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法院主审法官在院领导带领下,宣誓履职。
目前,一些法院正在探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已率先实现了“双轮驱动”,即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以及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法官作为裁判者,在对案件负责的同时拥有了独立的薪酬保障,实现了法官等级与薪酬直接挂钩,法官不必再争着当“官”。
与其他试点法院的探索不同的是,盐田模式是系统性、整体性的改革,其改革理念和推进路径都值得研究和借鉴。
■法官单独序列 分途发展
全国许多地区正在探索的,一般都是限于法院内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通过去除案件审批权,实现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
而盐田要尝试的是将法官区别于公务员实行单独序列管理,这步改革要破的是当前公务员管理体制。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组织人事、财政等方方面面的管理,难度和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盐田关于改革的设想得到了盐田区委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并成为试点。2012年7月,盐田区委牵头成立司法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动改革。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调研论证以及前后50多次修改后,盐田法院拿出了《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职业化改革方案》。2013年4月,《方案》呈报给了深圳市委。
深圳市委决定以盐田法院的方案为蓝本,来起草全市改革方案,并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在今年2月出台了全市统一方案,并在7月实现了对法官工资薪级的套转工作。
这是我国首个付诸实施的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和法官职业化改革方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评价这个改革,“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根据方案,法院人员被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分别有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法官按区别于公务员的单独序列管理,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与法官等级挂钩,并建立法官单独的薪酬体系,走法官职业化晋升路径。改革后,法官不再有行政级别,而是按照五级法官到二级高级法官进行配置,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薪酬待遇。
一个法官正常晋升,到退休时可以达到三级高级法官。这是什么概念呢?据盐田法院副院长王欣美介绍,如果按照薪酬数额来换算,该法官能达到当地正处级甚至是副局级官员的待遇标准,法官不需要去“挤”行政晋升通道,只需要专心审判、做职业法官即可。
当然,法官等级晋升要看任职年限,也要看工作业绩、审判业务能力。王欣美介绍,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可在晋升上一个等级时缩短一年任职年限;而年度考核不称职的,要被减低等级甚至按程序免除法官职务。
这个方案惠及大多数法官,法官薪酬待遇普遍比改革前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职业发展前景更加明朗了,更能安下心来实现法官梦。”80后的刘吉明是一位年轻的初任法官,因为改革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1+1”模式
办案职业化
如果说,法官单独序列改革意味着攻克了礁石,那么聘任制审判辅助人员的改革则驶入了深水区。案件虽然由法官裁判,但是大量的程序性工作,包括庭前协调调解、庭审安排、诉讼当事人身份的确定甚至部分案件的庭前证据交换等等重要工作,都是由法官助理完成的。
“以法官助理为核心的审判辅助人员队伍能否稳定,对法官办案有直接影响。”卢成燕告诉笔者,一个好的助理是法官的左膀右臂。然而,当前因为受制于编制的缘故,法官助理中大约2/3是临时聘用人员,他们工作量大、责任重大,但却长期与具有编制身份的人“同工不同酬”。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0月30日,盐田法院在区委的支持下开全国先河,先对聘用制法官助理实行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将法官助理岗位分五级并实行等级升降管理,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薪酬待遇。一级法官助理的工资待遇可以达到正科级干部水平。
这种“以岗聘用、以岗定酬,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极大激发了法官助理的工作积极性,更保障了队伍的稳定性。王欣美认为,“这打破了行政编制的壁垒,是聘用法官助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雏形。”聘用法官助理只要把活干好,待遇就可以提高,甚至超过编制内人员。
今年11月,拥有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历的王鸥被评为四级法官助理,月工资比以前增加了2000多元。原本她只是把这份聘任制助理当成暂时“跳板”,现在她觉得心更定、更踏实了。
在法官和法官助理的职业化改革基础上,盐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更加顺畅。根据对法官合理办案量的测算,盐田通过法官遴选选拔了15名德才兼备、办案经验丰富的主审法官。
4月17日,盐田法院全面实行“1+1”办案模式,每名主审法官搭配1名法官助理,主审法官依法独立审理案件、独立裁判、独立签发并对案件负责。“取消一切审批的中间环节,是一场真正彻底的还权法官改革。”卢成燕说道。
对于未能被选任为主审法官的其他法官,则被调整工作或者安排在办案部门担任助审法官,协助主审法官办案。而院、庭长不再批案,除了自身办案任务外,主要承担主持召开审判专业委员会、主审法官联席会议等,加强对疑难案件研讨、统一裁判尺度。
通过改革,盐田法院队伍的精气神得到提升、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审判质效明显提高。7个月以来,结收比达101%,比之前提高了23%。法官人均月结案率提高了80%,上诉率同比降低40%。
“副区长”院长的困惑
2012年年初,卢成燕从盐田区政府副区长的位置调整到了区法院担任院长。
当时对卢成燕触动最大的一件事是,法院一位正科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报考了区里一个科级职位,想平调离开法院。卢成燕在思考:是不是法官管理制度出了问题?
卢成燕还发现,30个中层领导岗位中有20人职务和岗位不符合,“比如,有一个法官就挂了办公室副主任的名。这实际是为了给法官解决待遇问题,而不得不采取这种‘错位任命’的方式。”
更令人忧心的是,毕业生到法院十多年了甚至还不到科级,晋升速度远低于普通公务员,还有10多名业务骨干先后离开法院。更大的流失出现在了聘用制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岗位,流失比例将近30%,2年内就辞职了20余人。有的法官两年换了3名助理,严重影响办案效率。
卢成燕分析,症结在于法院内部人员管理的行政化:法官与其他工作人员在职业身份、地位和待遇等方面基本没有差别,法官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钩;囿于职数限制,没有体现出法官职业特点和在司法中的核心地位,导致法官缺乏应有的职业尊荣感和使命感。
问题倒逼改革。盐田法院党组认为,改革法官管理制度迫在眉睫,改革必须破除法官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现象。
改革的切入点是什么?盐田选择了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和法官职业化作为突破口。用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家新的话说,盐田选了一道最难的题。
·广东政法委:切实提高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广东:优质服务外籍人员 依法治理"三非"问题
·广东检察机关举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
·广东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反贪工作会议
·广东深圳公安边防支队抓获14名偷渡人员
·广东深圳:百名消防新兵结束封闭集训
·广东深圳:百名消防新兵结束封闭集训
·广东深圳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爱民模范集体背后的为民故事
·广东深圳中院发布解决“执行难”实施标准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
·广东反贪部门加强打击行贿 今年前11月立案数上升22.3%
·广东徐辉申诉案再审改判无罪 获国家赔偿157万多元
·广东广州公安局党委到基层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