门峡市中院高度重视,抓住有利时机,先后3次组织召开案件听证会,充分平衡各方利益,促使达成执行和解,同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参与听证,协调多种力量促成执行和解。最终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该案剩余标的850万元在半月内全部履行完毕,案件圆满结束。
304次竞价 271.5%溢价率
网络司法拍卖显示公正魅力
“亲,在淘宝网也可以参与法院竞拍了!”3月17日,三门峡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正式在淘宝网上线,三门峡法院成为省法院系统首批实现网络司法拍卖的单位,网络司法拍卖成为该院践行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
湖滨区法院上网拍卖的一宗林权,评估价23.38万元,拍卖中经过304次激烈竞价,最终以63.48万元成交,溢价率271.5%,创下了全省法院司法拍卖溢价率最高和竞价次数最多两个纪录,拍卖效果及社会影响良好。
实行网络司法拍卖以来,三门峡两级法院共上传房产、土地、机器设备、林权等拍品71件,上传拍品总评估价3.74亿元,截至11月底,共成交28件,成交金额822.86万元,成交拍品最高溢价率271.5%,为当事人节省佣金50余万元。
“网络拍卖的优势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至少是既避免了暗箱操作,又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三门峡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志增在全市执行工作会议上明确表态。今后,三门峡两级法院对于执行财产的拍卖处置将基本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的方式进行,坚持鼓励网络拍卖、优先选择网络拍卖,逐步实现网络拍卖是常态,不实行网络拍卖是例外的格局。
穷尽对失信者的惩戒措施
创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方式
一起一度陷入僵局的执行案件,从4月开始,被执行人几个月来一直找各种理由推托、逃避、拒不履行。8月,灵宝市法院依法将被执行人张某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库,并制作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告,在灵宝市区繁华地带、被执行人张某经常居住地张贴,同时在灵宝市区广场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广告,对被执行人形成舆论压力,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
9月中旬,被执行人张某突然主动到灵宝市法院,要求和申请人和解并立即履行全部义务,案件很快执结。对于这起案件为何在短时间内出现巨大转机,灵宝市法院从张某口中找到了答案:原来今年9月初,张某和谈了几年恋爱的女朋友准备订婚,女方家长到商场购物时看到准女婿的名字被纳入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认为不能让女儿嫁给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便不同意两人订婚了。眼看一场美好姻缘即将告吹,张某赶紧筹措资金履行义务。法院将张某从失信名单撤销后,女方家长才答应二人的婚事。
今年以来,三门峡两级法院将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工作作为破解执行难、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的有效举措,坚持应录入尽录入原则,将未实际执结的案件符合条件的全部录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11月底,共录入失信被执行人1560人,形成向公安、工商、国土等执行联动单位定期通报制度,提高联合惩戒能力。两级法院不断创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通过张贴被执行人“大头贴”、广场大屏幕公告、电视台专题、微信微博扩散等形式,先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2100人次,取得了较好效果。
“多种有效方式的信息公布,充分发挥了信用惩戒的威慑作用,迫使被执行人积极配合执行法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比例上升,出现可喜局面。”贾巧梅说,公布的案件中有近20%的被执行人迫于压力履行义务或达成协议,整体效果十分明显。
对拒执者追究刑责
斩断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
2008年6月,三门峡市中院向被申请执行人刘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限被执行人刘某于2008年7月10日前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过程中,刘某长期规避执行,有能力履行义务却隐匿财产拒不履行,并且故意转移房产。法院经调查认为刘某符合拘执罪的构成要件,决定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被执行人刘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2014年11月8日,公安机关将刘某刑事拘留。刘某的家人慑于法律威严,于11月19日与申请人张某达成和解协议,给付张某剩余执行款49万元,案件执行完毕。
三门峡两级法院迅速行动、重拳出击,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推动集中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活动开展一个月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被执行人152案166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5案25人,进入审判程序2案2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14案,活动整体效果明显。
执行工作一定要做实。执行难,难在执行措施不到位、执行方式不到位、执行结案方式不到位。只有俯下身子扑到案件上,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提高实际执结率,提高案件标的到位率,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老百姓自然会满意。
(作者系三门峡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 李志增)
·河南:虚心听取意见 明确提升重点
·河南安阳:畅通诉求渠道 规范信访秩序
·河南:夯实基层基础 推进逐级走访
·河南政法委:制定救助办法落实从优待警
·河南省司法厅:为打造富强文明平安河南作贡献
·河南公安厅举行特邀监督员座谈会
·河南公安厅举行特邀监督员座谈会
·河南濮阳李权卿:只身面对危险不惧生死考验
·河南新郑监狱推进监狱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河南商丘中院:以案件回访带动办案质量提升
·河南虞城:"平安家园险"破解农村多窃案难题
·河南三门峡公安局:强化服务意识创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