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杭锦后旗公安局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2014-11-21 08:36:4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公安局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民意为引领,以人民满意度为目标,始终把群众反映集中、影响民生的治安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打、防、控、管”力度,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通过锻造过硬队伍、创新服务举措,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让群众在一系列改革成果中尽享“民生警务”带来的实惠和温馨。

  铸造忠诚警魂提升软实力

  近年来,杭锦后旗公安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将铸造忠诚警魂、提升队伍软实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来抓。他们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方针,以科学管理队伍为核心、以增强素质能力为重点、以培养优良警风为保障,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打造出了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风清气正的高素质公安队伍,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今年全局先后有2个集体受到公安部表彰,4个集体受到自治区政府和公安厅表彰,16个集体、28名个人受到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以上表彰。

  制度约束促规范。在教育广大民警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杭锦后旗公安局制定了民警考勤制度、值班制度、警容风纪制度、枪支弹药和械具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11类40项制度,辅以奖惩激励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办法,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收到明显成效。

  政治建警铸警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全面开展了宗旨意识教育,始终抓好民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的公安队伍。

  坚持素质强警练精兵。近年来,杭锦后旗公安局从提高民警素质着手,努力建设过硬的公安执法队伍,坚持“贴近实战、突出实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提效增力”全警大练兵活动,因岗施训,进一步提升了民警的业务水平。

  廉洁治警拒贪腐。今年4月,在局党委精心策划下,投资近20万元的全市首家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在杭锦后旗看守所建成。与此同时,杭锦后旗公安局开辟廉政建设“五个一”活动阵地,营造了浓厚的廉政警示教育氛围,提高了拒腐防变能力。

  文化培育聚活力。2013年,该局投入16万元,建成了警营文化活动中心,杭锦后旗警察协会、公安文联相应组建成立,极大地丰富了民警业余生活。与此同时,利用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了民警活力。

  从优待警暖警心。在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支持的基础上,杭锦后旗公安局努力提高民警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制定了包括定期体检、休假、困难救助以及慰问等从优待警10项制度,充分激发了民警做事创业的信心和热情,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全面构建大刑侦格局

  “与2013年同期相比,各类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4.25%,侵财类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3.12%;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5名,追缴被盗财物价值1600余万元……”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是今年以来杭锦后旗公安局在打击违法犯罪方面的一组成绩。这反映了杭锦后旗公安局全面构建“大刑侦”工作格局,立足对犯罪源头的遏制与治理,紧紧依托新型警务技战法所取得的丰硕战果。

  杭锦后旗公安局始终把“命案必破”、“命案快破”作为促进侦查破案工作全面发展的龙头来抓,出台了领导盯案、挂牌督办、分析研判、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发生命案后,局主要领导及刑警大队长、技术室主任、辖区派出所所长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零距离”指导破案,真正做到靠前指挥、一线督战,共同分析案情,研究侦查措施,做到案件不破、人员不撤、班子不散。同时,坚持政策向命案侦破需要倾斜,责任向命案侦破需要倾斜,一旦发生命案,杭锦后旗公安局迅速启动大案侦破工作机制,刑侦、网侦等部门同步上案,从人员、车辆、装备、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有力保证了命案侦破工作的顺利开展。杭锦后旗公安局连续11年实现“命案全破”,今年,全旗共发生命案2起,该局快速反应,均在短时间内侦破。

  杭锦后旗公安局始终将打击犯罪的关注点集中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安全的“两抢一盗”、拎包扒窃、电信诈骗、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及农资等民生案件上。今年5月17日,该局利用视频监控,抓获3名盗窃犯罪嫌疑人,破获跨一省两区系列摩托车盗窃案110余起,涉案价值90余万元。8月16日,杭锦后旗公安局公开向群众返还被盗财物,价值950余万元。今年1月23日,杭锦后旗公安局历时13天,成功破获一起重大污染环境案件,一举摧毁了一个长期在杭锦后旗境内水体中倾倒工业盐酸的犯罪团伙,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此案为内蒙古环境污染入罪第一案。

  “毒品犯罪一日不禁,百姓财产一日不安。”杭锦后旗副旗长、公安局局长刘瑞平在充分调研、分析侵财案件发案与涉毒人员的关系后,提出在全旗范围内严厉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开展吸涉毒人员大收戒行动,从源头上遏制侵财犯罪。今年以来,该局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4起,查处毒品行政案件186起,打击涉毒违法人员186名,缴获各类毒品5.6千克,有效遏制了“两抢一盗”案件中涉毒人员参与比例。

  杭锦后旗公安局始终将涉及民生的经济犯罪案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打假打传销”专项行动中,该局共发起8起集群战役、参战11起集群战役,取得了丰硕战果。其中,他们率先在全区发起的刘志海假药案和王贺假药案2起集群战役,得到了公安部、自治区的高度评价。“两打”专项行动中,该局位居巴彦淖尔市各旗县区第一名,在内蒙古全区101个旗县中位于第7名,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成为该局的“拳头产品”。做实 天网工程,提升管控水平

  为大力推进“平安杭后”建设,深化治安防控工作,切实提高驾驭全旗治安局势的能力,杭锦后旗公安局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新机制,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举全局之力,精心织造“六张网”。局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全旗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要为全市做出表率,进入全区先进行列”的口号。

  从2011年开始,杭锦后旗公安局党委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上议事日程,强力推动全旗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做实“天网工程”,大力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水平,努力实现对社会面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筑牢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天罗地网”。为扎实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水平,该局始终坚持“五个不打折扣”:一是在领导力度上不打折扣,举全警之力,作为一号工程来规划;二是在专门力量上不打折扣,调精兵强将,健全组织机构来攻坚;三是在经费投入上不打折扣,斥巨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来保障;四是在时间进度上不打折扣,将任务分解,通过倒排工期来推进;五是在建设标准上不打折扣,抓质量监督,围绕实战应用来验收。

  通过近3年来的工作,杭锦后旗基本建成了防控主体系和子体系,全面完成了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与旗公安局指挥中心和市局视频监控平台联网,全面完成了各治安卡点视频监控单位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在全旗构筑起了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公安机关为骨干,群防群治组织为基础,城区、农村、单位内部以及案件多发区域、行业、地段为重点,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配套,指挥高效、信息畅通、打击有力、防范严密、控制有效、管理到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努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处置能力明显加强,区域性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

  工作中,杭锦后旗公安局党委将视频监控网作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建设工作全面升级的突破口,按照“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的总要求,多措并举,强力推进。

  在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利用市场化运作,由政府、公安机关、社会投资,先后集中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本建成了以公安局视频图像监控中心为龙头,以派出所视频图像监控室为基础,以视频图像监控主干网络、社会单位网络和社区网络为主要构成的重点突出、覆盖面广、网络畅通、信息共享的社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信息系统。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14251个,“天网工程”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覆盖建设有效地实现了事前防控、事后追踪的防控效果,提升了破案率,威慑了犯罪分子,既丰富了治安防控体系的技术手段,又为侦查破案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

  在此基础上,今年4月,杭锦后旗公安局图侦中队正式组建成立,全面负责全旗视频监控图像资料的调取利用和维护。视频监控中心24小时有专人值守,专司监控职责,不间断地开展轮屏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并通知一线防控人员赶到现场处置,使科技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快速破案的战斗力。今年2月8日,民警通过监控视频,锁定了绑匪使用的车辆特征及逃窜方向,18小时后成功破获一起恶性绑架案,人质被安全解救。

  依托移动警务平台,推动警力下沉、警种融合

  为了全面完成好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的“以实现城区360秒快速处警圈为目标,创新警务制度改革”和“在街面巡防体系常态化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的要求,杭锦后旗公安局本着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工作思路,推出了以移动警务平台为依托,以特警、巡警、交警、片警为延伸,警力下沉、警种融合为主要特征的警务改革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机构更精、基层更强、体制更顺、效能更高”的警务改革之路。

  一是动态布设平台。杭锦后旗公安局结合警力少的现状,本着“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的原则,于今年4月投入40余万元购置了一辆集巡逻防控、快速处突、反恐防暴为一体的多功能移动警务指挥车。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公安厅支持,配发了特警敞篷巡逻车一辆、特警运兵车一辆、巡警摩托车两辆。从6月底开始,杭锦后旗公安局结合全旗治安实际,以移动警务指挥平台为中心辐射整个城区,将警务指挥平台灵活设在主城区人员密集、交通拥堵、治安状况复杂的地段,负责调度由特警、巡警、交警、片警组成的武装巡逻队,按照“特警巡大道、巡警入小巷、片警进社区、交警查车辆”的方式,24小时交叉对整个城区进行武装防控,做到了“屯警街面、武装巡逻、动中备勤”,有效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了社会面防控力度,最大限度挤压了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

  二是推动警力下沉。杭锦后旗公安局本着“不变体制变机制,不下编制下警力”的思路,每天安排一名局领导,带领由机关各部门人员和交警组成的10人巡逻工作组,携带武器警械,乘坐移动警务指挥车对城区所有巡逻警力进行指挥调度。警力下沉之后,街面共整合专职巡防力量42人、巡逻车9辆,街面巡逻总警力是改革前的10倍,在提高见警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出警速度和处置能力,确保了360秒街面全覆盖,实现了“警力无增长改善”的目标。

  三是实行警种融合。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有足够警力处置应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案件,就必须打破警种界限,实现一警多能。为此,杭锦后旗公安局重组警务资源,一方面,将交警、巡警、特警、片警四警合一,不分警种共同承担巡逻防控、交通管理、应急处突、为民服务四大职能,合力负责所有110警情的先期处置和纠纷、求助、轻微事故的处理;另一方面,整合刑侦、网侦和视频监控技术力量,推行多警种合成作战,实现对人员、车辆、网上活动轨迹的“多轨联控”。整合局机关指挥中心、法制、治安、督察等部门骨干力量,建立社会治安形势和各类警情的随时随地综合研判会商机制,构建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大情报”、“大刑侦”、“大治安”为格局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通过各部门、各警种之间的职能融合,有效解决了各警种单打独斗、忙闲不均的问题,有效实现了警力互补,形成了作战合力。

  警务机制的改革创新,不仅让警务工作旧貌换新颜,给广大群众也带来了多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一是应急反应速度加快。移动警务指挥平台和各巡逻单位全天候屯警街面,一旦发现堵门、堵路等苗头,可在即时上报的同时,由指挥平台调度巡逻力量抢占处警先机,开展先期处置,有效防止事态扩大。二是处警力量大大增强。由于指挥平台前移,一旦处警过程中遇到妨害公务事件发生,平台可在3分钟内集结周边巡逻警力30余名,6分钟内可集结刑警、治安、网安等部门警力100余名,确保了有足够警力在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

  为民服务便捷周到。一是移动警务指挥车利用接入的信息系统,引入户政、出入境、交通违法处理等多项公安业务,方便群众咨询政策和预约办事;二是特警巡逻车可利用车载便民箱,给群众提供常见急救药品和行路指南等服务,使群众的一般性办事需求在街头、家门口就可得到解决,大大提高了为民办事效率,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据统计,自武装巡逻常态化开展以来,民警在街面直接受理群众求助428人次,为群众办事167件。

  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警务改革将打、防、管、控、治多项举措有机融合在一起。屯警街面,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依托移动警务指挥平台的高科技装备,提高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识别率和对现行犯罪的抓获率,有效解决了打防脱节的问题。街面犯罪的打击和防范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该机制运行以来,城区刑事类警情发案率同比下降48.6%,其中“两抢”案件实现零发案,同比下降100%;治安类警情发案率同比下降33.5%。

  群众生活更加安全。群众反映,“过去到小吃店吃东西不给钱的现象没有了,醉酒者打车到处转悠不下车的现象没有了”;“在街上不但随时可以看到巡逻警车,而且随处可以看到警察,真真切切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白天出门放心,晚上睡觉安心”。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加强经费装备保障

  通过科学有效的“打、防、管、控”工作,杭锦后旗的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不断上升,但杭锦后旗公安局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这些都只是“平安杭后”建设的基础成果。要巩固这些成果,确保社会治安持续稳定,除了打防并举之外,还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公安工作长效机制。今年以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加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二十项任务”,在基层基础建设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筑牢了根基。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坚持重心下沉、保障下倾,建立完善“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干部从基层出”的工作导向,把警力、经费、装备更多地向基层一线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扎实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杭锦后旗公安局投资800余万元,建成社区警务室19个(标准化警务室4个)、公路检查站12个,全面完成了局机关办案中心、各执法办案单位功能区改造建设工程。

  加强经费装备保障和技术手段建设。杭锦后旗公安局党委以“建设一流装备,向装备要战斗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为基本思路,扎实推进“210”工程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购置了包括执法勤务、刑侦技术、应急处突、反恐防暴、消防专业装备和器材等在内的各类装备,全部配发至各基层单位,有效提升了装备服务实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陕坝北城区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210”工程建设“五十百千”示范单位。

  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工作中,杭锦后旗公安局促进服务前移,将派出所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基础防控工作上来。科学合理配置警力,打造了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真正使社区警务室成为了“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创新改进“一口一屋”管理模式。根据以往破案抓逃工作的经验,大部分违法犯罪分子为流动人口,隐匿在辖区出租屋中。而过去辖区民警不愿意深入采集信息,存在暂住人口登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走了很大的弯路。2012年开始,杭锦后旗公安局党委确定了“宁吃防范苦,不受破案罪”的工作思路,将特殊人群纳入常态化管理,重点创新加强改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模式。他们采用集中用警方式,结合“基层民警进千家访万户”等活动,对辖区进行全面清查。强力推动落实“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工作措施,将多种服务管理手段有机结合,既提供优质服务,又依法加强管理,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行知去向、动知轨迹,进一步提升了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通过完善硬件建设、提升软件实力,杭锦后旗公安局进一步改善了基层所队的装备条件,增强了基层所队的战斗力,提高了基层所队的工作效率,筑牢夯实了公安工作的根基。

  随着杭锦后旗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到古镇陕坝投资办企业的人士越来越多,“平安牌”成为了杭锦后旗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的品牌之一。“平安杭后”建设的显著效果,使得该旗经济发展如虎添翼,而越来越好的经济形势也赋予杭锦后旗公安机关新的时代使命,杭锦后旗公安局正以蓬勃奋进、求实创新的姿态不断阔步向前。

[责任编辑:闵玥]
相关报道

·内蒙古满洲里检察院开展社区矫正检查工作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法院:发放廉政监督卡促司法廉洁
·内蒙古:以法治建设成效衡量干部工作实绩
·内蒙古规范刑事案件证据收集审查工作
·内蒙古青山法院:张榜公布历年执行积案促执行
·内蒙古长安网

·内蒙古长安网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公安局:三警联勤提高效能
·内蒙古西乌旗法院:随案发放监督卡
·内蒙古清水河:“内外兼修”提升司法建议附加值
·内蒙古政法委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内蒙古呼和浩特为农民工讨薪2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