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法官,五年来年均收案近3万宗,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9.99%,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最低达3.03%。这是全国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最为突出的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一组统计数据。
多年来,东莞制造业享誉全球,缔造了不可复制的城市传奇;历经嬗变,东莞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共同梦想。根植于这片热土的东莞第三法院,建院以来坚持以文化建设促审判发展,对内鼓舞精神凝聚队伍,对外树立公信弘扬法治,为实现“东莞梦”凝聚了司法正能量,注入了司法强心针。
聚人心增合力,让法院文化成为发展硬支撑
随着200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东莞市基层法院一分为三。新成立的东莞第三法院面临着一道道急需解决的难题:如山的案卷、待兴的规章制度……《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成立第一年,该院收案数就高达33000多件,法官人均结案超390件,繁重的审判任务让法官疲于应付。
对此,东莞第三法院院长罗念卫表示,“如何能充分调动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能让干警形成向心力,始终保持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和对法律的忠诚?”成为党组当时最忧心的问题。
“首先就是要从一处处细节入手,不断植入团队理念,把干警团结动员起来,将力量扭成一根绳,形成一个奋发向上的整体。”罗念卫告诉记者,“司法改革的推进呼唤智力支持,法官职业共同体的生成,需要坚强的思想保障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审判事业的推进,需要强劲的精神动力。”
该院将“打造正义善思的团队文化”确立为特色文化发展战略,并锤炼出“正义、协力、务实、进取”的八字团队精神,树立起行动的精神旗帜。除了思想上认同,院党组还形成共识:开展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要推动审判事业的发展。
业务素质是团队优质高效完成任务的基础,也是提升法官素质的关键环节。该院创办了“法廌论坛”、应用法学研讨会、“智慧司法在三院”沙龙活动等平台,邀请优秀法官、知名学者授课,鼓励干警交流实践经验、探讨法学理论;启动“庭审规范化”活动,发动集体力量为庭审工作“挑刺”;实施青年法官导师双轨制,建立学员档案,进行专项考核;开展书记员素能提升培训活动,举行打字、庭审记录及综合能力测验。
为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让青年法官迅速挑起审判“大梁”,2014年年初,该院一改以往书记员只要通过司法考试并工作到一定年限,便可提拔为助理审判员的旧例,建立了严格的选拔任用制度。
成立五年来,东莞三院收获了“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达标单位”等荣誉,涌现了“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张向平,“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先进个人”阮耀辉等一大批优秀法官。
勤务实勇创新,让公正效率成为发展硬指标
在东莞三院每位干警的案头,都摆放着一只刻着“善思”两字的“欢乐兔”存钱罐,提醒干警每日省视自身,每投下一枚硬币,便意味着问题的发现或收获的分享。
在“正义、协力、务实、进取”团队精神的基础上,该院进一步提炼出“明法致公、善思求实”的八字院训作为行为准则,在倡导公正为民理念的同时,也推崇在工作方法上要勇于创新、追求实效。
五年来,该院不断催生司法工作新机制新思路,为法院破解司法难题提供了有益参考:首创“见证执行”“集中执行”模式,主动邀请媒体市民等社会监督力量参与执行,大大增强了执行威慑力;通过引入“执行担保”、“活查封”等灵活执行手段,帮助企业走出发展困境;通过案件裁判结合诉前联调、司法建议等方式,围绕当地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劳资关系紧张、回款难等发展瓶颈,运用法治思维为企业排忧解难、查缺补漏。
在审判管理方面,东莞第三法院不断探索,以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审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该院清溪法庭大胆创立了协力型审判生态系统运作机制,把诉前联调、立案、审判、执行及其他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通力合作的工作系统。在该机制的推动下,清溪法庭实现了审判质量和效率的双提升,结案率逐年上升,上诉改判率逐年下降。
“清溪法庭打破了案件数量与质量无法成正比的魔咒,在收案数位居全市法庭前列的情况下,案件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在众多法庭中脱颖而出。”东莞中院副院长林辉芳评价说。
随着协力型审判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全面铺开,审判执行业务研讨制度、疑难案件“联合会诊”制度、裁判文书“出口”把关制度等也在东莞第三法院酝酿而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办案思路,提高了审判质量。
据悉,该院2009至2013年收案137975宗,结案136028宗,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9.99%,一审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仅3.03%,服判息诉率高达88.36%,连续四年在广东省法院排头兵竞赛达标活动中位列全市基层法院第一、两次被广东省高院授予“二等功”。
转作风有作为,让司法公信成为发展源动力
一天下午,百余名工人和债权人涌入东莞第三法院立案厅,称电子厂突然倒闭,老板已逃逸,拖欠大量工人工资、房租及供应商债务。他们情绪激动,要法院立即立案,但手上没有任何材料,也不知道如何起诉。
该院立案庭负责人张伟了解情况后,一边向工人代表了解诉求,一边安排立案组快速准备立案所需各种材料及财产保全办理指引等,最终引导工人债权人陆续顺利立案。虽然对老板弃厂逃匿的依旧愤愤不平,但债权人张某表示,法官的细心讲解使和法院的周到服务让他们相信案件能得到公正处理。
记者了解到,东莞第三法院从当地发展和公众需求出发,通过推行诉讼引导、举证引导、风险提示、法官释法等服务措施,坚持诉前联调、社区法官等工作机制,躬行便民之举,力求利民之效。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走入东莞第三法院立案厅,便有巡导员上前指引。立案厅面积不大,但处处显温馨,处处见细致:墙上悬挂着接待服务承诺,地上立着各项工作流程指引;分设导诉窗口供当事人咨询,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待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各类诉讼流程、办事指南、常用诉讼格式样本等诉讼服务内容一应俱全。导诉台还公示了便民诉讼二维码,当事人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即可直接查询立案服务指引、各类文书样式等23个服务事项,轻轻松松把一份份资料装进手机里面带走。
“我们在原有的诉讼须知材料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细化,从‘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精进为‘个性化服务’,就是希望当事人需要的,我们都能想到做到。”张伟说。
记者试着用手机扫了一下适用于离婚案件的民事起诉状样本二维码,便马上连接到该诉讼文书格式样本,该样本不仅列明了所需填写项目,还用括号注明了各项具体需填写内容,如事实与理由后面括号便注明结婚时间、婚前感情基础、离婚原因等,当事人只要下载下来,逐一填空便可提交。
成立以来,该院还致力于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每个季度在该院和下设四个人民法庭分别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司法监督员、市民群众等走进法院,了解法院;结合“庭审规范化大练兵”开展“百案释法答疑”、“百场征求意见”活动,透过当地网站直播庭审,大力推行庭审公开透明机制,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记者 章宁旦 通讯员 冯鼎臣 钟紫薇)
·广东大亚湾:践行公平正义法治
·广东吕田:流溪河源头的守护者
·广东高院上线国内首个司法类百度直达号
·广东深圳:8个月缴非法枪支1300余支
·广东广州:“双十一”网购诈骗警情上升
·广东广州:一个月“视频破案”1700多宗
·广东广州:一个月“视频破案”1700多宗
·广东佛山公安局举办为民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
·广东高院率先打造手机版诉讼服务平台
·广东加强看守所纪律作风整顿
·广东:用法治思维推进平安广东建设
·广东法院:“四道关”助初任法官“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