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上海高院通报自贸区建设的司法经验

2014-12-24 14:15:5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上海法治报 

  12月23日下午,上海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设一年来形成的司法经验,并同时发布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涉自贸试验区审判工作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3年11月至今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954件,460余家外商投资企业涉诉,投资贸易商事纠纷案件数量居首。

  根据白皮书显示,2013年11月至今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954件,其中包括687件民商事案件、21件刑事案件、246件执行案件,有770件已审结。

  在受理的涉自贸区民商事案件中,涉外民商事案件共计32件,包括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涉外投资贸易纠纷、涉外房地产案件、涉外金融商事案件等。尽管涉外案件在受案总量中仅占4.8%,但在非涉外案件中仍存在诸多涉外因素。涉诉外商投资企业占比较高,受理案件中涉及区内注册或经营的企业635家(含不同个案中重复涉诉的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61家,占72.6%,多为境外企业在国内设立的子公司。

  白皮书同时指出,涉自贸区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外案件较多,占收案量近3成,且案件涉国际知名企业或知名品牌,如LG电子、宝洁公司等。

  记者了解到,在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中,法律适用问题往往十分复杂,缺乏国外法查明的权威来源,给案件审判带来一定难度。为了满足自贸区市场主体诉讼便利化需求,提升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专业化水平,上海法院形成了相对集中管辖和归口审理机制、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涉外民商事审判法律适用保障机制、便利诉讼机制等机制。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上海法院紧紧围绕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工作重心,结合司法改革任务,推出一系列重要举措,经过一年实践中的不断打磨和梳理总结,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经验。

  上海高院副院长盛勇强在发布会上介绍,自贸区设立之初,上海法院就已开始谋划在自贸区内加强审判机构和审判组织建设。2013年11月5日,经上海高院批准,浦东法院设立自贸区法庭,依法审理涉自贸试验区相关民商事案件。同时,该院在刑庭、行政庭、民一庭等相关审判部门设立专项合议庭,实行涉自贸区相关刑事、行政、劳动争议等案件的专项审理。

  此外,上海法院还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和保障自贸区建设的司法政策,如2014年年初上海高院出台的《上海法院服务保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上海一中院出台的《涉自贸试验区案件审判指引》以及上海二中院出台的《适用〈自贸区仲裁规则〉仲裁案件司法审查和执行的若干意见》等。

  记者从昨天的发布会上还获悉,上海法院建立了案件信息定期报告、专业分析制度,对自贸区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重点领域的案件进行定期分析研究,加强对涉“自贸试验区新政”纠纷等改革创新领域案件的专项跟踪,定期分析特点、趋势和适法难点,及时提出工作建议。

  此外,上海法院还探索建立了司法工商共建信用促进机制、法院与行政监管机关信息交流互动机制,同时运用司法建议等方式积极建言献策,在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监管模式创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贸区法庭还引入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贸促会上海调解中心等调解组织,借助各方面力量开展委托调解工作。

  昨天下午,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同时,上海高院与华东政法大学建立专项合作,利用该校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优势,建立委托查明外国法的工作机制,为“外国法查明难”的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

[责任编辑:王鑫]
相关报道

·上海检察院向市政协专题通报工作并征求意见
·陕西政法委司法改革考察组赴上海徐汇检察院调研
·上海一中院:编发连续性专刊 保障公正司法
·上海杨浦法院:采取“三化”管理法 切实加强长期未结案件管控
·上海杨浦法院:追缴4类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存在困难
·上海杨浦法院:公安类行政案件呈“四多”特点

·上海杨浦法院:公安类行政案件呈“四多”特点
·上海二中院:编发法制读物 普及法律知识
·上海浦东检察院召开自贸试验区检察监督研讨会
·上海检察院向市政协专题通报工作
·上海铁路法院举行主要领导调整宣布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