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持枪抢劫后,开车跑了……”案情重大,接到报警后,坐镇指挥中心的山东省胶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科刘忠玲立即调出案发地附近实时监控画面,下达堵截指令,街面巡防力量迅速向案发地实施围堵,仅仅5分钟,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这一场景是胶州市公安局根据警情研判、科学用警,推行打防控一体化联合勤务机制,实现扁平化、一对一精确指挥的真实写照。
“这几年,胶州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随着4F级胶东国际机场的落户,老百姓对社会治安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用警方式让指挥者心中没底,已经很难满足群众需求。”胶州市公安局局长李世明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胶州公安坚持把警情作为警务活动的核心,将所有警情进行统一归类收集,及时分析研判,科学布警,提出相对应的处置对策,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确保一呼百应、互相增援、快速联动。
情报研判引导打防控精确指挥
“这是昨天全市刑事警情标示图,显示为绿色,表示低于警情常量,处于正常状态。”在胶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情报信息中心,胶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孙邦升告诉记者,他们自主研发了“三色预警”情报信息系统,将每日警情数量划为红、橙、绿三色。一旦某个区域刑事警情高发超常量,就会启动全警大巡逻机制。
据介绍,该局以每日警情不超15起为常量。实施实时预警、科学布警、多警联动,建立了三级巡防勤务、警情量化等14项工作机制。依托实战警务平台,及时研判犯罪动向和规律,各警种和派出所根据预警信息制定有针对性的打防控举措。
“我们以多发性、系列性案件为主攻重点,组成力量专门进行攻坚,对入室盗窃等9类侵财性犯罪反复研判,精确用警,今年以来已破获各类侵财性案件514起,打掉‘两抢一盗’团伙51个。”胶州市公安局政委安振东说,“我们根据警情分析研判情况,精确指导巡防警力投放和侦查打击重点,全市警力与警情同步率达到95%以上”。
科学用警构建无缝化动态监管
这个地方摩托车盗抢严重、那个地方羊群丢失严重、还有社区连发入室盗窃案……于是乎全局动员,抽调机关人员和各种警力24小时上街巡逻。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经常上演。
“这种‘大呼隆’式的巡防模式常会带来‘顾头不顾尾’‘出力不讨好’‘一刀切’等弊病。”李世明说,有段时间,有小偷摸清了民警的巡逻规律,这边民警刚走,那边他就下手了,老百姓意见很大。“我们根据胶州的实际警情,创建打防控一体化联合勤务机制新模式,调整巡逻模式,既屯警街面,又不搞人海战术,使民警勤务负荷平均降低20%以上”。
据悉,为进一步加强街面巡防力量和应急处突能力,今年5月,该局建立了PTU街面武装巡逻机动队,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尖刀”。
此外,胶州市公安局在大力发展社区警务的基础上,深化“平安协会”“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逐一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组建了村庄、社区、单位治安联防队伍,形成群防群治合力。还依托大情报平台和本地重点人群在控平台,每月组织警力开展不少于两次的集中清查行动,努力构建无缝化动态监管体系。
科技强警实现打防工作智能化
在胶州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治安大队大队长李衍刚向记者演示:处警民警在到达现场核实警情后,按下执法记录仪的报备按钮,就可以将警情坐标回传至指挥中心平台并自动撒点标注,为下一步深度研判警情提供数据。
据介绍,胶州市公安局为基层一线民警购置了数字对讲机、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在全市110警车、流动警务室和移动治安检查站全部配备车载核录终端,构建“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随着警情变”的实战勤务指挥网络,利用“打防控”综合警务平台,将各类信息向全警拓展延伸,精确指导巡防警力投放和侦查打击重点。
“网络监控是提升打防控管能力的尖刀利器。”李世明说,目前,胶州市投资3.9亿元建设的“天网”工程,已在城区安装高清视频探头达826个、治安卡口17处,构筑起中心城区“内控圈”和环胶州周围的“外控圈”两道安全屏障,基本构建起“街面巡控、视频监控、卡点堵控”联动一体的点线面结合、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
今年以来,胶州市公安局通过技防监控和街面巡控破获案件410起,抓获嫌疑人490余人,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260余条,刑事警情连续下降5年,全市683个村居实现“零发案”,占全市村居的78%。
(记者 姜东良 通讯员 赵敬美)
·山东政法委:以法治为引领深化平安建设
·山东乐陵:“上下互动”发挥检察室监督效能
·山东济宁:公安信息化建设触发“蝴蝶效应”
·山东淄博中院为经济发展清障解难
·山东研究部署深化平安山东建设工作
·山东淄博交警: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山东淄博交警: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山东边防前11个月走访群众72万户
·山东泰安公安局:以“小平安”累积“国泰民安”
·山东威海公安局:以“四项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升级
·山东公安机关启动“我最喜爱的十佳人民警察”评选活动
·山东济南公安局扎实开展“五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