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安徽

合肥全力打造“安徽率先全国示范”平安之城

2014-12-19 08:27:06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法制日报 

  合肥全力打造“安徽率先全国示范”平安之城

  “八类犯罪”居省会城市最低行列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生活大调查》中,合肥市荣登中国最幸福城市榜首,这个调查我信,作为合肥市市民,我们切身感受并享受到平安和谐的生活。”每天都要在小区健身的安徽省合肥市市民胡茂英说,“出门从没担心过有小偷上门,小区治安防范好着呢!”

  合肥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全力抓好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创新、创建无传销社区“三项重点任务”;强力实施安全停车、行业调解、技防延伸“三项重点工程”;大力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近年来,未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影响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今年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占刑事案件比重仅1.43%,居全国省会城市最低行列;连续5届20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三捧“长安杯”,成为平安中国建设领跑者之一。

  “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新征程上,合肥市政法机关将以法治为引领,紧扣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主题,为打造安徽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提供坚强保障。”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进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说。

  “三项重点工程”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平安不平安,群众说了算。这是合肥市在平安建设中始终坚守的一条准则。近年来,合肥市政法综治部门强力推进的“三项重点工程”就是对这条准则的最好解读。

  针对群众反映的非机动车停车问题,实施“安全停车工程”。合肥市政法综治部门在组织推进上,采取召开现场会、调度会、推进会,“差的明查、好的暗访”“差的通报、好的宣传”,随机抽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方式强力督导推进。在规范建设上,明确要求人防上要有专人看管,物防上要有栏杆隔离、停车标识,技防上要有探头监控三方面基本标准,在建待建单位小区必须将停车场所纳入规划。在运行管理上,创新推出外包管理、委托管理、分地段管理、分时段管理、封闭式管理等管理措施,创新推出免费集中停车、投币式充电、临时车棚、机动车非机动车分区域停放等服务项目。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技防落后问题,实施“技防延伸工程”。结合“天网”工程,合肥市全面推进了农村视频监控“村村通”建设。按照“每个行政村不少于两个监控探头,并与派出所联网”标准,对“村村通”工程进行验收,纳入年度综治目标考核。目前,合肥市已建立监控探头62203个,1271个村已有665个村完成“村村通”工程。

  “我们明确了农村视频监控‘村村通’建设的推进时间表和责任主体。”合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许道和介绍,市主要领导还与县(市)区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县区与乡镇街道也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针对群众反映的矛盾集中领域,实施“行业调解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出台相关文件,明确相关政策,力促将行业纠纷从体制内循环引向社会化调解。坚持综治牵头,通过市综治委明确行业调解、成员单位分工、行业调解保障渠道、调解平台完成时限。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和谐就在眼前,就要从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具体事做起。”张进说,以工程化推进方式实施“三项重点工程”,切实回应了群众关切,群众安全感实实在在得到提高。

  “三项重点工作”持续筑牢平安根基

  “基层跟老百姓联系最紧密,政法综治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在基层。”张进说,合肥始终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平安工作的主题和载体,今年以来,大力开展了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平安之基更加坚实。

  在进一步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上,合肥市重点推进了县、乡、村三级平台构建。在1760个村、社区一级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站,在148个乡镇、街道一级建立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在县(市)区一级推进综合性人民调解中心建设,构建源头化解社会矛盾屏障。目前,合肥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已经全部建成,建成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委会283个。此外,合肥市还设立了6595个网格,有网格责任人11365人,持续开展了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工地、平安交通等创建活动。

  “在三级平台之间,我们建立健全大调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许道和说,以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和工作站为平台,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到对群众诉求表达、权益维护、政务需求实行一条龙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

  近年来,合肥市各级政法综治部门不断提升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出击,先后组织开展了“亮剑”行动、“天网”行动等严打专项治理活动,刑事发案总体平稳可控。

  “针对社会面防控力量不足的现状,合肥市委专门出台有关加强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建设的意见,全市招募专业巡防队员18397名,公安治安巡逻车全天候在街上巡逻,防控能力的提升,使群众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感。”合肥市综治办副主任向晓川说。

  “三项重点任务”瞄准更高平安目标

  “合肥率先出台了进一步深化平安合肥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使合肥成为‘全省率先、全国示范的平安之城’总目标。”张进说,这是合肥市委、市政府对平安建设提出的具体任务。

  为此,合肥市提出深入推进平安工作的重点将在强化安全维护、矛盾化解、治安防控、服务管理四个方面持续发力,采用组织领导、宣传引导、投入保障、考核奖惩四个机制全力推进,以平安建设基层化、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四个水平的提高,实现合肥四次捧得“长安杯”“八个全省率先”和“一升三降”三项具体深化平安合肥建设目标的均衡推进和全面完成。

  在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合肥持续采取“以项目化抓社会治理”的模式,部署46个项目的社会治理建设重点,每个项目均制定了工作方案、职责分工、推进时限和标准要求,并纳入年终综治工作目标考核。合肥市还针对传销顽疾,创建无传销社区,铲除传销滋生土壤。

  “通过深入推进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建设,将实现四个转变:在维护稳定工作上,实现由维稳向维权转变;在推进社会管理上,实现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在社会治理上,实现由单一治理向共治共享转变;在化解矛盾上,实现由消极稳控向依法解决问题转变。”张进说。(记者李光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黄山检察院开展合适成年人参与刑诉工作
·安徽马鞍山检察院:公诉工作获人大代表肯定
·安徽铜陵市公安局廉政教育基地落户铜陵监狱
·安徽亳州:“五步法”推进执法规范化
·安徽淮北市公安局:严警纪强监督塑铁警
·安徽宿州市公安局:访民意评警务促执法

·安徽宿州市公安局:访民意评警务促执法
·安徽合肥:“大数据”精准制导警务督察
·安徽:发挥督察职能作用 铸造守护安宁利剑
·安徽宣城:多举措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
·安徽铜陵:猛药去疴对违法案件一查到底
·安徽池州:坚持“四从”原则维护民警执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