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细致查找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和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和执行落实,推动全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审计内控监督职能,促进公安队伍廉政建设,保障公安事业健康发展。
层层抓落实把权力关入“制度铁篱”
近年来,四川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公安机关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和队伍管理,制定一系列制度,层层抓落实、级级促深化,把权力真正关入“制度铁篱”。
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将内部审计监督作为首要抓手,并努力延伸审计监督的触角。2011年以来,厅党委将审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共同抓,形成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审计工作领导体制。
“审计部门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关口,对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公安机关经济活动起着特殊作用。”副省长、公安厅厅长侍俊多次强调,并经常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与此同时,各级公安政工、纪检监察、警务督察、装备财务等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联系审计部门,共同形成工作合力。
自2013年以来,四川省公安厅相继组织制定了《四川省公安厅合同管理规定》《四川省公安厅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制度建设,规范经济活动,加强内控管理。
截至目前,全省20个市(州)均独立设立了审计机构,专职公安审计民警增至225名,65个县级公安机关内设了审计部门。各级公安审计部门积极提出加强和完善内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建议,并主动承担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工作,最大限度地压缩了腐败空间,进一步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下好先手棋介入监督促规范
根据公安机关实际和审计职能,四川省公安机关审计部门下好先手棋,从日常监督中积极介入,认真开展大额经费报销审核、项目招标控制价审核、采购文件审核、项目结算审核等,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安机关经济活动规范开展。
在日常审核中,公安厅审计处严格审核经费支出的来源、审批、采购方式、合同、验收等的真实合法性,对资料不全的送审项目要求补齐,并督促整改不规范问题。对存疑问题主动进行市场询价,提出应对措施。
为有效规范政府采购,四川省公安厅自2013年起对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采购控制价、采购文件、结算价款支付等进行审核监督,防范了串标围标挂靠和转包等舞弊行为。2014年1月,公安厅审计处还建立了中介机构资源库,随机抽取中介机构对采购行为进行审核,并对中介机构出具的审核结果进行复核。
四川省公安厅还定期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通报、提出整改要求,切实提高厅机关各部门及全体民警遵守财经纪律意识和管理水平。同时,各地公安机关还通过开展警示教育、评选内控先进个人等方式落实内控方案激励机制,在全省公安机关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打好主动仗凸显实效谋深远
通过不断深化内部审计工作,各地公安机关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管理意识大大增强,许多部门在大额经费开支前主动咨询审计处,日趋形成“横向制约、纵向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内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资源的同时,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涉密、信息化项目审计方法,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公安信息化审计方法,掌握了信息化审计主动权。同时,四川省公安机关还发挥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打造精品审计项目。在对“厅机关安防系统建设项目”的审计中,四川省公安厅充分发挥审计民警对安防技术及产品熟悉的优势,组织协调会5次,审核项目设计方案、工程清单和造价预算等11次,建设经费从最初的668万元降至171万元,节省资金497万元。
据悉,四川省公安厅计划将公安内控机制建设纳入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在“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内控机制建设。同时立足岗位练精兵,着力于建立业务培训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公安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提高全省公安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法纪查处、防范风险的能力。
据统计,2013年以来,四川省公安厅审计处共出具审计文件76份,提出并被采纳审计意见791条,有效防范了风险和腐败问题发生。(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