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警务实战水平
内蒙古轮训1387名公安派出所所长名公安派出所所长
为提升公安派出所所长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并通过派出所所长推动基层派出所工作升级,筑牢公安工作基石,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举办全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所长提升警务实战能力培训班,对全区所有派出所所长进行轮训。据了解,此次轮训自10月24日开始,12月10日结束,每期培训7天,共举办10期(调训5批),轮训公安派出所所长1387人,轮训率为100%。
精谋划、强保障,重视力度空前
“公安派出所站在公安工作的最前沿,是开展所有公安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直接来源。我们要在认真总结‘提效增力’大练兵、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成果的基础上,趁热打铁,继续深化和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基层派出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2014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马明再一次发出动员令,要求对全区公安派出所所长进行轮训,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升派出所所长警务实战化水平。全区派出所所长提升警务实战能力培训班应时推出。
与以往培训不同,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对此次培训提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深入推进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突出“警务实战化”练兵,全力打造一支政策理论精通、专业技能精湛、实战水平突出、工作能力过硬的公安基层指挥员队伍的总要求。公安厅政治部在培训前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调研,先后争取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和派出所所长意见,借鉴了公安部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和浙江、湖北、江苏等省举办派出所所长培训班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完善的培训方案。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对此次培训非常重视。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马明担任培训领导小组组长,先后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并于11月13日率公安厅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开班典礼。部分厅领导及政治部、治安管理总队、厅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专门为学员作专题辅导。这在内蒙古公安派出所所长培训史上尚属首次。此外,公安厅在培训模式上力求多元化,打破以往“灌输式”的授课方式,采取了晨读、专题辅导、专家讲座、案例教学、拓展训练、战术实训、座谈交流等授课形式,力求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培训安排劳逸结合。公安厅还划拨300余万元专项经费,保障轮训工作的顺利实施。
贴实战、抓重点,内容设计精彩
“此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立足于实战,课程内容丰富,特别是增加了晨读和晚修课,让民警重温入党入警誓词,对于民警职业荣誉感的养成大有裨益。”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徐晓波说。
据了解,此次培训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当前公安重点工作和实战需要,具有针对性;理论教学聚前沿、有高度,体现了当前警务模式改革的先进理念,具有前瞻性;增加晨读和晚修课,重温入警入党誓词,感受古典文学精华,具有启发性。
此次培训的课程分为政策理论、派出所业务、警务实战训练和经验交流4个部分,共设置了14个专题。政策理论课程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等内容展开,并通过专题讲座和专题片的形式,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和保密教育。派出所业务课程突出户籍管理、人口管理、治安防范、规范执法、信息采集、社区警务等重点内容,既有理论高度,掌握公安业务前沿动态,又与派出所工作实现准确对接。警务实战训练课程设置了警务现场指挥、抗压武力推进、现场急救、拓展训练等实战课程。派出所所长置身于模拟实战中,有效提高了现场应急处突能力。经验交流课程学习浙江、江苏、湖北、北京等地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更新了理念。
每批培训结束前,公安厅政治部都要进行认真总结,下发调查问卷,对师资、管理和保障情况进行评估。经过调查汇总,把所长们认为好的教师和课程保留下来,认为安排不理想的课程和师资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具有实效性。
“这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师资力量雄厚,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理念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分局海西路派出所所长张武说。
高标准、上档次,师资保障有力
“大练兵,训练内容是关键,而师资队伍又是保证训练任务高效完成的决定性因素。”此次培训,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在确定培训内容后,统筹全国公安教育训练资源,充分利用素质强警交流合作平台,选拔了一批理论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教授和教官,确保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培训班聘请了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宫志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朱旭东等在内的公安院校知名教授。这些教授在全国公安系统或某个行业领域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提高派出所所长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有很大的帮助。来自浙江、北京、江苏和湖北等地公安机关的一线教官也为参加培训的派出所所长进行实战化教学。这些教官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通过案例教学、经验介绍、互动交流等形式,介绍派出所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厅机关的部分领导干部也为学员们进行了专题辅导。他们分别从自身工作出发,结合派出所业务和队伍正规化建设,在培训班开学典礼、结业仪式上为学员作了专题辅导,畅谈如何当好派出所所长。同时,公安厅还从全区选拔优秀教官,组成警务实战和拓展训练教官团队,开展情景模式教学,深受参训派出所所长的欢迎。
重管理、促延伸,轮训效果初显
为确保培训实效,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民警培训管理规定》和《学员培训管理细则》,严抓培训纪律和教学秩序,进一步端正了参训所长的培训态度。公安厅建立了人事训练处、培训基地、班主任三级管理体系,培训机构成立了教学督察组,随时对学员出勤率、课堂秩序等进行现场监督,建立了参训所长培训档案,及时记录所长们训练、考核等情况,以规范考核来提高培训质量。
参训派出所所长普遍反映,此次培训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也非常实用,这样的训练无论是领导重视程度、受训内容、师资力量、实际成效都是前所未有的,自己的指挥作战、信息捕捉、预警研判、危机处置和群众工作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锡林路派出所所长张月峰培训后,积极与湖北、江苏等地介绍经验的所长联系,结合辖区实际,与铁路派出所建立了“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协同作战,治安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他还推出治安民警与社区民警联合巡逻防控机制,辖区治安得到明显加强。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分局上官地派出所所长郭志辉返回工作岗位后,积极借鉴培训班上介绍的江苏省常州市人口管理先进经验,重新对辖区6000余户居民进行地址编码,力争做到点图知房、点房知情。
派出所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加强派出所所长理论修养、业务学习、警务实战训练、科技知识更新等显得更加重要、紧迫。建立规范、系统、科学的派出所所长轮训长效机制,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本着服务实战、服务基层需要的原则,始终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置于公安事业的大局中来谋划、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把握、置于促进公安队伍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摆布,不断加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目前,教育训练已成为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成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同时,自治区公安厅着力打造“提效增力”大练兵这一培训品牌,把各类培训纳入其中,保证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常态化和制度化,平均每年培训民警8.7万人次,人均接受培训1.9次。2011年,公安厅开展了内蒙古自治区旗县(市区)公安局长大比武,开创了领导干部培训新模式,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还连续开展了五届公安系统散打比赛,推动了全区实战化练兵的深入发展。2013年,围绕“提效增力”开展的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效果突出,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4年以来,自治区公安厅积极推进常态化练兵,不断夯实教育训练基础建设,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教官管理暂行办法》,规范教官评聘、管理、考核、晋升等工作;研究制定了训练基地考评标准,划拨了1300余万元经费,用于加强基地建设。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依法使用武器警械专项训练活动以来,自治区公安厅超前谋划、精细组织、注重实效,共举办培训班684期,民警参训率为98.8%;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水平大幅提升。
通过大练兵,全区公安民警的工作作风得到潜移默化的转变:领导干部能抓班子、带队伍,能管理指挥、能为人表率;基层一线民警执法执勤、管理服务和群众工作等能力大幅提升;机关民警站着能说、坐着能写、下基层能指导。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将按照“打造一流队伍”的目标,紧紧围绕自治区“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维护好、发展好“提效增力”大练兵这个品牌,推动教育训练工作向常态化、实战化和训练实战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网络学院、训练基地、教材科研和教官队伍建设,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强有力的队伍保证。
(邓忠)
·内蒙古锡林浩特消防大队设立LED滚动消防宣传标语栏
·内蒙古呼和浩特公安局落实40項惠民措施
·内蒙古公安机关业务标兵评选活动正式完成初选
·内蒙古通辽公安局科尔沁分局: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内蒙古高院编印蒙古文版诉讼法
·内蒙古科左后旗公安局:对照“三面镜子” 提升执法水平
·内蒙古科左后旗公安局:对照“三面镜子” 提升执法水平
·内蒙古达拉特旗检察院:惠民工作显实效
·内蒙古通辽警方:监督渗透各环节
·内蒙古土右旗公安局:依托民意 提升服务水平
·内蒙古二连浩特公安局:弘扬110精神 铸造110新品牌
·内蒙古呼和浩特:启动公安武警联勤联组武装巡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