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来稿选登

陕西渭南市检察机关:突出抓好关键环节 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开展

2014-12-01 15:41:07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陕西省政法网 

  今年以来,陕西省渭南市检察机关按照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总体部署,坚持理念引领,加大探索力度,突出抓好司法导入、依法办理、畅通出口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构建机制平台,着力提升队伍素能,有力地推动了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平稳开展。

  一、坚持转变理念为先,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基础准备

  增强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三个注重”,认真做好改革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注重理念转变,筑牢思想根基。把理念转变作为首要任务,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三个理念”: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理念,坚持把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作为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倾听群众意见、改进执法工作的有效途径;牢固树立法治和程序理念,坚持把依法律按程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作为核心,保证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在司法程序和时限内得到公平公正解决;牢固树立全局理念和大局意识,既注重工作机制改革本身,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处置问题,防止改革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是注重统筹谋划,抓好领导部署。坚持把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改革专项小组,重点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任务落实。结合渭南检察实际,制定出台《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处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实施办法》,对案件范围、办案机制、工作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规范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处理。优化人员力量配备,选调年富力强、具有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办案经验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人员到控申部门,为推进改革奠定基础。

  三是注重关口前移,加强源头防范。在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过程中,注重把“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减少和防范涉法涉诉信访的发生。依托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抓好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的全面落实,实现风险评估在各执法办案环节全覆盖,有效防止在检察环节因执法不当引发涉法涉诉信访、产生新的矛盾纠纷。对重大复杂、热点敏感、涉众型、当事人情绪激烈等案件,加强检察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作配合,积极做好风险评估化解预案,防止风险隐患演变为涉检矛盾纠纷。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把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加强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动态监督,防止因执法不规范、不文明而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涉检信访。

  二、牢牢把握关键环节,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稳步开展

  紧紧抓住司法导入、依法办理、畅通出口三个关键环节,分级归口管理管辖、依法办理涉法涉诉案件。

  一是把好案件导入关。把实现“诉”、“访”分离作为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完善信访诉求性质审查、甄别机制,严格按照法律监督职责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范围,将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控告申诉案件与普通信访相分离。着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整合传统的信、访、电、网等诉求表达渠道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新媒体平台接受群众诉求,探索建立信访接待工作“导诉员”机制,为申诉人提供全程法律咨询和服务。积极应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要求,实行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三级审批”和诉求性质、职能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四项审查”制度,及时审查和区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严格把好案件入口关。目前,共接收各类信访1330件,依法导入检察管辖办理107件。

  二是把好案件办理关。健全完善接访笔录制度,严格落实“一访一记”要求,规范接待笔录制作,建立重点信访人员信访档案和电子档案,全面反映信访处置过程,切实做到“听清、问明、记全、答准”。完善落实首办责任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和“归口管理、共同答复”的原则,注重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首办责任落实,力求做到受理快、审查快、分流快、办理快、反馈快。今年以来,共审查办理刑事申诉案件27件;审查处理民行申诉案件48件,其中对10件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民行申诉案件进行息诉。

  三是把好案件导出关。坚持案件处置“阳光操作”,制定出台《重要信访事项公开答复的规定》等制度,建立公开听证、公开答复机制,公布基本案情和审查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第三方参与答复、参与息诉化解。对检察机关已作出终结性决定的,经答复和释法说理后仍然闹访、缠访的,对照“四个到位”要求,及时启动信访终结程序,发动和组织信访人所在单位、社区及家属等共同息诉罢访,密切与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共同落实好教育帮扶、矛盾化解和疏导稳控等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出口不畅、终而不结、案结事不了等问题,目前已将25件案件导出检察环节。

  三、突出抓好平台建设,完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机制保障

  坚持把形成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合力作为改革重中之重,抓好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内外协调、运转高效、应对有力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体系。

  一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抓好控申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和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对接,提升运用控申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成效。加强信访办案信息录入,坚持“三必录”、“四个全覆盖”,即:每信必录、每访必录、每案必录;信息系统全覆盖案件接收、受理、办理、终结等4个环节。目前,信息系统已录入6大类信访事项信息1330条。强化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全市两级检察院共享系统内信访事项和信访案件信息;市院充分利用系统统计查询、分析预测、督查督办等功能,实现对两级检察院信访事项的动态掌握和全程监管。

  二是搭建内部联动平台。树立一盘棋理念,构建上下两级院联动、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格局。强化横向部门联合接访工作,控申部门与各执法办案部门和纪检部门共同参与来访接待工作,共同做好案件答复化解。构建纵向一体化办理格局,完善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信访案件转办、交办、督办工作,加强上下级检察院、原办案检察院在息诉化解矛盾纠纷中的整体合力,实现工作联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

  三是搭建外部协作平台。加强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外部协作配合,与相关部门共同出台《渭南市政法部门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意见》,建立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信访部门之间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联席会议制度,滚动排查涉法涉诉信访信息117条,定期通报情况6次,共同研究解决突出问题13个。市院对市信访局拟导入司法程序的17件案件逐一会商,有5件案件导入检察环节。

  四、注重加强能力建设,确保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彰显成效

  注重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提升一线接访人员、办案人员信访处置和案件办理能力。

  一是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针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工作精神和要求,通过开设专家专题讲座、举办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专门学习研讨会、组织参加上级机关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努力促进检察干警法治思维能力养成,引导干警依法进行核实调查,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用法治方式处理涉法涉诉信访事项。

  二是提升接待来访能力。采取安排干警到高检院、省院参与接访锻炼,组织基层院控申干警到市院轮流接访,以“青年接访岗”平台、接访岗位全员锻炼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干警接访能力。组织开展“极端访模拟”演练,检验和提升检察干警在事发突然、群体规模大、来访群众情绪激动情况下,依法妥善处置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能力。全市检察机关文明、规范接访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市2家单位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2家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接待室”。

  三是提升化解矛盾能力。与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探索组建一支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心理疏导队伍,对长期上访、闹访、缠访等上访人员,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坚持把释法说理作为办理案件、接待群众的必经程序,在接访、办理、答复等三个环节突出结案释法工作,深化文书说理工作,增强释法说理的针对性、有效性,防止在检察环节引发新的矛盾。(市院控申处)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陕西紫阳公安: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八大亮点”纷呈
·陕西榆林政法委:督查整治城区车辆乱停乱放
·陕西杏花岭刑侦设立检察官办公室
·陕西:专项整治涉案财物管理问题
·陕西高院集中走访征求意见建议
·陕西高院开展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评选检查工作

·陕西高院开展司法公开示范法院评选检查工作
·陕西西安司法局召开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交流会
·陕西警银协作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陕西咸阳政法委召开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
·陕西咸阳中院领导深入基层法院调研
·陕西西安司法局开展法律进校园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