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湖北

湖北当阳市:“六五”普法实现“四化”目标

2014-12-24 11:15:21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湖北司法行政网站 

  “六五”普法实施以来,湖北省当阳市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实现了“六五”普法“四化”良好局面。

  一是普法工作制度化。坚持落实“五个制度”,即: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平安单位”评选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坚持每年2次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和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执行工作情况通报、检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坚持落实普法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普法工作经费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到位;坚持落实普法队伍,1500余人的“普法联络员、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普法志愿者、法制文艺工作者、法治新闻工作者”六支普法队伍常年开展普法宣传。

  二是法制宣传多样化。普法对象全覆盖,除将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农民、中小学生作为普法重点对象以外,加强企事业单位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专项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坚持社区服刑人员一月一次法律知识学习、半年一次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普法对象覆盖面达到100%。法治宣传形式多样化,拿出30多万元,采取送书普法的方式为县级领导干部、农民、青少年购买“六五”普法教材,为全市小学一年级、中学一年级学生购买4000册学法课本,确保中小学生学法全覆盖。全面推行集中学法制度,将普法学习纳入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安排,坚持每周一次集中学习法律知识。探索专家讲法制度,市委中心组带头每年至少2次聘请专家进行法律知识辅导讲课,常年坚持组织法律法学专家进校园,举办法治讲座、上法治教育课。积极推进电视普法,在当阳电视台开辟《依法治市》普法专栏、“农村普法”和“市民学法”专题视频节目;创新短信普法平台,每年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宣传“六五”普法知识超过60万人次;利用网上普法信息平台,开通网上学法平台,每年进行网上无纸化法律知识考试2次。深化法治主题宣传,坚持开展“三•八维权周”、“12•4国家宪法日暨法制宣传日”、“千户家庭”学法竞赛等法治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法治文化创新化。以“夯实法治基础,传播法治文化,培养法治习惯,弘扬法治精神”为核心,充分吸取民间法治文化养分,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培根工程”建设。本着自发、自主、自费和必要的扶持“三自一扶”原则,着力打造法治文化“三个一批”,即:依托乡风文明户大力培育一批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法治文化示范户”;依托各镇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层文化公共设施,建设一批“法制教育示范基地”;依托法治文化创作专家库成员和业余宣传积极分子,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法治文化培根工程”建设得到省市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宜昌、全省推广,当阳法治文化实现新突破,走在宜昌、全省乃全国前列。

  四是法治创建成果化。健全党委政府决策机制,建立专家论证、群众意见征求、合法性审查、决策评估和责任追究等决策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开展法治县(市)、法治单位创建活动,推进行业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创的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工作格局,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当阳市被表彰为全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县(市)”和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2个单位被表彰为全省首批“法治创建活动先进集体”;8个单位被表彰为宜昌市首批“法治创建活动先进集体”;7个单位被表彰为宜昌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7名个人被表彰为宜昌市“六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8个法制宣传基地被命名为宜昌市首批“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示范户”张青山获得湖北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提名奖,“法治文化示范户”王道凤被授予宜昌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称号。(黄德明)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湖北检察机关召开侦查指挥中心工作会议
·湖北利川:将预防课纳入村"两委"选举议程
·湖北通山检察院:加大对行贿案件办理监督
·湖北公安厅部署岁末年初安保工作
·湖北:启动“1+5”年度督查考评工作
·湖北襄阳公安局启动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

·湖北襄阳公安局启动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
·湖北潜江警方破获一特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
·湖北检察院:11个月侦查贪贿案涉两千多人
·湖北三地检察:内外兼修 打造品牌
·湖北检察院打造检察事业发展“新智库”
·湖北:检察服务来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