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服务引入公益组织
北京西城区加强普法新媒体建设
“六五”普法以来,北京市西城区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普法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公益普法组织参与普法,加强普法新媒体建设。
2012年6月,晨夕法律服务中心依法备案,并获得“社区矛盾调解项目”与“老年人财产管理项目”的政府采购资金支持。2014年3月,晨夕法律服务中心注册。4月,西城区法宣办与晨夕法律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晨夕负责普法微信、“六五”普法微博、杂志、橱窗、网站等多种媒介管理,采用视频、海报、文字、漫画等多种形式,报道推广西城区各级政府部门、社区、社会组织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对现行法律法规知识进行普及,对前沿法学观点以及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法律故事进行积极高效的宣传。西城区法宣办每年支付其8万元,并负责内容监督和把关、联系制作单位等。中心成立两年多来,晨夕志愿者们累计提供志愿服务4762个小时,举办有关普法讲座20次,参与或组织调解邻里及家庭等各类纠纷209件,成功调解纠纷78起。
晨夕法律服务中心在普法活动中,注重利用好新媒体,实现普法“无纸化”“实效化”。微信普法,第一时间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法治最新动态,以普法案例或新闻形式向手机用户便捷传递;“北京西城”微博包括法律法规宣传、法治宣传活动速递、普法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周三定时发布。目前,微博已有60多万粉丝。
在坚持融合新媒体进行普法的同时,西城区还注重完善传统普法方式。根据公园人口流动特点,结合季节变化和节假日及各月发生的重要事件,普法家园橱窗有针对性地进行专栏特色普法,每两个月更新一次。同时,在原《晨夕》半月刊的基础上创刊双月刊普法杂志《瓦釜》,栏目内容主要来自平时进行调解时所获得的法律故事。(记者 席锋宇)
·北京警方打掉一盗销摩托车电动车团伙
·北京:司法鉴定工作5年取得新发展
·北京大兴法院对党员办案标兵规定四高标准
·北京西城检察院:银监会职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
·北京石景山检察院开展业务实训活动
·北京昌平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类犯罪专题培训
·北京昌平检察院开展知识产权类犯罪专题培训
·北京昌平司法局举办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
·北京朝阳检察院出台细则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北京法院网拍查封扣押的京牌小客车
·北京:非现场违法信息将用短信通知
·北京圆满完成APEC会议安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