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高科技有效破解办案难题
山东青岛:“E动检察”提升办案质量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检察院获悉,如今该院检察官在办案中使用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了,如通过手机软件分析“定位”犯罪嫌疑人活动信息;运用心理测试,攻克嫌疑人心理防线,辅助突破案件;通过视频远程提审在即墨看守所的被告人等。
以信息科技破解现实难题
“看守所搬到即墨市后,每次去提审都要往返150公里,遇到上下班高峰堵车时,常常浪费3个小时在路上……”公诉科干警小李多次在该院检视通上抱怨。
面对这样的困难,该院与即墨看守所之间建立了远程视频讯问系统,对轻刑案件,用视频“提审”犯罪嫌疑人,以科技代替脚步。一年来,该院侦监、公诉部门共远程提审犯罪嫌疑人487人,占批捕起诉总办案数的31%,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现实矛盾。
自侦部门则开发了讯问同步指挥软件,在一线办案人员和后台指挥者电脑上同步显示讯问笔录,指挥者可随时修正笔录内容引导讯问方向,不干扰讯问的正常进行,提高办案效率。同时配备“3G检务通”侦查专用移动终端,分管检察长通过该手机与侦查员实时互动,监控侦查现场、视频对话、紧急调动、实时指挥搜查、抓捕等办案过程,与检察局域网互联,实现在线文件数据传输、信息接收发布、车辆用警申请、内网邮件查阅等,一机在手可随时随地办公办案。
与法院之间建立远程庭审监控系统,在院内同步观看、监督、调度庭审过程,指挥纠错并录音录像、实时刻盘存档。
目前已有80余人次干警通过该系统参与庭审,市南区检察院公诉科还被最高检评为“全国优秀公诉团队”,反渎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反渎职侵权局。
以电子证据打造证据铁链
运用电子证据取证设备,可以对犯罪嫌疑人的通话记录、短信、微信等信息内容进行复制、恢复和分析,方便快捷,安全直观。如该院在办理某供电公司总经理李某涉嫌受贿一案中,技术人员对李某手机内的信息开展了电子取证,恢复并解密了李某删除的数千条短信、图片和手机联系人,从中发现一些被删除的内容多为行贿人发送给李某且描述了行贿内容。
相关证据强力证明了李某涉嫌受贿的犯罪事实,最终李某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2013年以来,该院提取电子证据共办理案件50余件,为自侦办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与证据支持。
以心理测试攻克心理防线
2013年岁末,该院办理了某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受贿一案。其中刘某利用职务之便,为青岛某工程有限公司在自己所在公司承揽工程,先后收受贿赂近30万元。由于嫌疑人否认犯罪事实,相关证据也略显单薄。反贪侦查人员决定从行贿人江某处入手,江某到检察院后非常不配合,为了查明江某有没有交给刘某一张10余万元银行卡,侦查人员对江某进行了心理测试。
两遍测试过后,检察官基本摸清了江某行贿的大概情形,随后以心理测试技术及测试结果为突破口,最终查明江某在当年春节交给刘某一张10余万元的银行卡的犯罪事实,证据与口供吻合,从而侦破刘某受贿案。最终,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江某因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从2013年被青岛市检察院指定为心理测试试点院以来,该院全面加强心理测试和电子证据鉴定两个重点技术门类建设,引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多次选派技术骨干参加中科院、清华同方以及检察系统等举办的培训课程,支持干警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提高办案过程中的犯罪心理分析能力,高标准建设了电子证据实验室,购置心理测试仪等一整套相关设备,所有设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充分发掘心理测试在理清事实、甄别无辜、发现线索、明确侦查方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紧密配合自侦及刑检审讯,一年多来,共开展心理测试22件,测试准确率达到95%。(卢金增 郝会娟)
·中国·北方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 高科技警用灭火器成焦点
·新疆库尔勒探索人员密集场所高科技土办法防恐实招 首创腕表式报警30秒内到场应急处突
·高科技“助攻”世界杯
·[视频]四川:高科技设备打击街面犯罪
·杭州萧山警方智取“高科技”赌场
·制售假证犯罪从小作坊转向高科技
·制售假证犯罪从小作坊转向高科技
·[视频]山东:高科技设备提升部队夜训能力
·海南海口引入高科技打造平安社区
·江苏泰兴:高科技给法院安上千里眼顺风耳
·专家建议尽快出台考试法应对高科技作弊
·海南2013司法考试反作弊应用大量高科技设备