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依法治国”不断被各级政府、各大媒体反复提及。法院作为法律的实施机关,当仁不让的站在了“依法治国”的第一线。重庆市巴南区法院以群众为出发点,不断改革审判机制,将法院工作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为群众化解矛盾,为群众生活带来便利。
改革机制 创新社会治理
“我们动手打人是不对的,真诚跟你们说声对不起,希望医院能够原谅我们的冲动。”“以后还是欢迎你们的母亲继续到医院来治疗。”在巴南区法院第二十法庭,原本因为打人事件而对立的原被告,手握到了一起。
纠纷起因并不复杂。被告王琴陪母亲去医院看病拿药,因对医生开药不满大声吵闹,护士张红上前劝阻,被王琴殴打致伤。而后双方对簿公堂。承办法官汤华巍知晓事件来龙去脉后,分别对双方当事人展开调解。一场医患纠纷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法院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系统的对接,巴南区法院推行的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则是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及其他调解主体融为一体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利于缓解法院诉讼压力,满足当事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民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除医患纠纷诉调平台,我区法院还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和食品药品责任纠纷四个诉调平台。自2009年9月3日到2014年4月30日,从无到有,日益完善,巴南区法院创新打造了纵贯五大类纠纷,横跨十多个政府部门的全方位诉调对接平台,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化解着一起起社会矛盾。
司法为民 维护民生权益
家住天星寺花房村的李老太行动不便,因赡养纠纷准备将子女告上法庭,但山路崎岖,从花房村到负责此地的东泉法庭路途遥远。干警们花了近1个半小时,最终通过一整天的调解,解决了这起赡养纠纷。
百姓事,无小事。我区对群众关注的婚姻、赡养等家庭纠纷,深入田间院坝开庭审理,有效发挥了司法裁判的引导、示范和评价功能。下设四个基层人民法庭在2013年共巡回立案和审理1856件,方便了基层群众。
在四个基层人民法庭中,一品法庭工作尤为突出。一品法庭负责审理一品、安澜、跳石三个镇街的婚姻家庭、物权、财产权等案件,辖区人口10万。近三年来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507件,调撤率高达80%,并针对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午间法庭”、“夜间法庭”和“假日法庭”方便了当事人到庭参加诉讼。截至10月,在全市130个基层法院人民法庭调解考核中,一品法庭获得全市第一。
此外,巴南区法院坚持情法并重,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低保户、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依法减、免、缓诉讼费。仅2013年,就为家庭困难且被执行人暂无履行能力的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救助金14.6万元。真正做到了将法律公平带到了所有群众中。
融情于法 帮扶少年成长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但不少未成年人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一不小心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巴南区法院围绕以“少年之家”为主题的制度创新体系,对失足少年进行帮扶。
少年之家每年四月下旬召开爱心帮教会,通过座谈、运动、对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失足少年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对“症”帮扶。2011年3月11日至今被判处缓刑处罚的未成年人一共72人,通过爱心帮教活动共帮助26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12名未成年人步入就业岗位,实现了他们的自给自足。
对失足少年的帮扶很重要,但要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犯罪的道路也是巴南区法院的工作重点。因此,区法院通过“校园法课堂”、“开学第一堂法制课”、“校园法制热线”等形式,让法律走进校园。少审法官多次到巴南中学、鱼洞四小等30余所中小学,为近13万人次中小学生现场举办法制讲座。(王凯)
·重庆法院:特色法庭诠释司法为民“正能量”
·重庆:特色法庭诠释司法为民正能量
·重庆巫溪:检察建议助推微企管理工作廉洁
·重庆合川公安局:线上线下齐动 扎实推进民生警务
·重庆:2014年度公证质量检查评审会召开
·重庆二分检组织区县院研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重庆二分检组织区县院研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重庆涪陵:构建社会化禁毒工作格局
·重庆五中院推行廉政责任清单制度
·重庆万州:受理重庆首例民间环保公益诉讼案
·重庆召开“六五”普法讲师团座谈会
·重庆三峡监狱开展宪法学习周系列活动 迎接首个国家宪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