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衡水法院推进司法公开

2014-11-19 09:14:2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日报 

河北衡水法院推进司法公开

案件“一码通” 信息“三上网”(迈向法治中国)

  近日,当河北衡水的张先生到法院打官司,正想找门路打探自己案件审理“内情”时,手机中及时收到一条来自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短信:“您好,您的案号为[2014]衡民一初字第×号的案件,案件查询码为×××,请随时登录http://susong51.com查看案件信息。”当他按短信提示输入查询码后,一个有着自己案子详细信息的网页马上呈现在眼前。“从中可以看到,我的案子是9日立的案,现在分到民一庭了,承办法官是李法官,还有审理期限…… ”张先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今年7月,衡水市中院创办和推出了案件查询“一码通”服务,既保障了依法不得公开的信息,又做到了应公开信息尽可能全公开。案件查询“一码通”服务自试行以来,已发出案件查询码500多个,群众满意率100%。

  衡水市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码通”是一案一码,码随案生。在案件立案后,当事人就会收到一个案件查询码,在法院官方网站的司法公开平台输入验证后,当事人就可随时了解到自己案件从立案到一审、二审,最后到执行的全程详细信息。而法官录入信息时,会随案件审理进度同步扫描案件所有纸质材料、同步上传至流程系统、同步生成电子卷宗。根据要求,办案法官要保证在审理阶段,当事人可以查询到案件的案号、立案日期、案由、当事人姓名或名称、案件承办人和合议庭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开庭时间和地点、案件审理进度等信息;在执行阶段,当事人可以获取立案信息、被执行财产、执行中止情况和理由、结案信息,执行异议及变更、追加被执行人案件的听证信息等内容。

  该负责人介绍,衡水市中院还通过庭审公开、文书公开、执行公开三大平台,做到了信息“三上网”。从今年起,衡水市把除依法不宜公开和调解结案外的所有案件生效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全部公开。为此,他们专门建立了核查程序,全面应用文书纠错留痕系统,防止“带病文书”送达和上网。目前,所有县市区的裁判文书上网率达到100%,全市法院上网文书达8184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已经日常化。

  衡水市中院每天直播1件案件,各基层法院坚持每周直播1件案件,已开庭案件可以通过视频点播查看录像。该市还从公开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到“狱内数字化法庭”,探索庭审网上直播。“狱内数字化法庭”由衡水市中院与深州监狱合作创建,已经实现庭审直播、多级法院联网、远程提讯、电子档案自动生成等功能,并可与公安、检察、司法等机关共享办案信息和协同办公。

  在执行公开方面,衡水市法院、政务中心、公安、工商等部门信息共享、措施联动,在办理业务前与“执行黑名单”比对,通过对政府采购、土地交易、工商登记、贷款、投资、出入境、购房置产等方面施以合理限制,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而案件当事人则可随时查询、了解到执行案件进展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失信、限制出境、限制高消费、限制招投标等一系列信息。执行信息的网上公开挤压了执行环节出“猫儿腻”的空间。今年以来,衡水市两级法院案件自动履行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达到70.25%。(记者王方杰、杨柳)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