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高度,认识与把握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把法治公安建设纳入到法治体系建设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中心议题,研究部署深化国家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会议通过了被舆论称为依法治国“升级版”方案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里程。就建设法治中国相关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冀祥德。
《决定》展现了党推进和深化依法治国的决心
记者: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被不少人称为是依法治国“升级版”。纵观整个《决定》,我们应如何来理解这种论断?
冀祥德:从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到1999年“依法治国”载入宪法,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及至本次四中全会作出《决定》,标志着依法治国的不断升级。
《决定》高屋建瓴地指明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规划了法治中国的基本路径与顶层设计,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重点更为突出,针对我国目前法治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有序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更深入、全面的部署。《决定》的出台规划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法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对法治规律的全面把握,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我们党推进和深化依法治国的决心。
记者:《决定》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并对法治政府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就当下而言,建设法治政府关键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冀祥德:在当前形势下,建设法治政府首先要做到三个依法。
其一,依法履职。在形式上,要求行政主体及其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越权,不滥用权力,不违法行政,既不可以“缺位”,也不可以“越位”;在实质上,要求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活动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法律原则、目的与法理等;在责任上,要求行政主体承担一定的责任,体现权责一致原则。
其二,依法决策。各级政府必须把行政决策纳入规范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轨道,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审查机制和纠错追责机制,切实提高决策质量和水平,防止和避免政府重大决策失误。
其三,依法公开。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务信息透明程度,这是强化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措施,对于有效解决在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权力滥用、公共资源浪费甚至腐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体制性构建和规范化建设入手,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记者:《决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求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结合当下的司法语境及现实当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司法机关应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司法公信?
冀祥德:反思我国司法领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是司法体制性构建不足,司法公正缺乏科学合理的体制性基础,另一方面是司法规范化建设不足,影响到司法公信力提升。
就司法体制改革而言,司法体制问题是多年来推进司法公正的瓶颈问题。所以,《决定》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若干重大举措,不仅关涉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设计,而且对法治队伍建设、司法权独立行使、法治思维等都做出了规定,同时规定了司法环境、司法保障等具体制度。
就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司法公信而言,首先,要紧紧把握司法权运行规律,科学合理地配置司法职权,处理好司法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党政机关的关系,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其次,必须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庭审作用,完善诉讼制度,实现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
再次,推进司法公开是公正司法的防腐剂。依法及时公开司法的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扩大公开范围,并进一步细化公开程序和保障制度,使司法公开长效化、制度化,促使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最后,要保证公正司法,还必须从内部和外部双向加强对司法权运行的法律监督,并使法律监督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必须不断提高司法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减少冤假错案发生几率,通过提升案件判决质量让百姓切实感受司法公正。
健全内外监督体系,为法治公安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记者:公安机关具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的双重性质。当前,在法治公安建设当中,该怎样提升公安机关依法履职能力,顺应人民的新期待?
冀祥德:《决定》出台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给予新的期待。这就要求,第一,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要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思维。要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高度,认识与把握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把法治公安建设纳入到法治体系建设中。
第二,公安民警要科学执法。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当立足于公安执法规律,顺应公安执法环境的最新变化,充分运用执法信息化手段,保持执法办案质量的稳定性,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果。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养和综合执法能力,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第三,公安机关要健全内外监督体系,为法治公安建设搭建发展平台。公安机关肩负双重职能,社会关注度高,更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一方面,要狠抓内部监督的落实,强化对执法过程的刚性制约、过程控制和系统管理。另一方面,要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可以采取召开警情通报会、正面回应网民诉求、警务公开、案件回访等措施,最大限度地落实群众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提高执法实效。(记者 汪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