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平安使者

检察官冯淑彬:永不放弃的“铁娘子”

2014-11-21 09:44:45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高检网 

  ★星档案:冯淑彬,女,1978年12月10日生。现任河南省社旗县检察院公诉局局长。先后获得“优秀青年卫士”“十佳公诉人”等荣誉称号。

  冯淑彬是河南省社旗县检察院公诉局局长。15年来,她凭借女性特有的洞察力和永不放弃的执着,主办近千起案子,被人们称为办案“铁娘子”。

  不足万元小案办成百万元特大案

  在办案中,冯淑彬善于捕捉案件的蛛丝马迹,让证据说话。2009年,在审查胡某故意伤害、盗窃案时,胡某供述出同案犯杨某还实施了盗窃、抢劫的事实,卷宗材料显示侦查人员也对因盗窃被判刑正在服刑的杨某进行了讯问,但是杨某全部否认。胡、杨二人本是狱友,出狱后二人又合伙作案,胡某没有理由“栽赃”杨某。这一细节立即引起她的警觉。

  为此,冯淑彬专门制定了周密的审查方案,在提审胡某并固定相关证据的同时,和侦查人员赶到许昌监狱见正在服刑的杨某。杨某想着自己在许昌,南阳奈何不了他,仍拒不承认。

  冯淑彬当即向领导汇报将杨某羁押回社旗县讯问。杨某的幻想在证据面前被击得粉碎,不仅如实供述了胡某所交代的事实,还坦白了他伙同胡某、马某等6人在南阳市区、新野、社旗等9地跨区连环作案,先后盗窃、抢劫价值70多万元的变压器54部(台)和价值30多万元的拖拉机、粮食等农用物资。最终这一起涉案不足万元的小案被冯淑彬办成涉案百万余元、震惊全省的特大案。胡、杨二人均被南阳市中级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该案也被评为该省优秀诉讼监督案件。

  从一份普通卷中“挖”出冤错大案

  每个公诉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冯淑彬的风格就是“严谨、干练、细腻”,这缘于她在日常工作中的“三勤”:勤问、勤查、勤思考。对自己承办的每一起案子都仔细推敲,精心求证。对有疑点的证据从不放过,坚持主动调查核实,扎实办案。

  2014年5月10日,冯淑彬在审查起诉张某交通肇事案中发现,卷中并未对死者刘某进行尸体解剖,即作出“系颅脑损伤死亡”的体表检验结论。职业的敏感告诉她,事关人命,怎么能草率定性呢?于是,她和干警主动来到看守所讯问犯罪嫌疑人张某,并要求调取病历,在审查病历中,发现一个“惊天秘密”: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出院证明上显示“刘某的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后出院”,而社旗县第二人民医院却出具“刘某因心源性休克死亡”。

  刘某死因与交通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关系到张某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关键。为防止冤错案件的发生,5月底,冯淑彬果断地向办案人员提出解剖尸体的建议。死者亲属闻讯后,不仅拒绝尸体解剖,还多次聚众到检察院示威,说:“冯淑彬收了好处偏袒嫌疑人!”张某的亲属也纠集一群人到检察院要求“解剖尸体,否则不赔经济损失,还要无罪释放嫌疑人”。

  冯淑彬顶着各种压力,与侦查人员一同到县、市医院调取刘某住院期间的全部病历,并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死因进行鉴定。最终得出结论:死者系死于心脏病。最终,张某被无罪释放。为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她又从中调解,张某赔偿了受害者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双方握手言和。不久,张某敲锣打鼓给该院送来锦旗。

  一篮柴鸡蛋见证检民情

  对待案件,冯淑彬铁面无私,而对待穷苦百姓,她却是热心相助。

  2013年7月的一天,冯淑彬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电话中老太太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她的女儿在2001年被女婿杀害,她的丈夫听说此事当场气死,本来和谐的两家成了“仇人”,如今女婿潜逃十余年被抓捕归案,作为被害人近亲属她强烈要求女婿“杀人偿命”。

  为了挽救这家人,冯淑彬想方设法进行调解。嫌疑人自知死罪难免,不愿赔偿,冯淑彬向他讲明如征得被害人谅解,法律规定可酌定从轻处理。冯淑彬依情、依法的劝解触动了嫌疑人,嫌疑人供述自己在东北打工十多年积蓄的10余万元全部寄存在雇主家中,但是担忧雇主是否会“认账”。冯淑彬立即辗转联系到当地警方,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电话联系到雇主,雇主已得知嫌疑人可能被判死刑矢口否认,后拒不接听电话。冯淑彬便和同事乘火车奔波几千里赶到雇主家中,将被害人家里的情况和嫌疑人的要求讲明,雇主深深被她不折不挠为百姓办事的精神所折服,将钱款交给她。最终,老太太得到了赔偿款,其女婿被法院依法判处死缓。

  2013年10月上旬,这位81岁的被害人母亲,在家人的搀扶下,从56公里外的老家把积攒几个月的50枚鸡蛋拎到冯淑彬办公室,对冯淑彬说:“闺女,要不是有你,俺们这家人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呀……”看着老人感激的眼神,她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值。

  侠骨柔肠成就了冯淑彬不平凡的业绩,她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百优”青年卫士、省“青年岗位能手”、全市优秀公诉人、南阳市优秀人大代表、个人二等功等14项荣誉。(吕峰 汪宇堂 宋德明)

[责任编辑: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