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在我国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当汽车走入百姓家庭渐成为代步工具之时,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年关临近,驾驶您的爱车回家团聚,出行购物,还真要多留心小心爱车被盗。本期平安课堂是我们收集的一些案例,希望对保护你的爱车有帮助。

■盗窃“神器”专偷车内物品

■堵车途中 小心连环计

■“合法外衣”下的骗局

  案件回放▶▶▶

   近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万达商业广场,一男子见有车驶入就跟上前去,发现他除了不断重复之前的举动之外,期间还溜进万达商业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和另一名男子碰头,两人窃窃私语一番,又迅速各自分头走开。

  “一定有蹊跷!”民警发现作案工具就藏在男子的衣服口袋里,包括汽车门锁解码器和信息干扰器。就在这时,一部可疑车辆突然开出,驶离停车场。民警带领另一路人马迅速追击,在嫌疑车辆行驶至集杏海堤时,将其截下,在车上捜获被盗手机3台。

  经审查,13日当天,两人在环岛路以相同手法洗劫了5辆汽车的车内财物。14日,李某哥哥带两人到集美万达看电影,两人再次就地作案。最后出现的嫌疑车辆驾驶者是李某的哥哥。警方初步判断,他对李、张二人的行为并不知情。

  目前,警方初步认定李、张二人作案4起(另一起案件暂未找到物主),两人均被刑拘,案件还在进一步审查中。

  案件分析▶▶▶

  轻按解码器 遥控车锁就失灵

  小偷手中的汽车门锁解码器和信息干扰器,到底是何方“神物”?解码器里面只有一块电池、一个电路板和几根电线,就像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民警在厦门市公安局集美派出所用一辆铃木汽车、一辆本田轿车做了试验。民警站在车旁,打开只有香烟盒大小的解码器,轻轻一按,两部车的车锁遥控竟全部失灵,再按锁门键,车门锁全无反应。

  “汽车门锁解码器和信息干扰器都能拦截遥控信号,让车锁遥控失灵。”民警说,车主使用遥控器锁上车门时,嫌疑人便用干扰器实施干扰,车主听到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声后,误以为自己已将车门锁上。等车主离开车子后,犯罪嫌疑人便上前将车门打开,盗走车内物品。

  民警支招▶▶▶

  遥控锁车后 记得拉一拉车门

  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集美派出所办案队负责人黄旺君:

  防范这种盗窃手法,车主在锁车时要细心些,遥控锁车后,记得再拉一拉车门,确认车子已锁好后再离开。

  贵重物品和钱物不要放在车内,以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夜间停车时,一定要停在正规停车场或有专人看管的地方。

  案件回放▶▶▶

  某日,张女士驾车行驶在下班途中。前方车流拥堵,突然一辆摩托车在经过前门位置时,似乎行车不稳,用脚撑了车身一下,并迅速在车流中消失。紧接着,一名路人拍打她的车门,隔着车窗比划似乎想告诉她刚才的摩托车把她的车划伤了。张女士连忙降下车窗询问,“好心”提醒的路人却离去了。不得已,张女士只好打开车门下车检查。发现车门上只有一个被踩的脚印。当她庆幸只是虚惊一场时,突然发现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LV手包和手机都不见了!只见前方有个人影在飞奔,手中拿着的正是她的包。无奈车堵路挤,只好眼睁睁看着拎包贼溜走。

  详解贼招▶▶▶

  3名嫌疑人分工协作,环环紧扣,运用连环计让张女士进入圈套。

  第一招:投石问路。拎包贼用摩托车剐蹭车辆并逃离吸引车主注意力。

  第二招:调虎离山。第2名嫌疑人及时跟上示意车辆出了问题,目的就是要车主打开车窗或者打开车门,解开行车锁。

  第三招:声东击西。在驾驶员下车的一瞬间,早埋伏在车辆副驾驶一侧的第3名嫌疑人,立即通过打开的车窗,或者已经解锁的车门,盗走摆在明眼位置的财物。

  见招拆招▶▶▶

  作案人员主要是利用堵车、等红灯等现场条件达到攻退自如,所用伎俩主要是通过拍车门、剐蹭车辆、发传单等方式分散车主注意力,诱使车主解除行车锁、打开车窗等行车安全防范措施,制造作案条件。

  防范此类案件,第一要领是行车时音响音量不能过大,确保能敏锐感知环境信息,不至于拎包贼开车门、偷财物时听不到动静;第二要领就是行车落锁,确保车辆对外形成封闭式的安全状态,让“三只手”无从下手;第三要领是财不外露,提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放置在副驾驶座位等显眼位置;第四要领是财不离手,在被迫下车,解禁车辆安全措施前,首先要携带好贵重物品,让贼无财可偷,自然不攻自退。

  案件回放▶▶▶

  2013年3月,安徽省芜湖市的郑先生打算买一辆轿车。郑先生跑了几家4S店,选中了一款广汽本田轿车。此时,有人向他推介:有一家二级车辆经销商的价格便宜。于是,他来到这家店。郑先生看到喜欢的广汽本田价格,果然比其他4S店便宜近1万元。双方就价格进行协商。董某显得很爽快:“再让你0.5个百分点……”郑先生觉得捡了一个大便宜,高兴地点头同意。此时,董某一边拿出购车合同,一边提出条件:“我的车来路特殊,必须先预付30%的定金,等车来了再提货,并缴纳余款。”见郑先生有些犹豫,董某继续说:“你放心,半个月内车肯定到。”听到这话,郑先生放心了。两人签订合同之后,郑先生缴纳了5.9万元的定金。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那天,郑先生兴冲冲地来到店里准备提车。谁知,董某告诉他再等等。郑先生耐心等待了3个月之后,再次跑到店里打算提车。而此时店门紧锁,空无一人。再拨打董某手机,竟成了“号码并不存在”。郑先生如梦初醒——自己被骗了。郑先生立马向芜湖警方报案。

  芜湖市公安局对案件展开侦查的同时,将这家店查封,对董某展开追捕。当年9月底,董某落网。随着审查深入,一起诈骗案也真相大白。原来,董某与朋友合伙注册成立了这家二级车辆经销店。董某以“低价售车、骗取定金”的招数为手段,从2012年初开始,他先后诈骗芜湖市及周边地区60余人的购车定金及购车款共700多万元。

  案件分析▶▶▶

  警方根据侦查分析,本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嫌疑人董某与他人合伙注册成立二级车辆经销店后,利用“合法外衣”作掩护,租借各种型号的汽车放在公司作为展车,并打出“同类车价格低于其他店”的幌子,以吸引客户。当“鱼儿”上钩后,董某借口“需要订车”,骗取客户先付一定比例的定金。

  二、董某雇用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为业务员,用以拉拢客户。每谈成一笔生意,给业务员3000元提成,由此鼓励业务员大肆招揽客户。

  三、采取兑现一部分客户购车需求的方式,制造该公司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假象。吸引更多人到店里购车后,董某先抛出“低于市场价格”的诱饵,诱使消费者签订合同,再收取购车10%至30%的定金,并以“等车到了再付余款”迷惑受害人。等受害人发现,嫌疑人已处于“失联”状态。

  民警支招▶▶▶

  警方提醒购车一族,购车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购车陷阱。

  首先,提高防范意识。购车时要选择正规的4S店。如果在二级车辆经销店购车,不仅要对车辆的外观、性能、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也要留意售车方的资质和销售方式。一旦感觉销售方有“猫腻”,要立马打消在此购车的念头。

  其次,慎签购车合同。签订购车合同时,要仔细询问、查看经销商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分清“订金”与“定金”的差别,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截然不同。如果一时无法提货,要经常上门询问,提防心怀叵测之人行骗。

  再次,切勿贪图便宜。购车一族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不要轻信推销人员或店主的花言巧语,更不要贪图小利,以免遭受重大损失。发现疑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协助警方侦查取证。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 秦应树)

  结语据了解,偷钱包的贼从看上你的包后到下手得手需要十分钟左右,而偷车贼看上你车到他得手才需要2分钟的时间,据说偷一台桑塔纳的最快纪录是五点四秒!车主在停车过车中找专门的停车场,在锁完车注意检查,车内不放有贵重物品,车主只要在买车用车过程中细心谨慎,就能大大降低汽车被入侵的风险。

平安课堂:策划/李镕良(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