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建设”是公安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东省济宁市公安机关将立足市情、警情实际构建“3+1”强警体系,即以实施派出所、110、规范执法“三大提升工程”和完善坚持“1+3+2”队伍预警管理机制为引领,全面深化“四项建设”,带动整体工作创新转型,着力打造济宁公安升级版。
实施派出所提升工程,推进基础信息化,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化推进派出所提升工程,将把基础信息化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健全完善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制度,制定基层基础信息采集规范,做到应采尽采、规范录入。健全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彻底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深度应用。健全完善信息研判应用机制,将信息采集、研判与打击防范犯罪有效对接,全力服务于警务实战工作。坚持“脚板+网络”、“科技+传统”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紧紧依靠群众、深入发动群众,真正掌握最鲜活、最真实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信息化注入强大生命力。
实施110提升工程,推进警务实战化,增强治安驾驭力。坚持以信息为引领,推动基础信息、打防管控无缝对接,依托信息对打防管控的强大支撑,着力构建精确化预警体系。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加速指挥调度平台和天网工程、GPS定位、3G移动视频、350兆对讲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落实局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坚持每日研判、视频调度点评,实行点对点、可视化指挥调度,着力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坚持以机制为推动,整合派出所、特巡警、刑警、交警、消防等警力资源,着力构建合成化作战体系,努力做到打击更有力、防范更严密、应对更有效。
实施规范执法工程,推进执法规范化,增强执法公信力。济宁公安机关将启动为期三年的规范执法提升工程,通过抓硬件改造特别是抓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水平。牢固确立法治思维,教育引导广大民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时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复杂情况、解决疑难问题,善于借助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善于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社会治理、维护治安秩序。紧紧围绕执法场所规范使用、执法执勤同步录音录像和执法质量提升,突出抓好流程执行、台账制作、录像管理、网上办案四个方面的重点规范,通过制度约束和信息化手段的监管,带动人人规范、事事规范、时时规范。
完善坚持“1+3+2”队伍预警管理机制,推进队伍正规化,增强队伍战斗力。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用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铸造警魂,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完善坚持“1+3+2”预警机制(明确一个追求目标——无违纪;建立三个基本制度——过错登记、预警谈话和直管民警制度;落实两套配套规定——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和领导干部问责规定),增强民警纪律意识、纪律观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过错登记、预警谈话等措施,坚决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推进市、县两级训练基地建设,创新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训练模式,不断增强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山东:青岛世园会实现平安目标
·山东泗水:打造人民法庭乡土司法升级版
·山东邹城:打造民生诉求处置流水线
·山东青岛:“E动检察”提升办案质量
·山东莱芜司法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山东:为平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山东:为平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吉林白山东兴公安分局加大巡控力度打侵财抓逃犯
·山东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山东潍坊:预防约谈与查办案件相结合
·山东:现代警务运行机制创新助推警务实战化建设
·山东青岛李沧:“四战”护航平安世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