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保障民生的重大问题,不容懈怠。2014年6月至9月,河南省济源市检察院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刑事犯罪突出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食品领域犯罪的主要形式、主要罪名、主要区域、主要原因等,对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质检局、商务局、农业局等部门的行政执法档案进行认真检查。通过检查和询问相关当事人,检察院掌握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此提出了预防对策,形成调查报告。
该报告引起市委高度重视。9月27日,河南省济源市市委书记何雄在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检察机关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报告对食品安全面临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下步工作提出的建议都很客观准确,请转发各相关单位,结合本单位职责,迅速采取得力措施。”9月28日,市委办公室将该报告全文转发全市相关职能单位、各镇(办)、产业集聚区,并对相关食品安全监管单位的下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报告引起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兴国批示印发市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上审议。10月29日、30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将市检察院的《关于我市食品安全调查情况报告》作为参阅件下发到委员和列席会议代表手中。委员在审议中认为:“市检察院的报告内容翔实,食品安全方面暴露的问题应引起重视。”“报告着眼大局,为政府开展食品安全整顿提供了翔实资料,为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整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报告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计划年底前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大整顿。市政府食安办加强组织协调,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盲区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工作的通知》(济食安办[2014]27号)文件,该文件对制售分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做现卖和前店后坊、即做即食店、食品摊贩的监管职责不清问题,进行了职责划分,明确了相关食品监管单位的工作职责,基本解决了食品监管存在盲区的问题,消除了监管单位因职责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打下了基础。
河南省济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作5000份食品安全宣传资料下发到酒店、饭店、社区、居委会等,尤其是对国家规定禁用的74种食品添加物品进行了广泛宣传,与城区内的餐饮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聘请省食品安全质量专家到我市党校授课,组织餐饮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次。
工商局调整了分管食品安全的主管领导,与公安机关结合,建立了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信息交流制度。农业局增加了两名农产品检测工作人员,细化了农产品检测规定,与12家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又召开各镇(办)会议,安排部署对《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新标准进行宣传,要求每一个农资销售网点人员必须清楚新标准。商务局、畜牧局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确保市场食品安全,教育局也加大了对各个学校食堂的安全巡查次数。
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由于该单位涉及机构改革任务,面对当前机构改革不到位、监管力量有限、监管对象基础差、培训教育不足等问题,局党组提出要求:一要开展自查自纠,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二要整合力量,使监管工作做到分工不分家;三要导入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引领企业改造提升;四要开展专项整治,对主要食品、饮料、肉制品、蜂蜜等重点产品进行检查。
报告引起各镇(办)、产业集聚区高度重视。各镇(办)、产业集聚区领导和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召开食品安全形势分析会,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调整分管领导,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如济水办事处党工委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效果明显,制定了南街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巡查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进销货台账制度》;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印制食品安全宣传资料4种1200份,免费向商户发放;投资10万元,在南街农贸市场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农贸市场的全天候监控。
为了持续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市检察院在调查分析、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的同时,认真履行检察职责。
针对调查发现食品药品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该局与餐饮服务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告知国家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防止餐饮单位不知道禁用的添加剂名称,随意使用,走上犯罪道路;建议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
针对南街农贸市场犯罪率高的特点,及时向济水办事处、南街居委会通报食品犯罪案件,帮助查找管理漏洞,建议加强管理,与商户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商户自觉依法经营,重视对生猪肉经销商户的监督,防止出现注水猪肉在市场上销售。
针对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加1至2名人员到一线检测岗位工作,增强一线检测队伍的力量。建议对检测人员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帮助,政策允许时可给适当生活补贴,提拔使用干部时要优先选拔一线的技术人员。
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不熟悉的问题,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用两小时时间,举办质检局、工商局等7个执法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培训会,由侦监科负责讲解有关的行政与刑事案件衔接工作中的法律法规,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执法效果。
针对监管工作存在盲区问题,建议市食安办尽快采取措施,学习考察外地市的先进经验,尽快明确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建立和完善食品监管奖惩制度并抓好落实,在下半年要对全市食品监管执法人员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法规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针对一些单位和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问题,9月17日,与市政府食安办共同组织召开由18个食品安全成员单位、3个产业集聚区和各镇(办)主管食品安全的领导以及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预防食品安全犯罪工作联席会。通报近两年来在全市发生的15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分析发生案件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介绍食品安全领域易发生职务犯罪的关键环节,开展警示教育;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预防食品安全犯罪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建议。
·青海西宁市城东区检察院:发挥职能保障食品安全
·陕西蓝田检察院举办“问法·白鹿原”之食品安全犯罪的应对与预防研讨会
·辽宁大连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治理校园食品安全
·广州警方连破多起危害食品安全罪案
·贵州将切实落实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
·上海持续加大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力度
·上海持续加大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力度
·[视频]浙江:危害食品安全刑案数量大幅攀升
·北京门头沟多部门打造爨底下食品安全示范村
·浙江法院:加大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力度
·食药监总局:加强“两节”食品安全监管
·福建省专项整治儿童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